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认识”说课
本文关键词:周长的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周长的认识”说课
桂山二小 赵自秀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好这节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其他图形的周长、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感悟中体会周长含义,从而自然的获得求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交流、合作和动手操作的意识。要引导好学生获得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和体验。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法、学法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力求体现以下两方面: 1、教师重在创设情境和点拔,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 2、学生重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自行归纳,合作交流。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树叶1—2张。 五、学具准备:要求学生采摘树叶1—2张,直尺、量绳、红领巾、五角星、正方形和长方形、梯形等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六、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首先用课件演示:用学生平时最常见的澡盆口的一周展示周长提出问题,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像这样围澡盆口一周的长度叫周长,接着演示2张幻灯片,突出图形不同周长也随知改变。 2、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新知。 如何求得图形的周长呢?(不同的图形有不同的方法),如怎么测量出一片树叶的周长呢?让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再演示第3张纪灯片,让学生得到更直观的感知。 3、让学生指出身边的不同图形的周长,并用手摸一摸,如红领巾、课桌面边线、课本封面的边线。 4、描一描,让学生描一描自带的树叶周长。 5、量一量,量同学们自己的腰围、头围,并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6、试一试,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观察图形,并试着算出各个图形的周长,体现算法多样性。 7、继续演示幻灯片,让学生在方格纸里分辨不同图形的周长。 8、巩固练习,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合作交流。 七、教学时间安排:预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分钟,探索知识20分钟,尝试训练5分钟,巩固练习10分钟,小结2分钟。 八、板书设计
周长的认识 平面上的图形都有周长,如:澡盆、课桌面、门框、课本封面、红领巾等等。 像这样围成这些图形一周的总长是它们的周长。 九、设计本节课教学的主要想法 教学过程的安排,立足于学生的实际,积极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平台,尊重学生的实际需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空间,很好地把握学生主动思维的机会,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和情感的体
本文关键词:周长的认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0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250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