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秸秆微生物资源利用及其多糖产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06-18 01:47
为进一步实现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解决秸秆利用率不高及焚烧秸秆引起污染的问题,本试验针对本实验室已筛选出的降解秸秆微生物进行了选择,并对秸秆经微生物降解产多糖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以及多糖产物结构的分析研究。 高效秸秆降解菌的进一步选择:通过灰分示踪法测定两个菌群、三个秸秆降解菌株和由这三个菌株组成的复合菌群对秸秆降解率,综合比较3个单菌株和3个菌群的秸秆降解率。 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利用Minitab软件设计试验过程。通过PB设计、最陡爬坡法、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出回归方程,从而解出最优发酵条。 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研究:采用乙醇沉淀法提取出发酵液中多糖并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多糖(FFSP),采用IR、UV、薄层色谱、GC-MS等分离分析技术进行组成结构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以上试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高效秸秆降解菌的进一步选择:灰分示踪测定微生物对秸秆的降解率的方法操作简单,可较准确测得微生物的秸秆降解率,适用于定量分析降解秸秆微生物的秸秆降解能力,运用该方法选出了降解秸秆能力最高的一个秸秆降解菌群7号菌群,对秸秆降解率为49.53%。 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发酵时间...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秸秆利用现状
1.1.2 微生物降解秸秆的研究现状
1.1.3 多糖的应用价值
1.2 筛选高效秸秆降解微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微生物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优化研究进展
1.3.1 单因素法
1.3.2 正交试验设计
1.3.3 Plackett-Burman设计
1.3.4 响应面设计
1.3.5 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
1.3.6 Minitab在微生物发酵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1.4 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1.4.1 多糖的结构
1.4.2 多糖结构测定
1.4.3 微生物降解玉米秸秆所产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高效秸秆降解菌的进一步选择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微生物
2.1.2 供试秸秆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
2.1.5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秸秆的预处理
2.2.2 菌群及菌株的活化
2.2.3 菌群及菌株降解秸秆
2.2.4 待测秸秆的处理
2.2.5 利用灰分示踪法测秸秆降解率
2.2.6 产糖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2.3.2 秸秆降解情况
2.3.3 产糖率测定结果
2.4 方法验证
2.5 结论
第三章 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群
3.1.2 供试秸秆
3.1.3 培养基
3.1.4 试剂
3.1.5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与选择
3.2.2 样品测定具体方法
3.2.3 多糖产量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3.2.4 发酵条件优化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与选择
3.3.2 多糖产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3.3.3 发酵条件的优化
3.4 结论
第四章 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材料与菌群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4.2.2 多糖(FFSP)理化性质测定
4.2.3 光谱测定
4.2.4 单糖组成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多糖(FFSP)的理化性质
4.3.2 光谱分析
4.3.3 单糖组成分析
4.4 讨论
4.4.1 关于浓缩方法的选择
4.4.2 关于浓缩温度的选择
4.4.3 关于脱蛋白方法的选择的选择
4.4.4 脱色方法的选择
4.4.5 关于多糖酸解条件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高效秸秆降解菌的进一步选择
5.2 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5.3 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834542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秸秆利用现状
1.1.2 微生物降解秸秆的研究现状
1.1.3 多糖的应用价值
1.2 筛选高效秸秆降解微生物方法的研究进展
1.3 微生物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优化研究进展
1.3.1 单因素法
1.3.2 正交试验设计
1.3.3 Plackett-Burman设计
1.3.4 响应面设计
1.3.5 人工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
1.3.6 Minitab在微生物发酵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1.4 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1.4.1 多糖的结构
1.4.2 多糖结构测定
1.4.3 微生物降解玉米秸秆所产多糖结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高效秸秆降解菌的进一步选择
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微生物
2.1.2 供试秸秆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
2.1.5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秸秆的预处理
2.2.2 菌群及菌株的活化
2.2.3 菌群及菌株降解秸秆
2.2.4 待测秸秆的处理
2.2.5 利用灰分示踪法测秸秆降解率
2.2.6 产糖率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灰分含量的测定结果
2.3.2 秸秆降解情况
2.3.3 产糖率测定结果
2.4 方法验证
2.5 结论
第三章 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3.1 试验材料
3.1.1 供试菌群
3.1.2 供试秸秆
3.1.3 培养基
3.1.4 试剂
3.1.5 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与选择
3.2.2 样品测定具体方法
3.2.3 多糖产量随时间的变化研究
3.2.4 发酵条件优化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多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与选择
3.3.2 多糖产量随时间变化趋势
3.3.3 发酵条件的优化
3.4 结论
第四章 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材料与菌群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4.2.2 多糖(FFSP)理化性质测定
4.2.3 光谱测定
4.2.4 单糖组成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多糖(FFSP)的理化性质
4.3.2 光谱分析
4.3.3 单糖组成分析
4.4 讨论
4.4.1 关于浓缩方法的选择
4.4.2 关于浓缩温度的选择
4.4.3 关于脱蛋白方法的选择的选择
4.4.4 脱色方法的选择
4.4.5 关于多糖酸解条件
4.5 结论
第五章 结论
5.1 高效秸秆降解菌的进一步选择
5.2 降解秸秆产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5.3 多糖的理化性质与结构研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本文编号:38345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3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