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演员表医生_卢旺达饭店影评_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范文一:
解梦给我介绍了一部电影,叫卢旺达饭店,我当时就问,说的是什么呢?他不答,只是对我说看了后就知道了。
于是看了,昨天就看完的,可是写不出观后感,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心情稍微平复下,写下那刻的感觉。
电影说的是94年卢旺达大屠杀,胡图族对图西族的残杀,在4月6日到6月中旬,有100万人死于屠杀。但是在这个屠杀中,有个饭店经理,尽他所能保护着难民,保护着那些与他毫无关系的人,保罗·卢斯赛伯吉纳。 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世界也闭上了双眼时,有一个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饭店经理却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他的图西族的亲戚与朋友成为了一生中面临的最大使命与挑战。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部电影,辛德勒名单,可是相较于辛德勒,保罗什么都没有,他有的仅仅是一些钱,到最后那些钱跟纸是没有区别的。
当联合国只派出200名士兵的时候,众人以为自己得救了,可是这些人仅仅是接走白人,当孤儿们看着车离去,对他们说谢谢的时候,当一个黑人帮一个白人打伞并目送他们离去的时候,当孩子们唱出童谣的时候,我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西方的那个所谓的人道主义,人权主义的强国们大国们,当他们看到卢旺达的录像时,仅仅只会说,天啊,这太残忍了,然后继续他们的晚餐。
还记的一个场景,保罗和乔治的对话。乔治:你酒店里的那些富有的房客,他们的钱已经不再有用了,很快所有的图西族人都会被杀死。保罗:你难道就没有想过?你们不可能将他们杀绝的!乔治:为什么不能,我们已经杀掉一半了!
在河边,保罗看到那些躺在地上的尸体,男女老少,保罗快崩溃了。
因为没有人会救他们。
卢旺达是不值得救的,非洲人民不值钱,他们不会为西方强国们赢得一张选票。
这就是西方的人道主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人道主义。
还记得的自己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的感觉,馆内很多地方是不能拍照的,但当很多人在万人坑在中山门废弃的城墙在和平广场在刻有30万人的姓名的墙边拍照的时候,我很想哭。
12秒钟一个中国人死去,,但这仅仅是官方的言论,其实死的人数是30到70万。也就是说也许仅仅是6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死去。
当世界闭上双眼,只有保罗才会用一切拯救着卢旺达。
范文二:
刚开始看卢旺达饭店的画面的时候,就喜欢这部电影了,因为喜欢非洲人民的淳朴和直接。。
这电影讲的是非洲卢旺达宣布独立后,两个种族(图西和胡图)冲突不断,矛盾越演越烈,最后因着胡图首领的被谋杀引起了胡图族的疯狂报复,一场残忍的大屠杀就在这种情况下开始了。
我没见过场面是这么乱,士兵是这么残忍,而难民又是多么地无助,而男主角保罗在这场荒唐的宗族矛盾中又显地这么无奈。但是就是因为在这种环境中,保罗不放弃一丝丝的机会,即使他只是一个饭店的副经理而已,但他充分地把他所有的资源都用在刀刃上。比如他利用职位上的权利,把两千多个图西族难民接到他的饭店里避难,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他也利用他职位上的一些方便,打电话给比利时老总寻求国际上的援助,他也不放弃丝毫的盼望,动员两千多个难民给国际上的亲戚寻求帮助,由于他工作的关系,平时他就认识一些国际记者和一些上级军官,在这个危机的时刻,他也想尽办法寻求他们的帮助,在媒体封锁消息的背景下,他们的努力终于有了些效果,国际上的某些组织终于给他们提供了一些保护和帮助。经历了各样的惊险,他们一家终于躲过了胡图族士兵的刀枪。
整部电影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保罗一家人的彼此相爱,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们都是在一起面对,每次他们渡过了一个一个惊险后,他们的彼此拥抱和亲吻,和表达对彼此的爱意,让人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一次,保罗一家得到比利时的签证可以跟着联合国军队逃离,当全家都上了车后,保罗却留下来要照顾其他的难民,那种挣扎,那种矛盾,那种无奈,真得让我很感动,
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是,里面所有的人其实都是普通人,他们并非是什么英雄人物,保罗也有挣扎要自保的那种矛盾,但就是因为这样的普通人,跟我们没什么两样的人,在战争面前,为了亲情,为了爱,他却发挥了如此大的潜力,也起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力,带着几千人安全的离开了是非之地,得到了国际上的帮助。
这的确是引起了我某些思考,我们常常会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有什么能耐呢,似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不管是平时还是在危机时刻,我们似乎都是普普通通,没什么价值一样,于是很多时候,自己也不去努力了,有机会来了,觉得争取也没多大用就没去争取,于是就真的平庸过一辈子,的确,我们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的确只有两只手和两条腿,就一个脑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我们有没有想过,把自己这个有限交给上帝来用呢?就像保罗,他能做的也就是打打电话,寻求人,提供他能提供的饭店,他似乎没做什么惊天动地大动作,但就是因为一个电话,一次寻求别人,因为他提供的住所,上帝就动员了国际上的组织来帮助他以及那两千多人,是他跟上帝的同工,导致最后那两千多条性命的保存。。。
我们是上帝的管家,想到圣经上的一句:人在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必忠心;在最小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路16:10)
愿自己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范文三:
看完影片后,心情不能平静,想写些东西,但是却无法找到合适的字眼去表达,很多的东西深深的刻在了脑海中。
影片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发生在非洲国家卢旺达动乱的故事,虽然没有血腥的场面,但是通过影片我们仍能感觉的其中蕴含的打动心扉的东西。一百万人在这场动乱中呗屠杀,其中不乏众多的妇女和儿童。他们被杀,只是因为一方不想让对方有下一代。冷酷,血腥,泯灭良心……突然发觉很难找到合适的字眼去形容那些杀人者的行为,只是觉得那一刻他们丧失了人性,甚至比不上野兽。
影片并未向大家展现血腥屠杀的场面,通过影片前小半部分的平静和温馨的生活同后半部分的动荡的鲜明对比,从另一个角度向大家展现了卢旺达大屠杀的残酷。影片通过一个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视角向大家讲述整个故事。他是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一家外资饭店(米勒·科林斯饭店)的客房经理,在那片土地上,有着他深爱着的温馨家园,但是知道有一天这样的平静被打破。国家内部族落之间的不合一直是存在的,而总统飞机的失事加剧了两个族落之间的猜疑,黑暗的大幕就此拉开。图西族的人们自此引来了被排挤、抓捕、屠杀的噩梦,或许比噩梦还可怕。保罗最初只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当他逐渐认识到动乱的严重性时,人性中的向善面开始闪光,他收留了众多的难民,不论种族,但是也由此也换来了无尽的麻烦。事态继续恶化,原本以为可以依靠的外国人却迎来了要被撤离的事实,他们失去了依靠。孤身抗争的他们就只剩四个UN的士兵保护,以及拥有外国国籍的饭店。命运在那一刻变得彻底黑暗了,失去了依靠就是意味着死亡。
仍难以忘怀影片里那一幕场景:初夏的天空,下着雨。雨中,慈爱的神父领着一群图西族孤儿,奔向停在饭店门口象征着安全与生命的大巴,一个荷枪实弹的联合国士兵拦住了神父:“卢旺达人不准上车(NO RWANDANS)!”。神父无奈又无助的凄凉眼神,雨纷飞,伴着这首稚嫩童声演唱的歌声——天也在哭泣,泪在雨中流溢,心却在泪中泣血。不知那一刻人类所谓的文明、人性以及UN所谓的人道主义被遗忘在了哪个角落!?那样的情形令人久久难以平息。
饭店的处境越来越难,保罗为了众多难民的生计而奔波,直到换来物资的归途中见到道路上绵延的尸体。或许在那以前,保罗对动乱的发展存在一丝的奢望,但是之后,回到饭店后的他却在那一刻崩溃了。那一刻保罗的心情或许是我们不能理解的,崩溃、绝望、愤怒……很多的很多糅杂在了一起。虽然最后保罗和饭店中众多的难民迎来了希望,但是那些死去的人们却再也不会醒来了,那段黑暗的历史却也不会被我们所遗忘。
在那样的一段时间内,众多的图西族人在一个个的被屠杀,却不知那时的那些所谓的强国在算计着什么,UN又在计较些什么。联合国和世界在这一百天所扮演的角色,使人感到的不仅仅是愤怒,而是耻辱。在这样的一百天里,世界闭上了眼睛,卢旺达被世界抛弃了。价值流横溢的当时,卢旺达似乎并没有任何可以被利用的价值,所以他们遭到了各国政治家的抛弃,遭到了整个世界的遗弃。当时的人们在震惊极端环境下人性凶残之余,也就仅是谈论而已了。十五年后的今天,除了卢旺达人民外,还会有多少人会记得那段黑暗的历史,还会有多少去反思那段历史?
以前接触的很多关于屠杀的信息,但是像卢旺达大屠杀如此规模的却是闻所未闻。在那样的一片土地上,存在无尽的残杀、流血和战争。除去卢旺达屠杀之外,那片土地上还发生了其他难以计数的屠杀与动乱……面对这样的一片土地,不禁的问:和平、平等、博爱,何时如阳光遍洒非洲?
人类的全部历史只是一部从兽性到人性、从野蛮到文明的发展史。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人性被蒙蔽的瞬间。奥斯维辛的孤魂还在欧洲游荡,南京的悲号还在不停的响起,贝鲁特的惨叫似乎还未平息……在人类已经高度文明的时刻,却往复的出现这样的情形,是值得所有的人们去深思的!
…… 既是无声的诉说,也是悲戚的泪水!
收藏本文章 下载本文章(DOC格式) 下载本文章(TXT格式)
上一篇:理智与情感读后感 三则下一篇:第七条猎狗读后感 5篇
本页地址:
本文关键词:卢旺达饭店观后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6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56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