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太原小店区污灌土壤重金属形态分布及其作物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27 20:19
  在太原小店污灌区,采用田间试验,系统研究了污灌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Pb、Cr、Cd的含量及其lm土壤垂直分布规律,玉米、小麦和大豆对Pb、Cr和Cd的吸收分布特性,不同形态重金属对3种作物的生物有效性,以及种植作物产量和生理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试验区土壤中全量Pb、Cr和Pb含量已超过太原市环境背景值1-4倍,但没有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符合一般农田标准。土壤全量及Tessier法浸提态Pb、Cr和Pb含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主要富集在0-20cm土层,具有表聚性。种植玉米、小麦和大豆对其分布规律没有影响。 2、污灌土壤中Pb以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45.7%。Pb的形态分布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Cr同样与残渣态为主,占总量的73.3%。Cr的形态分布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碳酸盐结合态、可交换态;而Cd在残渣态中比例较低,仅占总量的0.3%,Cd以有机结合态和铁锰氧化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30.7%和27%,Cd的形态分布为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1 绪论
    1.1 土壤重金属污染概况
    1.2 污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1.2.1 污水灌溉现状
        1.2.2 污水灌溉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1.3 土壤重金属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1.3.1 土壤重金属形态
        1.3.2 影响土壤重金属形态的因素
        1.3.3 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1.4 土壤重金属分布及迁移特征
        1.4.1 土壤重金属的垂直分布特征
        1.4.2 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规律
    1.5 土壤重金属作物富集特征
2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样品采集与测试
        3.2.1 样品的采集
        3.2.2 测试方法
        3.2.3 数据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 污灌土壤全量CR、PB和CD剖面分布特征
    4.2 污灌土壤CR、PB和CD的TESSIER法五种形态分布特征
        4.2.1 污灌土壤可交换态Cr、Pb和Cd含量分布特征
        4.2.2 污灌土壤碳酸盐结合态Cr、Pb和Cd含量分布特征
        4.2.3 污灌土壤铁锰结合态Cr、Pb和Cd含量分布特征
        4.2.4 污灌土壤有机结合态Cr、Pb和Cd含量分布特征
        4.2.5 污灌土壤残渣态Cr、Pb和Cd含量分布特征
        4.2.6 小店区污灌土壤中Pb、Cr和Cd的形态分布统计特征
    4.3 污灌区不同种植作物对PB、CR和CD的吸收分布特性研究
        4.3.1 不同作物对Pb的吸收积累分布特征
        4.3.2 不同作物对Cr的吸收积累分布特征
        4.3.3 不同作物对Cd的吸收积累分布特征
    4.4 土壤中PB、CR和CD与作物体重金属吸收积累量的相关性
        4.4.1 土壤全量Pb、Cr和Cd与作物体内重金属积累量相关性分析
        4.4.2 土壤中不同形态重金属含量与植株籽粒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
    4.5 污灌土壤对不同作物产量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4.5.1 污灌土壤对不同作物产量的影响
        4.5.2 污灌土壤对不同作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5.3 污灌土壤对不同作物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4.5.4 污灌土壤对不同作物叶片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问题与讨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本文编号:37727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727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9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