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规模与丁肇中科研成果影响力——基于SCI论文署名人数与论文被引用量关系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合作规模与丁肇中科研成果影响力——基于SCI论文署名人数与论文被引用量关系的分析
【摘要】:丁肇中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华裔实验物理学家,从1962年至2006年,他的合作论文近乎其SCI论文总量的98%,科研团队成员四、五百人乃至两千多人。合作规模对他的科学研究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依据SCI(2006扩增版)数据库提供的有关丁肇中论文的相关信息,对其合作规模变化趋势以及合作规模对科研论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丁肇中的合作团队规模呈不断增大趋势,到科研生涯后期进入相对稳定状态;论文被引用量随署名人数的增加而增加;丁肇中的科研高峰期处于其合作最活跃期;除少量经典科研论文外,丁肇中56岁以后发表的科研论文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其中合作规模发挥着重大作用。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丁肇中 合作规模 科研成果影响力
【分类号】:N09
【正文快照】: 一、引言1.本研究的背景丁肇中(1936-)是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华裔实验物理学家,他的获奖使得一向被认为华人科学家只擅长理论思维而拙于动手实践的说法不攻自破。他是激励中国年轻一代积极从事实验科学研究的典范。目前,国内关于丁肇中的研究多重于定性分析,少有定量研究,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光,杨明;试论发现J粒子的方法[J];哲学研究;198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志洵;狭义相对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胡咏梅;洪成文;;教育研究合作行为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3 刘桂芬;从杨振宁的治学经历看大学生的成才之道[J];广西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4 郭永正;梁立明;;国际科学合作结构的中印比较[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年07期
5 岳洪江,张琳,梁立明;基金项目负责人与科技人才年龄结构比较研究[J];科研管理;2002年06期
6 丁原明;;道家对于科学的价值[J];人文杂志;2006年04期
7 赵红州,唐敬年;科学创造年龄谱的相似性分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Wolfgang Gl釨nzel;Koenraad Debackere;Martin Meyer;;Triad' or Tetrad'? On China's New Global Role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第二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科学学与科学计量学国际学术论坛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彩霞;科学合作方式及其功能的科学计量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陈运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斌;天津大学科技创新能力管理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陈坤明;丁肇中的科学实验思想探析[D];广西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坤明;严沛军;;丁肇中科学实验方法论[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2 陈坤明;;丁肇中论科学实验者的个性品格[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1期
3 李万刚;;“大国崛起”与丁肇中的历史眼光[J];科技导报;2007年04期
4 ;自然科学的研究进展不是靠投票来决定的[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5 ;科教信息[J];物理通报;2001年02期
6 张群,罗静;大师云集南大 思想火花璀璨——“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侧记[J];华人时刊;2002年07期
7 杨建磊;;诺贝尔奖台上的华裔面孔[J];三月风;2006年04期
8 盛森芝;实验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丰功伟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87年01期
9 刘江,李江涛;走近科学的偶像——1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会聚清华园[J];w,
本文编号:575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gxjt/57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