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富营养化水体微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13 18:10
  富营养化问题使得水体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受损并发生退化,受到世界范围内广大学者的普遍关注。近年来我国蓝、绿藻水华频发,不仅破坏生态景观效应,同时也直接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威胁人类健康。水生态修复是治理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本有效途径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了掌握富营养化藻种的生长规律和不同的微生物生态修复剂投加量下的修复效果,以作为指导生态修复富营养化藻华水体的理论依据,因此要对投加微生物修复剂后的富营养化指示藻种中藻种生物量和各水质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并深入研究其修复效果。 本研究是通过实验室小试研究,确定三种富营养化指示藻种(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在两种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和生物量变化,确定适合的富营养化水藻培养基。然后,利用实验室模拟富营养化水体实验装置中,分别对三种藻种进行纯培养,并向培养体系中投加不同剂量的微生物修复剂,较为系统的研究微生物修复剂对培养体系的水质和藻种生物量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有: (1)实验藻种选择和培养基选择。鉴于我国蓝、绿藻水华频发,选择了蓝藻门中的铜绿微囊藻和绿藻门中的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作为实验藻种,选择了水生4号和M11两种培养基分别培养...

【文章页数】:10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评价标准和危害
        1.1.1 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
        1.1.2 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价标准
        1.1.3 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1.2 水体富营养化机理研究进展
        1.2.1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原因
        1.2.2 水体富营养化的形成机理
    1.3 水体富营养化控制技术进展
        1.3.1 营养盐浓度控制技术
        1.3.2 除藻控藻技术
        1.3.3 生态修复技术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微生物修复剂修复机理
        1.4.3 研究内容
第2章 富营养化水藻实验室培养研究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藻种及实验用培养基介绍
        2.2.1 藻种介绍
        2.2.2 实验藻种的选择
        2.2.3 实验培养基的选择及介绍
    2.3 实验方法及内容
        2.3.1 实验方法
        2.3.2 实验内容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三种藻生物量变化情况
        2.4.2 三种藻比增长速率比较
        2.4.3 各藻种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2.5 结论与建议
        2.5.1 结论
        2.5.2 建议
第3章 微生物修复剂修复铜绿微囊藻水华性能研究
    3.1 实验目的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藻种与培养基
        3.2.2 微生物修复剂投加量介绍
        3.2.3 培养条件与方法
        3.2.4 藻类生长情况及水质监测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微生物修复剂对铜绿微囊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3.3.2 不同修复剂投加量下铜绿微囊藻密度去除率比较
        3.3.3 微生物修复剂对叶绿素 a 的影响
        3.3.4 微生物修复剂对 pH 值的影响
        3.3.5 微生物修复剂对总氮的影响
        3.3.6 微生物修复剂对总磷的影响
    3.4 结论和建议
        3.4.1 结论
        3.4.2 建议
第4章 微生物修复剂修复蛋白核小球藻藻水华性能研究
    4.1 试验目的
    4.2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1 藻种与培养基
        4.2.2 微生物修复剂投加量介绍
        4.2.3 培养条件与方法
        4.2.4 藻类生长情况及水质监测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生物修复剂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4.3.2 不同修复剂投加量下蛋白核小球藻密度去除率比较
        4.3.3 微生物修复剂对叶绿素 a 的影响
        4.3.4 微生物修复剂对 pH 值的影响
        4.3.5 微生物修复剂对总氮的影响
        4.3.6 微生物修复剂对总磷的影响
    4.4 结论和建议
        4.4.1 结论
        4.4.2 建议
第5章 微生物修复剂修复四尾栅藻水华性能研究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材料和方法
        5.2.1 藻种与培养基
        5.2.2 微生物修复剂投加量介绍
        5.2.3 培养条件与方法
        5.2.4 藻类生长情况及水质监测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微生物修复剂对四尾栅藻生长情况的影响
        5.3.2 不同修复剂投加量下四尾栅藻密度去除率比较
        5.3.3 微生物修复剂对叶绿素 a 的影响
        5.3.4 微生物修复剂对 pH 值的影响
        5.3.5 微生物修复剂对总氮的影响
        5.3.6 微生物修复剂对总磷的影响
    5.4 结论和建议
        5.4.1 结论
        5.4.2 建议
第6章 三种藻类在最佳投药量下各指标去除效果比较及机理分析
    6.1 藻密度去除效果比较
        6.1.1 最佳修复剂投加量下三种藻的生长情况
        6.1.2 最佳修复剂投加量下三种藻的平均去除率比较
    6.2 水质指标影响效果比较
        6.2.1 pH 值
        6.2.2 叶绿素 a
        6.2.3 总氮和总磷
    6.3 水质指标机理分析
        6.3.1 藻细胞浓度与叶绿素 a 相关性分析
        6.3.2 总磷与叶绿素 a 相关性分析
        6.3.3 总氮与叶绿素 a 相关性分析
    6.4 结论和建议
        6.4.1 结论
        6.4.2 建议
第7章 结论
    7.1 结论
        7.1.1 藻种培养和培养基选择
        7.1.2 微生物生态修复剂修复三种藻水华性能研究
        7.1.3 三种藻类在最佳投药量下各指标去除效果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7.2 创新点
    7.3 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90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90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