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艺苑撷英》说课稿18.5

发布时间:2015-09-29 10:22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艺苑撷英》
艺苑撷英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你们好,今天我说的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中,第五节的内容。题目是“艺苑撷英”。
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于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和课后评价反思几个方面来向大家详细的解说一下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音乐鉴赏第五单元(音乐的体裁)中的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音乐与其它文学体裁的融合、拓展和升华。旨在让学生能够深入的了解音乐体裁的多样性。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第五节,主要介绍了我国的曲艺艺术。中国的曲艺艺术源远流长,表演形式多样,加之曲艺演员多用方言,音乐又源自当地民间,听众熟悉、热爱,市场广大,尤其是评书、相声,可近些年来由于多种因素造成了曲艺艺术和戏曲艺术一样不景气。为改变现状,国家大力扶植戏曲艺术,所以对高中生进行戏曲知识的宣传、引导、教育很有必要。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也强调了学生聆听戏曲,“学习传统中国音乐,,感受、体验应用中的民族外化特征”
中国的曲艺艺术太丰富了,不可能全部欣赏,课本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流传面广的一些段子进行欣赏教学。让学生体验曲艺音乐的魅力。
鉴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随乐哼唱京韵大鼓《贺新春》。这是为了完成智育目标。
2、情感目标:能认真聆听本课几个曲艺音乐段子,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这是为了实现德育目标。
3、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依据课文的阅读材料简述曲艺艺术的演唱形式与特点。这是为了完成美育目标。
以上是我制定的本课教学目标,重点知识目标的完成,难点情感目标的未成。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后,在鉴赏能力上应该有一定的提高。在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上不会有太大的难度。由于我校学生都是农村学生,家里好多老人都是曲艺迷,学生受其影响,能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但在学习深度上要提出适合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要求。
针对以上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原则。
四、教学原则
1、学生主体性原则: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作为一名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和引领者。不能以传授为主要手段,而要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2、直观性原则:音乐是直观的,必须以学生直接聆听为主要手段。
3、德育为先的原则: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为目的的,放弃了德育,鉴赏就毫无意义。
有了目标和原则,教学方法才具有意义,下面我解说一下本课的教法设计。
五、教法设计
1、本节为一个课时,我将从北方鼓词与南方弹词作为两个部分进行教学,常德丝弦是来一种形式,可作为参考教材。
2、北方鼓词韵味十足,演唱稍有难度,不要求作到“味全”,但要做到音准字正。南方弹词短小,但不适合北方学生学习,可做为浏览性欣赏。
3、本课主要使用的设备主要是多媒体教室,我准备用播放音乐、短片、图片,并通过分组讨论、反复模仿等手段来突出重点。同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融入音乐体验中去。
以上是我对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分析,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设计
课前播放歌曲《重整河山待后生》,引入课程,问学生歌曲唱的是什么内容?
2、北方鼓词教学
(1)学生回答是京韵大鼓以后,向学生们介绍著名表演艺术家骆玉笙的生平,和京韵大鼓发展。
后播放骆派代表剧目《贺新春》。曲目播放两遍,第二遍学生随乐哼唱。以增强他们对乐曲的理解力。
(2)讲述京韵大鼓的特色,
(3)播放曲目《梦回神州》。比较京韵大鼓和天津时调的差别。
(4)讲述天津时调的特点和发展。
3、苏州弹词教学
(1)问题:刚才所听的是北方的鼓书,谁会说苏浙方言?给我们大家来两句?
学生们展示,当学生们展示完后。引导学生进入苏州弹词的教学。
(2)先介绍苏浙文化,和作品创作的背景,然后播放《蝶恋花·答李淑一》
(3)不知道大家听懂了没有?那么我们听一下下面的曲目。(播放《苏州胜天堂》)
4、本课内容相对较少如果有时间,可适当介绍唐山的地方剧目,如:皮影戏、乐亭大鼓。
5、简单介绍一下“常德丝弦”,并播放《常德人》,在音乐声中布置作业“请同学们搜集具有我们唐山特色的曲艺形式。”,让学生在音乐声中结束课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仍旧坚持我

[1] [2] 下一页



本文编号:22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22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