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生物耦合水解—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偶氮染料废水影响因素的试验
发布时间:2023-08-11 19:20
偶氮染料废水色度深、水量大、分布面广、水质变化大、有机毒物含量高、难生物降解,是很难处理的工业废水。现有的生物处理方法大多存在处理效率低、剩余污泥量大、水处理药剂用量大和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因此,研究高效低费的染料废水生物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电-生物耦合技术是新型水处理生物技术。它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将电化学反应和微生物反应耦合起来,使两种反应同时进行,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工艺互补和处理效果强化的目的,以实现提高反应效率,降低设备投资的目的。试验研究电流密度、电生物水解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和染料质量浓度对电-生物耦合水解-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比各因素条件下处理偶氮染料废水的效果,确定电-生物耦合水解-接触氧化工艺的最佳电流密度、水力停留时间和适宜的染料质量浓度。对比生物水解-好氧接触氧化工艺,研究电场对微生物的影响。电-生物水解反应器以铁皮为阳极,石墨柱为阴极。水解反应器和接触氧化反应器内均放置生物膜载体填料。电-生物水解试验电流密度分别采用0.048、0.072、0.096、0.120mA·cm-2,水力停留时间分别采用8h、9.2h、11h、12...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我国目前水污染的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生物法
1.5 染料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1.6 电-生物耦合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装置及其性能参数
2.2 试验用水水质
2.3 试验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2.4 试验方案
第三章 电流密度对电-生物耦合工艺的影响
3.1 染料废水去除效果
3.2 对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3.3 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3.5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水力停留时间对电-生物耦合工艺的影响
4.1 染料废水去除效果
4.2 对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5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染料质量浓度对电-生物耦合工艺的影响
5.1 染料废水去除效果
5.2 对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5.3 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5.4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5.5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电-生物耦合工艺与生物工艺处理效果对比
6.1 电-生物水解与生物水解效果对比
6.1.1 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
6.1.2 色度的去除效果
6.1.3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6.1.4 氨氮浓度的去除效果
6.2 电-生物耦合工艺与生物工艺效果对比
6.2.1 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
6.2.2 色度去除效果
6.2.3 有机物浓度去除效果
6.2.4 氨氮浓度去除效果
6.3 电-生物水解与电解法处理效果对比
6.4 小结
第七章 电-生物耦合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机理的研究
7.1 电-生物水解对偶氮染料的降解
7.1.1 染料的去除和脱色
7.1.2 有机物的去除
7.1.3 氨氮的浓度变化
7.2 生物膜量分析
7.3 生物膜电镜扫描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41610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我国目前水污染的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染料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生物法
1.5 染料废水处理发展趋势
1.6 电-生物耦合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2.1 试验装置及其性能参数
2.2 试验用水水质
2.3 试验检测项目与检测方法
2.4 试验方案
第三章 电流密度对电-生物耦合工艺的影响
3.1 染料废水去除效果
3.2 对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3.3 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3.4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3.5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3.6 小结
第四章 水力停留时间对电-生物耦合工艺的影响
4.1 染料废水去除效果
4.2 对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4.3 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4.4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4.5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染料质量浓度对电-生物耦合工艺的影响
5.1 染料废水去除效果
5.2 对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5.3 对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5.4 对有机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5.5 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电-生物耦合工艺与生物工艺处理效果对比
6.1 电-生物水解与生物水解效果对比
6.1.1 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
6.1.2 色度的去除效果
6.1.3 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6.1.4 氨氮浓度的去除效果
6.2 电-生物耦合工艺与生物工艺效果对比
6.2.1 染料质量浓度去除效果
6.2.2 色度去除效果
6.2.3 有机物浓度去除效果
6.2.4 氨氮浓度去除效果
6.3 电-生物水解与电解法处理效果对比
6.4 小结
第七章 电-生物耦合技术处理偶氮染料废水机理的研究
7.1 电-生物水解对偶氮染料的降解
7.1.1 染料的去除和脱色
7.1.2 有机物的去除
7.1.3 氨氮的浓度变化
7.2 生物膜量分析
7.3 生物膜电镜扫描结果分析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841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4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