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的启动及除磷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2 18:31
氧化沟工艺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应用较为广泛的生物处理工艺之一。传统氧化沟具有传质效率低、易发生污泥沉淀、膨胀及氮磷去除效率较低的缺点,微孔曝气氧化沟将表曝改为底部曝气,提高充氧效率,在污水厂的升级改造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将微孔曝气的高充氧效率和高氧利用效率与液流推动混合巧妙的结合,将微孔曝气氧化沟沟型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型的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以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为对象,通过对中试系统启动和运行的研究,探讨影响除磷的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系统在低温环境下成功启动。启动期间系统对COD、NH4+-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0%、90%和65%以上,出水TP去除率由刚启动的33.52%增至末期的90%以上。启动后期除TP外,其余各项指标基本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出水一级A标准。但低温对微生物生长不利,从而延长了污泥培养和驯化的时间,增加了启动难度。 2、中试系统运行显示,当沟内流速在0.15m/s时,污泥仍不至于沉淀,DO控制在0.8-1.5mg/L,试验系统实现了在低温、低溶解氧和较低的...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1.2.1 除碳
1.2.2 生物脱氮
1.2.3 生物除磷
1.2.4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1.2.5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发展
1.3 氧化沟工艺
1.3.1 氧化沟工艺技术特点
1.3.2 氧化沟的常见工艺
1.3.3 氧化沟的曝气方式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装置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用水
2.2.2 主要设备仪器
2.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3 系统的启动
3.1 启动前期
3.2 启动期间
3.2.1 有机物的去除
3.2.2 对氨氮的去除
3.2.3 对TN和硝氮的去除
3.2.4 对TP的去除
3.3 讨论
3.4 小结
4 氧化沟内部参数分布特征
4.1 流速分布
4.2 污泥浓度分布
4.3 DO分布
4.4 小结
5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运行研究
5.1 对COD的处理效果
5.2 对氨氮的处理效果
5.3 对TKN的处理效果
5.4 对TP的处理效果
5.5 中试系统中各个指标沿程的变化
5.6 污泥硝化速率
5.7 小结
6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生物除磷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6.1 不同碳源类型对除磷的影响
6.1.1 试验装置
6.1.2 试验污泥来源
6.1.3 试验方法
6.1.4 结果与讨论
6.2 不同温度对除磷的影响
6.3 好氧段吸磷影响因素
6.3.1 不同COD浓度对好氧吸磷的影响
6.3.2 不同电子受体对吸磷过程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41606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城市污水生物处理基本原理
1.2.1 除碳
1.2.2 生物脱氮
1.2.3 生物除磷
1.2.4 生物除磷影响因素
1.2.5 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发展
1.3 氧化沟工艺
1.3.1 氧化沟工艺技术特点
1.3.2 氧化沟的常见工艺
1.3.3 氧化沟的曝气方式
1.4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装置
2.2 试验材料
2.2.1 试验用水
2.2.2 主要设备仪器
2.2.3 分析项目与方法
3 系统的启动
3.1 启动前期
3.2 启动期间
3.2.1 有机物的去除
3.2.2 对氨氮的去除
3.2.3 对TN和硝氮的去除
3.2.4 对TP的去除
3.3 讨论
3.4 小结
4 氧化沟内部参数分布特征
4.1 流速分布
4.2 污泥浓度分布
4.3 DO分布
4.4 小结
5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运行研究
5.1 对COD的处理效果
5.2 对氨氮的处理效果
5.3 对TKN的处理效果
5.4 对TP的处理效果
5.5 中试系统中各个指标沿程的变化
5.6 污泥硝化速率
5.7 小结
6 微孔曝气变速氧化沟中试生物除磷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6.1 不同碳源类型对除磷的影响
6.1.1 试验装置
6.1.2 试验污泥来源
6.1.3 试验方法
6.1.4 结果与讨论
6.2 不同温度对除磷的影响
6.3 好氧段吸磷影响因素
6.3.1 不同COD浓度对好氧吸磷的影响
6.3.2 不同电子受体对吸磷过程的影响
6.4 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41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41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