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科研论文 >

《唤醒心中的巨人》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7-02-27 17:48

  本文关键词:唤醒心中的巨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看完了世界潜能开发大师安东尼·罗宾的《唤醒心中的巨人》后, 终于明白了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外乎两个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乐的力量更大,比如说人在什么时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给你一百万让你跑得话,我想你一定会竭尽全力,但是你仍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然而如果你身后有一只老虎在追你的话,我想你一定会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运动员都要快!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这种力量比追求快乐的力量大几千几万倍!

  在这本书中与这位大师共享那独到而又强大的课程,用来唤醒心中蛰伏的巨人。他是公认的控制心理变化的专家,在本书中,他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循序渐进的课程,通过富于灵感和乐趣的轶事、例子和一步步扎实的策略,组成一个控制情绪和财政困难并获得巨人般灿烂生活的程序,用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真实目的,并控制自己的生活,激发自己控制命运的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到底能够干什么,而他们的生活都是被别人安排好了的,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来说,大多数都是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然后出去找一份工作,然后结婚生子,然后继续让他们的后代和他们一样,过着一样的生活,他们的生活从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父母安排的好好的,他们只需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他们也不愿意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究竟能够干什么或者自己究竟喜欢做什么。很多人看到别人能够成功更多的是羡慕,却不愿意从深层次去思考它能够成功的原因,如果身边有一个人说他自己以后一定会更强,招来的肯定是一片嘲笑,有一天那个曾经被人嘲笑过的人忽然发达了,旁人也只会用“他运气好”“他人脉广”等一系列理由来麻痹自己,那样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们永远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感觉不到成功的快乐。如果我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优秀企业家,也可能成为希特勒那样的纳粹头子,一定会有很多人说我是神经病。但是你不能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你身上具备成为一切人的特质,包括比尔·盖茨,希特勒﹑马云﹑陈安之,甚至是马加爵。关键是很多人都不能够正确地运用,一切品质早就已经存在于你的潜意识中,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够运用他们。

  《吸引力法则》中说到每个人所追求的东西无非就是三样:爱,健康和财富。在这三样东西里,我认为其实只要你拥有了爱,你就拥有了全世界!我想一个企业如果每天只想着怎样去赚钱,却从来不考虑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些什么,那个企业一定活不了多长时间!

  再拿我最佩服的一位企业家来说,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说过要做一个能够活102年的企业,为什么它能够有这么大的口气?我想这和他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理念有关 。一直以来,无论是阿里巴巴,淘宝,始终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包括我一直不能够理解马云作的淘宝网是如何盈利的,因为淘宝是一个免费的电子商务的平台,而且马云承诺在未来三年淘宝仍将免费,我想,这就是一个企业家的胸怀!而且淘宝所做的东西必须要经过马云的亲自审核,马云说自己现在对互联网的运用仍然停留在收发邮件和浏览页面上,就是这样一个对互联网一窍不通的人却能够团结一大帮人和他一起缔造了一个互联网的神话!

  福特说“你认为你能或是不能,你都是对的。”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我认为你想不成功都很难!而很多人总是很容易被别人所影响,被环境所影响,我想环境不过是人们为自己的懒惰和消极找的借口!

【更多相关内容】

上学记读后感50字

读后感应该怎么写

《我们仨》读后感

《童年》读后感800字范文

父与子读后感800字

家读后感300字左右

   坦白的说,读这本书开始只是为了写读后感的,我看不懂哲学,又不喜欢去看政治经济类的,觉得费劲。励志书就成了个不错的选择,后来看着这本书却不知不觉地被吸引住了。

  出自安东尼·罗宾斯这位世界第一潜能开发大师之手的《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真的值得一看,,它激励着多少人发掘自身的潜能,为多少人带来力量,去改变人生,走向成功或者更高的领域。

  此书让我发现原来人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无外乎两个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乐。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乐的力量更大。比如说人在什么时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给你一百万让你跑的话,我想你一定会竭尽全力,但是你仍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然而如果你身后有一只老虎在追你的话,我想你一定会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运动员都要快!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这种力量比追求快乐的力量大几千几万倍!这很容易解释,快乐不只一个,你大可追求其它快乐,但是痛苦可能一下子就毁灭了你的一生,你的选择只有一个,在这种情况下,那种隐藏的力量就会爆发,助你一力。一点点语录网

  作者在书中说到,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你挖掘并利用体内的TNT时,一定要小心翼翼,为潜意识里的第一次爆炸做好准备,用它轰走你的错误思想,打开一条改变你、完善你整个生命历程的崭新通道!用它来移除你停滞不前、恐惧、疑虑、担忧、紧张、灰心、憎恨、贪婪、偏见的高山。不过提醒你,当你靠近它、捧起它时,一定要拿好,并且只能用它去干好事。

  我们人生中没有哪个人能免去不做错决定,然而我们并不要因此就不再做决定,而是要不管做了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保持弹性的心态,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从中吸取经验,作为日后做出更佳决定的参考。成功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源自于经验,而经验又源自错误的判断。人生中那些看似错误或痛苦的经验有时候却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当他成功就容易自得意满,但一个人当他失败时就会戒慎恐惧,从而会好好决定出一条更成功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用心地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自责,否则日后依然会重蹈覆辙。

  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慎重做每一个决定,因为没做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一生。在青春年少之际,就要去拼搏,挖掘在我们平凡身体里蕴藏的巨大潜能,让我们的人生发光发亮,璀璨无比。

   一开始,我承认我是为了应付作业才选择看《唤醒心中的巨人》的。但是,看着看着,我深深地被这本书给吸引了。在这本书中,安东尼·罗宾斯给了读者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我们在许多故事中找到灵感,让我们逐步学会激发自己的潜能,激发我们控制命运的能力。他从梦想开始,逐步写到影响的力量、情绪的作用,时间的利用,健康与生命,最终向我们提问“一个人究竟能做什么?”

  安东尼·罗宾斯认为,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潜藏着这种“炸药”——你内心无穷的创造力。数个世纪以来,其威力让那些善用它的人步入成功,也使那些企图滥用它的人走向毁灭。当你挖掘并利用体内的炸药时,一定要小心翼翼,为潜意识里的第一次爆炸做好准备,用它轰走你的错误思想,打开一条改变你、完善你整个生命历程的崭新通道!用它来移除你停滞不前、恐惧、疑虑、担忧、紧张、灰心、憎恨、贪婪、偏见的高山。不过提醒你,当你靠近它、捧起它时,一定要拿好,并且只能用它去干好事。

  安东尼·罗宾斯告诉我们人生中没有哪个人能免去做错决定的经历,然而我们并不要因此就不再做决定,而是要不管做了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保持弹性的心态,看看它会有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从中吸取经验,作为日后做出更佳决定的参考。成功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源自于经验,而经验又源自错误的判断。人生中那些看似错误或痛苦的经验有时候却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当他成功就容易自得意满,但一个人当他失败时就会戒慎恐惧,,从而会好好决定出一条更成功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用心地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自责,否则日后依然会重蹈覆辙。

  书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农夫约翰费尔特为使儿子马歇尔将来有出息,将他送至城里,跟他的朋友——一个成功的商人戴维斯学习经商。一段时间过后,父亲进城打探儿子长进如何,没曾想被戴维斯当头一棒:“马歇尔生来就不是经商的料,即使留在我店里一千年,也学不成一个真正的商人,你最好还是带他回乡下跟你学种地吧!”这句话深深的刺痛了马歇尔强烈的自尊心。愤恨之余,他并没有放弃自己,没有跟父亲回乡下,而是毅然独自跑到大都市芝加哥,从当伙计起步。历经千辛万苦闯荡天下,在自强不息中找回自信,终于成长为闻名于世的大商人。在谈起往事时,马歇尔非常感谢戴维斯当年那些刻薄的话语对他所产生的刺激。人只有遇到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并受到打击,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和极限得到挖掘。

  人生有时就是这样,许多事是在瞬间注定的,有些本来看上去很偶然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使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从此发生转变。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它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神奇的事情。大量实践表明,自尊心对于事业的成功简直是一种奇迹,它是唤醒心中巨人的良方。有了它,你就会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人生中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尊和自信。我以为,对每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朋友来讲,一要学会选择。生活为每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平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不会选择就会无所适从,浪费时间。二要自我加压。俗话说:“响鼓也要重锤敲。”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实力。成功的机遇历来都青睐有准备者,任何一种成功都不会从天而降,必须靠厚重的知识底蕴和经验积淀作支撑。三要心态正确,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人生也是如此,总是变幻莫测,付出了不一定都能取得成功,但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能看到奋斗者的足迹。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尽管人们不知道内在的能量何时才能释放出来,但对处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惟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随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心中的巨人才能早日被唤醒,我们才能早日走向成功。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对于未来的期待才是最美好的事物,如果没有期待,一切早就注定,那人生将是多么的无趣。人生要有意义就要从心里觉醒,积极的生活,要以永不止息的成长及学习作为人生的指标,恒久不变地付出爱心,我们每个人都是奇迹。

   《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是由一位美国作家安东尼·罗宾斯,虽然他是一个贫穷潦倒、生活坎坷的小伙子,然而自从他发现内心蕴藏着无限的潜能之后,生活便开始大为改观,成为一名充满自信的成功者。如今,他是一位白手起家、事业成功的亿万富翁,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几个方面。有情绪、健康、人际关系、钱财、时间五个方面。在本书中你将会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有某种行为,为什么会引发某种情绪反应,进而了解如何一步步有效地建立起积极的信念,除去消极的心态,让自己的潜能完全地发挥,以达成所企望的人生。首先从自己做起,然后扩展到周围的人身上,你将会发现什么是你最高的价值、什么是你最期望的目标、你应该运用何种人生游戏规则,以及如何给其他的人定位。当你熟悉了建立人际关系的技巧后,便会很容易地和人们建立最诚挚的关系,并从其中获益良多。就我看来,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便是人际关系,因为它能为你开启所需能力的每一道门,让你能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贡献社会。你要想有成功的人生,第二课得学的便是如何控制好自己的身体健康,不仅看起来健康并且还真觉得健康,完完全全能够掌握住自己的身体状况,使之有充沛的活力去达成所要的人生。要想在钱财上不虞匮乏,首先你要改变会造成你匮乏的原因,对财富要养成正确的认识及价值观,然后抱持这样的观念去拓展财富。任何伟大的事业都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然而我们之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晓得时间的使用?在此我并不是要跟各位来谈时间管理,而是要各位重视时间的运用,不容轻易蹉跎,你要使时间成为你迈向成功人生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我一直坚信,决定我们人生的关键不在于所遭逢的环境。而在于我们决定要如何去面对。其实这很简单,就是今天就下定决心,到底在未来的十年里或更后面的日子里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如果你不打算作这样的决定也没关系。事实上你已经作了决定,就是甘心把自己的人生交给环境,任由它来主宰。当然当你作出决定后可别把它看成儿戏,而要全力以赴去达成才行。另外重要的是不要轻易或者干脆就从来都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家境不好”、“没有背景”、“学历不足”、“没有机会”甚至、“年龄太老或年龄太小”。因为这些借口都不是理由,它只会限制个人能力的发挥,甚至毁掉你的一生。

  其实,日常工作、生活中有很多的细节,只要稍微的改变调整,就能得到更加积极、更加快乐的感受,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只是我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绝大多数人并未注意到这些细节,更想不到要对这些细节进行改变调整,甚是可惜。

  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尽管人们不知道内在的能量何时才能释放出来,但对处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惟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随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心中的巨人才能早日被唤醒,我们才能早日走向成功。?

  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都具有非凡的潜在能力,但这种潜能大部分时间里都 处于一种睡的状态,客观存在一旦被唤醒,就会做出许多令人神奇的事情。我认为志气是天生而来的,勿需通过后天努力而改进。人生实在宝贵,它赋予我们每个人独有的权利、机会和责任。我们惟有早日唤醒心中那个蛰伏的“巨人”释放那些潜藏着的、最真实、最丰富的能量、用心耕耘、坚定信念,才能最终结出丰硕的果实。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等待发掘的力量,在触到某个点的时候便会爆发出巨大的威力。这是我在读完《唤醒心中的巨人》这本书之后最大的体会。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存在是渺小的,也没有任何一个人是有资格妄自菲薄的。每个人生来平等,没有谁比谁强,只有谁比谁更愿意去战胜生命中的懦弱。

  “人生想要永远快乐,你必须做一件重要的决定,就是善用人生给你的一切。如果你切实明白自己努力的目标、如果你真愿意奋力去做、如果你知道什么方法有效、如果你能适时调整做法并好好运用上天给你的,那么人生就没有任何做不到的事。”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现在的社会目之所及都是失业的大学生,许多人在抱怨是社会不公平是别人“走后门”的时候却把关键问题——自己的过错埋葬起来不敢提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我们眼睁睁看着机会流失。试问多少人面对已经到手的工作嫌麻烦或是觉得自己远不止在这个职位,又有多少对着将要到手的工作望而怯步“他那么厉害、我肯定输给他还是不要去了、我做不到的、算了”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吧。其实,在我身边刚好存在这样的例子,我的哥哥,一个本科大学毕业生,在一次次进入人才市场后因为害怕自己录不到又退了出来。那时候我一直在想曾经那么自信的人为什么在4年大学后反而自备起来了,于是上网看了许多资料才知道这是个普遍现象,因为看到了别人的强势反而觉得自己的弱点在一点点放大,最终就想让自己默默躲在角落里。后来,我哥哥还是找到了工作,同时,找回了自信。现在,兢兢业业地。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人生不会是一路平坦,我们必须经历些波折才会成长。但是重点不是经历些什么,而是自己用怎样的心情的面对。我记得书中说“不再为自己找借口,你就能有所作为”我觉得这就是面对任何挫折时候必须具备的品质,没什么好怕的,排除所有借口勇敢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这样的话人生的挫折才是有存在意义的。没有人生来是天才,优秀的“推销员,医生、律师、艺术家”都是慢慢地成长起来的,所以千万不要在遇到一点点阻力的时候就推搪说我没有那样的能力、我没有那天赋,这是懦弱者的行为。胜利者永远都是自信自己能够成功的。单一羡慕别人的能力的人是非常幼稚的,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身上是否也是这样的能力,而且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为自己成为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而去付诸实际行动。以前我一直觉得每个人都是有很强大不可撼动的地位的,看完《唤醒心中的巨人》之后,我感觉更加强烈。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心中那份熊熊火焰的燃烧,即使是死亡。千百年来,多少名人在向我们证明这份强大的力量。他们可以做的,所有人都是可以尝试并且有可能成功的。

  每一份力量都是要需要激发的,所以每个人想要获得成功都是需要前提的。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己要有这份勇气去思考“成功”这件事并且时刻准备着更加艰巨的挑战。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还是必须铭记于心的,麻木的人怎么可能衬得起成功的字眼。我记得书里讲过美国人对于酒的过分依托,其实,在那时候我很纳闷如此迷醉的人们怎么能进步呢,这个国家怎么能进步呢。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最后坚信自己的一个观点:使美国进步的肯定是除去那部分迷恋酒精的人而一个保持清晰分析时局解读问题的人。于是,我自己又为自己的这个观点有所吓到,毕竟这样子推断出来的话,那部分“进步人”是少数的,但力量却是强大到惊人。这段话算是自己一时间离题之说,只是,这何尝不是在某一个方面说明人类其实有那份强大潜力,而那份强大潜力是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激发的。现在很多大学生整天在望着某些取得成就的人赞叹不已,然后唏嘘自己的能力不足,然后便又终日无所作为。之前,我去听过一个以前在我们学校毕业的师兄回校的办的讲座,其中他说了一句话:如果你害怕压力,你不想成天因为顶头上司的命令而害怕,那么就勇敢跑出来,做你自己,做你自己觉得你最行的,做自己的老大。我深深记得这句话,我相信这是他成功的秘诀,因为这份勇气。而一旦有这份勇气,我们都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体内有无法估量的能量。

六年级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祖国,我回来了》这篇文章,今天,我抽空看了。之后,我心潮澎湃,为钱学森爷爷那爱国情怀所震惊,所感叹。

钱学森小时候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少有的赴美留学资格。后来他以超常的智慧和刻苦的学习获得了博士地位,并在航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美国工程院聘为终身教授。但他听到新中国成立后便立即买好了回国的机票,可美国不让,还抓起来,进行非人的虐待。这件事在美国科学界引起了引起了公愤,他的朋友们集资把他赎救出去,但美国还是监视他,后再中国的强烈要求下美国才不得不放人。

读后,钱学森爷爷的爱国情怀让我感动不已。钱爷爷是多么的爱国,他可以放弃优裕的物质条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为新中国的建设出力。可现在有的人,却不计祖国和人民对自己的培养,却只知道外国的月亮是圆的,过于注重个人利益,放弃和忽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他们有的人为了一张“绿卡“,甚至丧失国格和人格。这些人,终将被祖国和人民所抛弃。

就拿著名篮球运动员王治郅来说吧,当年他在美国NBA打球,中国篮协邀请他回来参加亚运会,他却以与自己赛季相冲突为由拒绝了,因此,他被中国篮协除名。后来,他认识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祖国母亲又张开宽阔的胸膛接纳了他,所以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他活跃在篮球场上的身影。再说大家都很熟悉的姚明吧,不仅球技高超,而且总是以为国家篮球队效力作为自己最大的光荣,所以受到了广大球迷的追捧和喜爱。

而我们呢?也许外面有了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就乐而忘蜀了,别说什么祖国了,就连自己的爸妈都会忘了。有的人正是因为经不起一些物质的诱惑,贪图享乐,才走上辍学、“流学”的不归路。

前辈科学家那种轻物质、重精神的高尚的爱国情怀感染着我,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又该怎么做呢?那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一定也要象钱爷爷一样,为祖国奉献出所有力量。



《活法》·稻盛和夫·林慧如译 归纳、摘录: 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考方式×热情×能力

所谓能力,是指才能或智能等先天性的资质;所谓“热情”,是指努力的意愿或热心等后天的努力;思考方式是指哲学、思想、伦理观等生活的姿态等人格因素。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思考方式,因为能力和热情只有0分到100分,但是思考方式可以从负100分到正100分为止。

实践出真知,只有不断地,坚决地将自己的意图贯彻到实践中并坚持到底,才能有所得。

自燃性的人、可燃性的人、不燃性的人

这里所谓的“燃性”,是指对事物的热情。自燃性的人是指,最先对事物开始采取行动,将其活力和能量分给周围人的人。可燃性的人,是指受到自燃性的人或其他已活跃起来的人的影响,能够活跃起来的人。不燃性的人是指,即使从周围受到影响,但也不为所动,反而打击周围人热情或意愿的人。

爱一行,干一行。只有对这个行业充满信心,有了希望才会在其中努力,才会在其中饱含激情地奋斗。

只要是你能预先清楚想象到的事情,就一定能成功。“心随所想”本身就是一种潜在力量存在的证据,能让愿望成真。如果能在脑海中勾勒出成功的景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为提高。

所谓的“谋而后动”“事,预则立”。

不过,一旦构想进入研究拟定具体计划的阶段,态度就必须一百八十度转为悲观主义,去设想各种可能的风险,慎重且细心地拟定严密周详的计划。大胆又乐观的态度,只能在构思及思考的阶段派上用场。

“构思出于乐观,计划本于悲观,实行基于乐观”。

心态决定命运

说什么没办法、做不下去了,现在只不过是中途站罢了。只要大家使出全力撑到最后,一定会成功的。

以为来观点衡量自己,这样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

人生就是每一个“今天”的积累

就算你想在短时间内克敌制胜,也别忘了明天不可能跨越今天直接到来。别妄想一步登天,一口气直达目标的快捷方式是不存在的。行走千里也得从跨出第一部开始,无论多么远大的梦想,也要靠一步接着一步,一天一天的积累,才可能成就。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江河湖海始于涓涓细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短期的计划要一步步踏实地进行,为中长期筑基。长期是目标、是理想、是动力,是前路的指明灯。

因此,与其为明天而烦恼,汲汲营营计划未来,不如把力量放在充实每一个今天。这才是让梦想成真的最佳方法。

为了莫名浪费时光,不如为了今天好好生活。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平凡人的非凡呢?是那一股能默默专注在同一件事情而不感到厌烦的力量,也就是拼命去过每一个今天的力量,以及一天天去累积的持续力。换句话说,把平凡化为非凡的是“持续”。

时间是万象中的一象,也是相对重要的一象。时间的沉淀是无时无刻地,天赋固然重要,但那仅仅是一个起点,仍需要努力。好比人在爬山,有的人从山脚,有的人乘缆车上去,然后从山腰开始爬,其实只要坚持,每个人都可以爬上山顶。

人生如果没有做到有意注意就没有意义。

要通过现象看本质,要专注于你研究的东西。这样你才能从中发现不足加以改进。

把梦想说出来。

不断记录思想的火花,不断诉说你的梦想,不断完善你的梦想,这是对自己的人格,思想的锻炼。能让自己的思想和人格臻至完满。

凭一股傻劲迎向苦难和挑战

即便再有能力的人,假使被自己求取安逸之心给打败,而不愿下苦功的话,那么可以说是欠缺了一种“将自己与生俱来的才智发挥出来”的能力。

那些不把刻苦努力当一回事的人,只是对自己的逃避和懈怠视而不见,对别人不闪不躲认真去面对的事物,始终只是冷眼旁观而已。

诚恳、百分之百认真、拼命去工作,这听起来平凡无奇,然而人生的真理就隐藏在这些平凡的字眼里。

回归到问题本质

冷静去厘清问题,会发现问题通常都单纯至极,而我们所做的就是把问题指出,并提出解决的方法。

遇事要冷静,注意细节,找出问题,然后讨论解决方案。

我这一路来所完成的所有事情,肯定也有别人能取而代之。

没有自己,地球依然会转。但是自己能让世界因为自己而不同,能保证这样的就是永不止步地学习和进步。学会谦虚,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感恩,学会互助。

德高者居高位,功绩多者得奖励。地位居于众人之上者,才智与人格相较,应该取其人格。越是才智高人一等者,越需要控制自己,以免聪明反被聪明误,把超越常人的力量用错了地方。

“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这三种资质也可以说依序代表了人格、勇气与能力。也就是说,吕新吾认为居于人之上者,此三要素能兼而有之是最理想,若要论其先后,则首重人格,次为勇气,再者才是能力。

当然,磨练心智和提升心性并不是领导者的权利。努力把心导向正途,出了追求能力之外更要培养人格,除了有才能之外更要做正直的人,这应该是所有人共同期许的目标,也可以说是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所在。因为所谓的人生,就是为了提升心性而经历的全部过程。

带着一颗比呱呱坠地时更为美好的心离开人世。

1、 付出不逊于任何人的努力

比别人下更多苦功去钻研,而且能专心一意地坚持下去、即使有任何抱怨和不满,也不阻碍努力向前的脚步。

2、 谦虚戒骄

中国古有名言:“谦受益”意思是说,保持谦虚的心态才能得到幸福,连带净化灵魂。

3、 每日反省

媒体按键是自己的行动与内心是不是只考虑一己之私?有没有做出卑鄙的行为?以此自我反省和警惕,有过则尽力改之。

4、 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

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谢,无论事情大小,培养事事感恩的心。

5、 积善行,思利他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言行举止谨守行善及利他原则,以照顾他人为念。如此多行善事者一定会有好报。

6、 不为感性所困

切忌事事埋怨,或忧心非自己所能控制之事、成天愁眉苦脸。为了避免陷入这种情形,必须全心全意投入,以免让自己有任何后悔的余地。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是最好的,自己的能力已经很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不停地累积,不停行善。人之所以为人,应该感受于万物周遭,有感而超脱其感,静心于尘。

高兴时不妨坦率表达

如果说感恩的心会带来幸福,那么坦率的心或许可以说是进步之母。听到刺耳的话时,不妨姑且听之,值得修改之处也不用等到明天,今天就立即着手改掉。这种坦率的心有助于延伸能力,提升心性。

松下幸之助先手被称“经营之圣”,但他始终坚持“一生都要做个受教者”。

自己要做自己的监督者,无情地监督者。这样才能不断进取。遇到逆耳忠言,即便有所抵触,时候也应该好好思考,听到刺耳的东西,不如且听、且看、且想,说不定会从中有所得。

作为商人,市场永远是老师,只有不断地去学习。

每个人对于成功无不欣喜,对于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让别人分享自己的成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工作是值得尊敬的行为

不惜努力,不管多辛苦都要拼命撑下去,在这样的精进中所磨练出来的高尚心性与深度的人格,让我折服不已。

“利他”是企业经营的起点

真正的商人会思考如何让对方获利,自己也有利可图。

其实,也就是帕累托有效(pareto Efficient)。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提高自己和客户的利益。“客户体验”就是这样互利互惠的一种营销方式。同样,众包这样一种廉价的投资开发方式也属于这一范畴。

当然,牺牲和奉献精神很重要。但是,先决条件是你要有实力,通俗点说,你要有用,不然你的牺牲和奉献没有丝毫用处。

只要动机善良,别怕损失尽管挺身而出

“吃亏就是占便宜”“输是暂时的,将来一定能赢回来”

以退为进,短期内目标是生存,且活下去。因此要去选择相对竞争力低、弱一些的市场。慢慢壮大自己,让市场认同自己。

京瓷的经营理念是“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贡献。”

任何企业都要以此为主旨,企业的精神一定要是感恩的,付出、贡献永远是主题。这样的公司以及企业才能延续和长存。

命运固然是上天所赐,但力量绝没有达到人类无法扭转的地步。只要你心存善念,多行善事,今后人生一定能超脱命运的安排,该往更美好好的反向前进才是。 别急着看结果,因果帐总有一天会结清

因果法则的实现需要时间,牢牢记住这一点,不要急于看到结果。重要的是平日就不轻视、不懈怠地,一点一滴努力去累积善行。

再微不足道的东西,都有造物主赋予的任务 成为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 写在读完之后:

人在世,活着就是最大的胜利。然而,如何生生不息地活着就是更为艰难的课题。他将伴随我们始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怀着一颗善心、一颗感恩的心成为一个比降生之初更好的人。这就是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悟。包容、理解、互助,这些是人的本能,是人类得以繁荣的基石。坚定不移的信念是通向成功的原动力,每时每刻对工作和劳动充满激情。

万事由心生,因此我们要乐观向上。同样,恶由心生,你想坏了也就坏了。为人做事要善良,伤人者,衡伤之。为人要学会感动,感动不等于不坚强。心态决定命运。同时也说明了,对幼儿教育(学龄前教育)的重要性。学龄前教育的影响将伴之人的一生。美德之所以要传递,因为它不仅仅是美的、是好的。还是能带给人类繁荣的途径。感恩的心,是社会和谐,安定的基础。

现在,很多8090年代初起步的商人,腰缠万贯,却不知钱何往,掷于何地。莫不是中国商人的悲哀,人文关怀很重要。儒家文化起源于中华,璀璨于中华,而延续呢?中国一个受教于传统儒家思想文化的国度里,却没有很多儒商的出现,这是一个悲哀。中国一些商人太功利,太形式化,尤其是对于感恩,对社会的回馈上。我认为首先要有一颗真诚的心,然后要做到积善而不宣。这样才能一改中国商人唯利是图,奢糜的景象。

术业有专攻,得到有先后。任何一个岗位,都有自己的作用,缺一不可。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劳动者。大环境下的共生是前提和基础,局部的竞争是保持良好流动性的源动力和必要条件。知足者常乐,我们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才能进步,生活才有动力。

做事为人,要怀有自己安身立命的哲学和真理,我们要矢志不渝地完善并执行它。这个是我们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其次,我们要有一颗善心、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我们才会知足,才会有奉献。我们才能继续成功和不断前进,不会迷失和消亡在这个功利的世界里。然后我们要有乐观的心态,万事由心生,因此,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努力做到最后一刻,有志者事竟成。

最后成功了要会感恩,知足,要会奉献。

做事,做人,做事业都是一个道。

無射先生

2011年4月3日

声明:以上純屬個人讀者心得交流,不作為任何商業用途。如有涉及文中摘录版權問題請與鄙人聯繫,涉及侵权文字会当即删除。

电子邮件:sir_wuyi@sina.cn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这本书通篇强调了三个内容。

1、 销售不仅是一种业务,更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

2、 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搞定部门内部的人;

3、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销售担当一旦进行销售行为时,必须搞定客户方面的“人”后才能拿到订单。

由此看来作者在告诉读者这样一个道理:人是销售成败的第一要素。

在此观点下,作者首先将不听使唤的“人”(部下)拿下,然后放开手脚从事销售活动,不停地运用着各种方法进行攻关,最后当自己的能力不能解决问题时,懂得知人善任的道理,利用可以解决问题的“人”,从而攻破难题,完成任务。

作者在书的附录1的部分为所有从事销售职业的人员总结了73条注意事项,这73条内容其实是每个销售人员每天都会遇到并且随时发生的。作者为大家做了归纳整理,是可以作为业务手册使用的。

在这本书里作者是基于两个前提下而展开实际销售业务的,即:销售人员“已经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前提和销售人员“愿意从事销售工作”的前提。

1、 销售人员“已经掌握了专业知识”的前提

不管是管理者自身还是部下首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书里面没有写培训,但也略微在书的开始处要求业务人员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而不是轻易地让他们跑出去。这就是所谓的自修。

业务人员的自修是必要的。但有些知识也不是业务人员把样本册背得滚瓜烂熟就可以了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销售人员除了解商品本身的性能、用途、竞争品情况等信息之外,公司价格体系的形成、市场整体趋势、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理论等等也是必修的。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客户要求降价的要求,有些要求偏离了公司的既定价格,有时营业担当(包括我在内)听到客户要求的瞬间,很难对客户的要求是否正当做出准确的判断,于是就对客户说:“这个价格要和公司领导商量后才能给您答复”。这种方式在现行的营业管理中是无可厚非的,但这种方式同时反映了营业担当对公司定价体系、公司的价格优势等等缺乏了解也缺乏培训;给客户的印象是我们的营业担当缺乏随机的对应能力。

目前我们的报价都是在价格表标示的价格上加一到两块钱之后报价。然后根据客户的定量再下调价格。客户对我们报价不满意,营业担当就打电话给上级,要不就是告吹。这种机械式的报价体系最多是让营业担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营业担当于是打电话、走流程、还有私下查的,总之即使得到了客户要求的价格,办事效率也不高,并且报价成功的几率也不高。建议我司领导在公司允许的范围内上对营业担当进行价格体系的说明。

在过去的一年多的销售业务中也出现过“怎么这个项目突然没了?”、“最近这款产品怎么推不动了?”,或者会出现“公司新研发的有优势的产品怎么就推不动呢?”等等的迷茫。当营业担当经历了一番风雨后才蓦然回首:“噢!原来该产品的市场不在这边呀”,于是乎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没卖出去。这说明了一个现实——缺少先见性的市场动向的指导。这个现象如果究其所以然,那就会回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上来——到底是先有需求再做开发然后再推广产品(换言之走模仿的道路)呢?还是先认知市场,主动摁动新品开发的开关,从而引领市场,推进销售(走“智猪博弈”中的“大猪路线”)。前者,较为现实、并且成本低、但要想大面积地占领市场估计很难;后者有些风险、并且成本高、但成功后功德无量。当然销售的直接担当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经验、不断地总结市场也是尤其重要的,或许战斗在第一线的销售人员才最有发言权。但任何一名好的士兵也不能没有指挥官的指导,否则就会犯错误、打败仗。这个指挥官就是对市场动向和市场规模的引领。从过去的工作来看我司的管理层是缺乏对营业担当的指导的。建议公司营业领导层定期的对营业担当进行市场动向的指导。

从过去的一年多的工作中我还发现我的部下都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讲起产品和性能多少都有一套,但就是不能拿逻辑磕,一磕就没话、一磕就烦恼,甚至生发出反感,觉得你在为难我,你看不起我。不用说用理论和逻辑推敲他(她),就是用5H1W来确认,有时都很费劲。我曾经问过部下:“如果你要完成目标或者拿下某一项目,你需要什么资源来配合你?”回答往往是无声的沉默,从部下的沉默中我似乎能够理解两个内容:一是,“老曹,你问这么多干嘛?!到时候把业绩做上去不就完了吗!”,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对此我有时也会反问:如果你做不上去怎么办?回答是:还能怎么办,最多是没有奖金罢了。这位员工为什么会形成这种认识姑且不论,至少说明了一点:不爱学习理论知识。从销售人员的工作内容来看,我们的营业人员做的工作其实是“贩卖”,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

因此到真正意义上的“销售人员已经掌握了专业知识”,至少我的事务的成员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2、销售人员“愿意从事销售工作”的前提

《销售就是要搞定人》这本书里写过几次作者的部下在销售不畅时出现了“烦恼”的情

绪,但没有提出“我不喜欢这项工作”的人。

效益和奖金挂钩的现实往往让销售担当将销售当成一种职业,至于“喜欢不喜欢”另当别论,更多的是在项目成功时表现为对销售工作的喜爱和愿意,而对于做不下来的项目、没感觉的项目以及没感觉的客户往往表现不出怎样去钻研,进而放弃这些没感觉的项目和没感觉的客户去寻找下一个目标。从这个现实来看,其实这个销售人员不一定喜欢销售工作,甚至是不愿意做的。

培养自身及部下愿意并喜爱销售工作,也是我的部门今后的一个重要课题。

产品不一样,所以卖法也不一样。基于产品的销售方法,“人”的重要性越显得突出,这或许也是作者立论的基础,也是作者的写作初衷,更是我和我的部下今后要好好学习的。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夏天》

如此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文笔有几人写得如此惬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读汪曾祺的散文,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的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笑了,绘声绘色的描述让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爷般呆在架子上。

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带来的感觉享受。读汪曾祺的散文处处可见这样的文笔,行文中透着淡泊宁静,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写出不同的韵味。

如自1938年9月,日军飞机濒临昆明进行空袭,狂轰乱炸,西南联大教职员宿舍亦有被炸毁的,造成人员伤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联大学习,当时师从沈从文,后来写得小说受其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西南联大当时集中了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的著名教授和专家学者,如对魏晋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颇有研究的陈寅恪,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卓有贡献的冯友兰,新文学运动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专长的闻一多、钱钟书、沈从文、柳无忌、叶公超、吴晗、钱穆、钱端升、张奚若、费孝通、罗隆基、潘光旦、贺麟、陈岱孙、王力、吴宓、闻家驷等。在很多名人的回忆录中,这段时间是惨淡动荡的。然而在汪曾祺关于这段时间回忆的散文中,却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报》:

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漫山遍野。

说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都极舒适外,是因为这里还可以买到各种零吃。昆明做小买卖的,有了警报,就把担子挑到郊外来了。五味俱全,什么都有。最常见的是“丁丁糖”既麦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关东糖,不过做成一个直径一尺多,厚可一寸许的大糖饼,放在四方的木盘上,有人掏钱要买,糖贩即用一个刨刃形的铁片揳入糖边,然后用一个小小的铁锤,一击铁片,丁的一声,一块糖就震裂下来了………..

在极度动荡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气味、阳光、蓝得要滴下来的天空。这让我感叹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经历过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中,汪曾祺在被打为右派下放劳动的日子里,他认为在马铃薯研究站画图谱是“神仙过的日子”,画完一个整薯,还要切开来画一个剖面,画完了,“薯块就再无用处,我于是随手埋进牛粪火里,烤烤,吃掉。我敢说,像我一样吃过那么多品种的马铃薯,全国盖无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质朴,不事雕琢,缘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即使身处逆境,也心境释然。正因为有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为便不难理解了。他是唯一敢于在江青面前翘着二郎腿、抽烟的人。其中脍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凉。”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渊博多识,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我对于汪曾祺的了解,始于读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儿女是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的现在,和他们的未来,都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设计。一个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亲是愚蠢的,而且,可恶!另外作为一个父亲,应该尽量保持一点童心。”这话让我深受触动,父子之间能做到这样少见。这让我对汪曾祺的文章有了兴趣,于是到书店去搜寻,遗憾而归。只好在网上断断续续的看。学校读书协会买了一批书,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书拿到手中,如获珍宝,细读之后,忍不住想写感想。没有想到,动手写时,却顿顿卡卡总是词不达意,意犹未尽。看到极美的风景时,我们总是会感叹词汇的缺乏,似乎任何词语也表达不出此时的美。读到一本好书,也是这样的感受:任何评价都是多余的,任何词语都不能精确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微尘见世界,我只能这样说。


  本文关键词:唤醒心中的巨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6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246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a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