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相Co(Ⅱ)-oxone和非均相CoFe/SBA-15-oxone降解水中染料罗丹明B
发布时间:2023-02-25 18:57
由于硫酸根自由基的强氧化性,基于硫酸根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均相与非均相Co(Ⅱ)-oxone体系对水中罗丹明B(RhB)的降解。均相Co(Ⅱ)-oxone-RhB体系是以Co2+为催化剂活化oxone来降解RhB。在Co2+-oxone-RhB体系中,采用正交实验设计选出了实验最佳运行条件,并考察了Co2+投加浓度、oxone投加量、反应物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等对RhB降解效率和速率的影响,提出了RhB降解的动力学模型。非均相Co(Ⅱ)-oxone-RhB体系是以制备的Co/SBA-15和CoFe/SBA-15为非均相催化剂,活化oxone来降解RhB。非均相催化剂Co/SBA-15是以SBA-15为载体,Co(NO3)2·6H2O为前驱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而成,在Co/SBA-15-oxone-RhB体系中考察了催化剂Co/SBA-15投加量、氧化剂oxone投加量和反应物初始浓度对RhB降解效率和速率的影响及催化剂的重...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 SO·4
-的高级氧化法
1.2 Co(Ⅱ)-oxone 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2.1 均相 Co(Ⅱ)-oxone-有机物体系
1.2.2 非均相 Co(Ⅱ)-oxone-有机物体系
1.3 Fe(Ⅱ)/Fe(Ⅲ)-oxone 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4 介孔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及纳米效应
1.4.1 介孔分子筛的概述
1.4.2 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纳米效应
1.4.3 硅基介孔分子筛 SBA-15 作为载体的优点
1.5 罗丹明 B(RhB)的性质及从水中去除的方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2 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均相 Co(Ⅱ)-oxone-RhB 体系的正交实验
2.2.2 均相 Co(Ⅱ)-oxone-RhB 体系的动力学实验
2.2.3 SBA-15、Co/SBA-15、CoFe/SBA-15 和 Fe/SBA-15 的制备
2.2.4 材料的表征
2.2.5 非均相催化剂对 RhB 的吸附(吸附模式)
2.2.6 非均相体系对 RhB 的催化降解(催化降解模式)
2.2.7 非均相体系对 RhB 的去除(吸附+催化降解模式)
2.2.8 反应液的 UV-vis 光谱图测定
第三章 均相 Co(Ⅱ)-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降解
3.1 正交实验
3.2 在 Co2+-oxone 作用下 RhB 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3.3 在 Co2+-oxone 作用下 RhB 降解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3.3.1 催化剂 Co2+投加浓度的影响
3.3.2 催化剂不同平衡离子的影响
3.3.3 氧化剂 oxone 投加量的影响
3.3.4 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3.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 在 Co2+-oxone 作用下 RhB 降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3.4.1 淬灭试验
3.4.2 RhB 降解途径
3.5 处理后水中 Co2+的回收
3.6 小结
第四章 Co/SBA-15-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降解
4.1 Co/SBA-15-oxone 对 RhB 降解的影响因素
4.1.1 催化剂 Co/SBA-15 的投加量
4.1.2 Oxone 的投加量
4.1.3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4.2 RhB 的降解途径
4.3 催化剂 Co/SBA-15 的循环使用
4.4 小结
第五章 CoFe/SBA-15-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降解
5.1 CoFe/SBA-15 表征
5.1.1 XRD
5.1.2 N2吸附-脱附
5.1.3 SEM
5.1.4 CoFe/SBA-15 的磁性
5.2 CoFe/SBA-15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2.1 煅烧温度
5.2.2 Co、Fe 负载量
5.3 CoFe/SBA-15 对 RhB 的吸附
5.4 CoFe/SBA-15 对 RhB 的催化反应动力学
5.4.1 Oxone 投加量的影响
5.4.2 CoFe/ SBA-15 投加量的影响
5.4.3 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5.5 Co/SBA-15 与 CoFe/SBA-15 催化性能的比较
5.6 RhB 的降解途径
5.7 CoFe/SBA-15 的循环使用性
5.7.1 不同再生方法的影响
5.7.2 CoFe/SBA-15 的最佳循环使用性
5.8 小结
第六章 Fe/SBA-15-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去除
6.1 Fe/SBA-15 的表征
6.1.1 XRD
6.1.2 N2吸附-脱附
6.1.3 SEM
6.2 Fe/SBA-15 对 RhB 的吸附
6.3 Fe/SBA-15-oxone 对 RhB 降解的影响因素
6.3.1 Fe/SBA-15 的投加量
6.3.2 Oxone 的投加量
6.3.3 RhB 的初始浓度
6.3.4 反应温度
6.4 RhB 的降解机理
6.4.1 淬灭试验
6.4.2 RhB 的降解途径分析
6.5 Fe/SBA-15 的循环使用性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9010
【文章页数】:12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基于硫酸根自由基 SO·4
-的高级氧化法
1.2 Co(Ⅱ)-oxone 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2.1 均相 Co(Ⅱ)-oxone-有机物体系
1.2.2 非均相 Co(Ⅱ)-oxone-有机物体系
1.3 Fe(Ⅱ)/Fe(Ⅲ)-oxone 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进展
1.4 介孔分子筛作为催化剂载体及纳米效应
1.4.1 介孔分子筛的概述
1.4.2 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纳米效应
1.4.3 硅基介孔分子筛 SBA-15 作为载体的优点
1.5 罗丹明 B(RhB)的性质及从水中去除的方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
2.1.1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2 原料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均相 Co(Ⅱ)-oxone-RhB 体系的正交实验
2.2.2 均相 Co(Ⅱ)-oxone-RhB 体系的动力学实验
2.2.3 SBA-15、Co/SBA-15、CoFe/SBA-15 和 Fe/SBA-15 的制备
2.2.4 材料的表征
2.2.5 非均相催化剂对 RhB 的吸附(吸附模式)
2.2.6 非均相体系对 RhB 的催化降解(催化降解模式)
2.2.7 非均相体系对 RhB 的去除(吸附+催化降解模式)
2.2.8 反应液的 UV-vis 光谱图测定
第三章 均相 Co(Ⅱ)-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降解
3.1 正交实验
3.2 在 Co2+-oxone 作用下 RhB 降解的动力学模型
3.3 在 Co2+-oxone 作用下 RhB 降解的动力学实验研究
3.3.1 催化剂 Co2+投加浓度的影响
3.3.2 催化剂不同平衡离子的影响
3.3.3 氧化剂 oxone 投加量的影响
3.3.4 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3.3.5 反应温度的影响
3.4 在 Co2+-oxone 作用下 RhB 降解机理的初步探讨
3.4.1 淬灭试验
3.4.2 RhB 降解途径
3.5 处理后水中 Co2+的回收
3.6 小结
第四章 Co/SBA-15-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降解
4.1 Co/SBA-15-oxone 对 RhB 降解的影响因素
4.1.1 催化剂 Co/SBA-15 的投加量
4.1.2 Oxone 的投加量
4.1.3 反应物的初始浓度
4.2 RhB 的降解途径
4.3 催化剂 Co/SBA-15 的循环使用
4.4 小结
第五章 CoFe/SBA-15-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降解
5.1 CoFe/SBA-15 表征
5.1.1 XRD
5.1.2 N2吸附-脱附
5.1.3 SEM
5.1.4 CoFe/SBA-15 的磁性
5.2 CoFe/SBA-15 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5.2.1 煅烧温度
5.2.2 Co、Fe 负载量
5.3 CoFe/SBA-15 对 RhB 的吸附
5.4 CoFe/SBA-15 对 RhB 的催化反应动力学
5.4.1 Oxone 投加量的影响
5.4.2 CoFe/ SBA-15 投加量的影响
5.4.3 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影响
5.5 Co/SBA-15 与 CoFe/SBA-15 催化性能的比较
5.6 RhB 的降解途径
5.7 CoFe/SBA-15 的循环使用性
5.7.1 不同再生方法的影响
5.7.2 CoFe/SBA-15 的最佳循环使用性
5.8 小结
第六章 Fe/SBA-15-oxone 体系对罗丹明 B 的去除
6.1 Fe/SBA-15 的表征
6.1.1 XRD
6.1.2 N2吸附-脱附
6.1.3 SEM
6.2 Fe/SBA-15 对 RhB 的吸附
6.3 Fe/SBA-15-oxone 对 RhB 降解的影响因素
6.3.1 Fe/SBA-15 的投加量
6.3.2 Oxone 的投加量
6.3.3 RhB 的初始浓度
6.3.4 反应温度
6.4 RhB 的降解机理
6.4.1 淬灭试验
6.4.2 RhB 的降解途径分析
6.5 Fe/SBA-15 的循环使用性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49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49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