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不同温度对餐厨垃圾酸化及其产物甲烷化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2 03:27
  餐厨垃圾两相厌氧消化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抗负荷冲击能力,是实现餐厨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挥发性脂肪酸(VFAs)作为水解酸化产物,是产甲烷菌利用的反应基质,其含量和组成直接影响后续甲烷化阶段,其中,温度对水解酸化阶段代谢产物具有很大影响。 论文通过9代富集培养,获得中温(35℃)、高温(55℃)和超高温(70℃)下可快速稳定对餐厨垃圾进行水解酸化的产酸复合菌系,以其为各自温度水解酸化接种物,比较分析餐厨垃圾水解酸化代谢产物差异并考察调控反应因子(初始pH、进料负荷、反应时间和接种体积)对超高温(70℃)水解酸化阶段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RSM)方法对三个温度下餐厨垃圾水解酸化产酸性能进行优化的同时以餐厨垃圾不同温度下酸化产物为反应基质进行各自温度和中温甲烷化过程,以评价酸化产物甲烷化转化效果。 结果表明三个温度下接种富集培养后产酸复合菌系均能提高餐厨垃圾水解酸化阶段总VFAs含量,其提高量分别是对照组的11.56、5.35和5.87倍;温度对餐厨垃圾水解酸化产物有显著影响,其中从总VFAs含量上看,中温(35℃)条件下总VFAs含量最高,为20383.29mg·L-1,分...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餐厨垃圾产生与处理现状
        1.1.1 餐厨垃圾产生、特性及危害
        1.1.2 餐厨垃圾处理现状
    1.2 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气技术
        1.2.1 厌氧消化理论发展
        1.2.2 厌氧消化过程物质转化规律
        1.2.3 厌氧消化影响因素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的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温度下餐厨垃圾产酸复合菌系的富集培养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2.1.3 分析指标与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2.1 不同接种物对餐厨垃圾水解酸化阶段的影响
        2.2.2 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温度下产酸复合菌系水解酸化试验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装置与方法
        3.1.3 分析指标与方法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
        3.2.1 产气量及气体成分变化
        3.2.2 VFAs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3.2.3 pH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3.3 小结
第四章 调控因子对餐厨垃圾超高温产酸代谢规律的影响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装置和方法
        4.1.3 分析指标与方法
    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pH对超高温餐厨垃圾水解酸化阶段的影响
        4.2.2 OLR对超高温餐厨垃圾水解酸化阶段的影响
        4.2.3 反应时间对超高温餐厨垃圾水解酸化阶段的影响
        4.2.4 接种体积对超高温餐厨垃圾水解阶段的影响
    4.3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温度餐厨垃圾产酸优化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试验装置和方法
        5.1.3 分析指标与方法
    5.2 试验结果与讨论
        5.2.1 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方差分析
        5.2.2 等值线图和响应面图
        5.2.3 模型的优化与验证
    5.3 小结
第六章 强化水解酸化后餐厨垃圾甲烷化效率评价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装置和方法
        6.1.3 分析指标与方法
    6.2 各自温度甲烷化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2.1 日产气量及累积产气量分析
        6.2.2 甲烷体积分数及产量分析
        6.2.3 甲烷化出料性质分析
    6.3 中温条件甲烷化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6.3.1 日产气量及累积产气量分析
        6.3.2 甲烷体积分数及产量分析
        6.3.3 甲烷化出料性质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作者及导师介绍
附件



本文编号:3778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78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c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