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废水中去Cr 3+ 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去Cr 3+ 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2 06:28
重金属铬对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目前对铬去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Cr6+的去除,对Cr3+去除的研究报道较少。虽然Cr3+的毒性不及Cr6+的百分之一,但是Cr3+的危害也不容忽视,作为一种对人和动物有毒的蛋白凝固剂,如果吸入的氧化铬浓度达0.015-0.033mg/m3,则会引发声音嘶哑,鼻出血,鼻中隔穿孔,鼻粘膜萎缩等疾病,甚至是肺癌。制革工业中,铬盐的有效利用率仅60%左右,其余则以Cr3+的形式残留在废水和污泥中,并在环境和生物体内富集,从而影响生态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因此,开展了制革废水和污泥中去Cr3+优势菌的筛选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首次获得一株高效去除Cr3+的微紫青霉菌。从长沙金井制革厂的废水和污泥中筛选到细菌12株,真菌15株;将筛选的菌株分别接种至不同Cr3+浓度的液体培养基,通过逐步提高培养基中的Cr3+浓度,在1.0g/L的Cr3+浓度液体培养基中筛选到4株耐Cr3+能力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B2,B5,F2,P1。通过耐Cr3+试验,驯化菌的耐Cr3+能力,提高菌的耐Cr3+及去Cr3+性能,筛选到两株高抗Cr3+真菌菌株,编号为B5、F2;通过去C...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r3+的来源及其危害
1.2 废水中Cr3+去除的研究进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2.1 碱沉淀循环利用法
1.2.2.2 絮凝沉淀法
1.2.2.3 娃铁电极分离絮凝后再加碱沉淀法
1.2.2.4 萃取法
1.2.2.5 电解法
1.2.3 生物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去Cr3+优势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2.1 试验材料、仪器、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试剂
2.2 培养基的制备
2.2.1 筛选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2.2 筛选真菌用PDA
2.3 Cr3+浓度的测定
2.3.1 Cr3+浓度的测定原理
2.3.2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所用试剂
2.3.3 标准曲线
2.3.4 消解
2.3.5 高锰酸钾氧化Cr3+
2.3.6 实际样品中Cr3+的测定
2.4 富集培养
2.4.1 菌悬液的配制
2.4.2 水样稀释
2.4.3 分离纯化
2.4.4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4.5 耐Cr3+试验
2.4.6 去Cr3+优势菌的筛选
2.5 试验结果
2.5.1 Cr6+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2.5.2 菌的分离纯化
2.5.3 菌的驯化
2.5.4 去Cr3+优势菌的筛选结果
2.6 讨论
第三章 菌株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1 仪器和试剂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
3.2 形态学鉴定
3.2.1 荧光显微镜观察
3.2.2 扫描电镜观察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1 试剂配制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3 制胶
3.3.4 点样
3.3.5 电泳
3.3.6 照相
3.3.7 PCR扩增
3.3.8 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与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形态学鉴定结果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长曲线
4.2 菌株B5去Cr3+的影响因素
4.2.1 不同碳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氮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2.3 Cr3+初始浓度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2.4 温度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2.5 pH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3 去Cr3+前后菌株B5的形态特征比较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生长曲线
4.4.2 不同碳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4.3 不同氮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4.4 Cr3+初始浓度对菌株去Cr3+效果的影响
4.4.5 温度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4.6 pH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4.7 去Cr3+前后菌株B5的形态特征比较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50279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Cr3+的来源及其危害
1.2 废水中Cr3+去除的研究进展
1.2.1 物理法
1.2.2 化学法
1.2.2.1 碱沉淀循环利用法
1.2.2.2 絮凝沉淀法
1.2.2.3 娃铁电极分离絮凝后再加碱沉淀法
1.2.2.4 萃取法
1.2.2.5 电解法
1.2.3 生物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去Cr3+优势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2.1 试验材料、仪器、试剂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仪器
2.1.3 试验试剂
2.2 培养基的制备
2.2.1 筛选细菌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2.2.2 筛选真菌用PDA
2.3 Cr3+浓度的测定
2.3.1 Cr3+浓度的测定原理
2.3.2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所用试剂
2.3.3 标准曲线
2.3.4 消解
2.3.5 高锰酸钾氧化Cr3+
2.4 富集培养
2.4.1 菌悬液的配制
2.4.2 水样稀释
2.4.3 分离纯化
2.4.4 孢子悬浮液的制备
2.4.5 耐Cr3+试验
2.4.6 去Cr3+优势菌的筛选
2.5 试验结果
2.5.1 Cr6+吸光度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2.5.2 菌的分离纯化
2.5.3 菌的驯化
2.5.4 去Cr3+优势菌的筛选结果
2.6 讨论
第三章 菌株的形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3.1 仪器和试剂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试剂
3.2 形态学鉴定
3.2.1 荧光显微镜观察
3.2.2 扫描电镜观察
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3.3.1 试剂配制
3.3.2 基因组DNA的提取
3.3.3 制胶
3.3.4 点样
3.3.5 电泳
3.3.6 照相
3.3.7 PCR扩增
3.3.8 扩增产物的序列测定与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形态学鉴定结果
3.4.2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3.5 讨论
第四章 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生长曲线
4.2 菌株B5去Cr3+的影响因素
4.2.1 不同碳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2.2 不同氮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2.3 Cr3+初始浓度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2.4 温度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2.5 pH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3 去Cr3+前后菌株B5的形态特征比较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生长曲线
4.4.2 不同碳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4.3 不同氮源对菌株B5生长的影响
4.4.4 Cr3+初始浓度对菌株去Cr3+效果的影响
4.4.5 温度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4.6 pH对菌株B5去Cr3+效果的影响
4.4.7 去Cr3+前后菌株B5的形态特征比较
4.5 讨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85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50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