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6 19:09
城镇化发展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动力,生态环境是城镇化发展的依托和基础,二者通过经济的发展建立联系。改革开放促使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极大地发展,贵州省的经济和城镇化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贵州作为具有资源禀赋的省份,其经济发展的模式以粗放型为主。这样的生产方式容易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威胁。现实和理论都证明,在现代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探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内在相互关系、寻求其二者耦合发展的有效模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近几十年此类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探寻二者最有效的耦合发展模式,为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用,是此研究的最终目的。 贵州省是中国内部西南省份,地势条件相对于沿海地区处于明显劣势。城镇化发展过程其实也是经济同步快速增长的过程,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依赖于自身资源消耗的生产方式,该方式易造成资源枯竭、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目前找到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对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和阻碍作用是促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1.2.1 城镇化
1.2.2 生态环境
1.2.3 耦合与协调、发展
1.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1.3.1 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1.3.2 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理论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研究的相关基础
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互动关系
2.1.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
2.1.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2.2 模式研究的数理模型基础
2.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2.2 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的建立
2.2.3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2.2.4 指标权重的确立
2.3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2.3.1 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
2.3.2 协调发展类型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
3.1 城镇化发展优先模式
3.1.1 涵义
3.1.2 原因及特点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同步发展模式
3.2.1 涵义
3.2.2 原因及特点
3.3 其他发展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
4.1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
4.1.1 城镇化发展现状
4.1.2 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4.1.3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现状
(一) 工业废水排放与城镇化率的耦合关系
(二) 工业废气排放与城镇化率的耦合关系
(三)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城镇化率的耦合关系
4.1.4 现状小结
4.2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4.2.1 贵州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原始数据
4.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数据标准化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5章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顺利进行的对策建议
5.1 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5.1.1 加强黔中城市群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
5.1.2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5.1.3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低碳经济”城镇
5.1.4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节约型城镇
5.1.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成本内部化”城镇
5.2 生态环境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完善环保政策,加强环境管理
5.2.2 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
5.2.3 宣扬生态知识,加强环保意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3809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本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1.2.1 城镇化
1.2.2 生态环境
1.2.3 耦合与协调、发展
1.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相关理论
1.3.1 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1.3.2 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理论的综合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研究的相关基础
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互动关系
2.1.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
2.1.2 生态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2.2 模式研究的数理模型基础
2.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2.2.2 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的建立
2.2.3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
2.2.4 指标权重的确立
2.3 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
2.3.1 协调发展度计算公式
2.3.2 协调发展类型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
3.1 城镇化发展优先模式
3.1.1 涵义
3.1.2 原因及特点
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同步发展模式
3.2.1 涵义
3.2.2 原因及特点
3.3 其他发展模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模式研究
4.1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现状
4.1.1 城镇化发展现状
4.1.2 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4.1.3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现状
(一) 工业废水排放与城镇化率的耦合关系
(二) 工业废气排放与城镇化率的耦合关系
(三) 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与城镇化率的耦合关系
4.1.4 现状小结
4.2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4.2.1 贵州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原始数据
4.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的数据标准化
4.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评价结果及分析
4.3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的模式选择
第5章 贵州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模式顺利进行的对策建议
5.1 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5.1.1 加强黔中城市群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
5.1.2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发展平衡
5.1.3 调整产业结构,建设“低碳经济”城镇
5.1.4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节约型城镇
5.1.5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成本内部化”城镇
5.2 生态环境发展的对策建议
5.2.1 完善环保政策,加强环境管理
5.2.2 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治理
5.2.3 宣扬生态知识,加强环保意识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33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3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