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宁南山区不同退耕模式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9 05:05
  黄土丘陵区以退耕还林草为主的植被恢复对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产生了重大影响,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针对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环境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和国家对生态建设效应评估需求,本研究以黄土高原西部宁南山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以及同一模式下不同植物种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特征,旨在选择和发展固碳能力较强的退耕模式和退耕植物种。主要取得以下结论: (1)山杏、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85.10和106.12t C·hm-2,且前者显著小于后者。两个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碳密度在各层的分布格局也基本一致,表现为土壤层是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部分,分别在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占总碳储量的73.47%和82.11%;其次为乔木层,分别占总碳储量的12.39%和20.50%;林下植被层所占比例最小,分别占总碳储量的1.28%和2.13%。人工落叶松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适度发展落叶松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碳的固定。 (2)沙棘、柠条、山毛桃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分别为:63.29,52.82和77.78t C·hm...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乔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1.2.2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1.2.3 草地生态系统碳密度
        1.2.4 不同退耕模式生态系统碳密度
    1.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状况
    2.3 研究方法
        2.3.1 调查时间
        2.3.2 研究技术路线
        2.3.3 样地设置和林分调查
        2.3.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乔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3.1 植被层碳密度及其分配
    3.2 土壤层碳密度及其分配
    3.3 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3.4 讨论
第四章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4.1 植被层碳密度及其分配
    4.2 土壤层碳密度
    4.3 沙棘、柠条和山毛桃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4.4 讨论
第五章 草地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1 植被层碳密度及其分配
    5.2 土壤层碳密度
    5.3 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乔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6.1.2 灌木林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6.1.3 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碳密度及其分配
    6.2 主要特色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87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87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6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