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复合菌剂对秸秆降解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08 19:55
为了利用纤维素降解菌促进作物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解决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培肥土壤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问题,本论文进行了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和应用效果的研究,为加快秸秆腐熟速度、提高还田效率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和技术支持。本研究通过高温富集传代培养、CMC-Na刚果红培养基和高温驯化培养,筛选出2株高效纤维素降解放线菌(F1、F2)。根据菌落形态、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菌株F1和F2属于链霉菌。 对筛选的菌株做了滤纸崩解效果、纤维素酶活性以及模拟堆肥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对滤纸具有明显的崩解效果,并且发现两株菌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在12h后就启动了滤纸条崩解,在35h就将滤纸完全崩解掉,效果均好于单一菌株;纤维素酶活性试验同样验证了两个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其纤维素酶活性最大可达22.96U/mL,均高于F1、F2的最大酶活(11.64U/mL和14.77U/mL)(P<0.05);在固体发酵试验中,两株菌对水稻和玉米秸秆都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在50℃条件下,秸秆经过10d发酵后的失重率都在20%以上,同时接入两株菌后对水稻秸秆的降解效率更是达到了31.27%。 将这两株放线菌...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
1.2.1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概况
1.2.2 秸秆的利用方式
1.3 好氧堆肥技术及腐熟度研究
1.3.1 堆肥方法及原理
1.3.2 好氧堆肥过程
1.3.3 影响堆肥的因素
1.3.4 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常规评价指标
1.4 微生物腐熟菌剂对纤维素的影响及研究
1.4.1 纤维素及其降解过程
1.4.2 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
1.4.3 秸秆腐熟剂的开发
1.5 目前国内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
2.1 样品来源与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驯化
2.2.2 滤纸条崩解试验
2.2.3 纤维素酶(CMCase)活性测定
2.2.4 分离菌株的鉴定
2.2.5 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效果
2.2.6 盆钵小试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2.3.2 滤纸条崩解实验
2.3.3 纤维素酶(CMCase)活性
2.3.4 分离菌株的鉴定
2.3.5 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效果
2.3.6 盆钵小试试验
2.4 讨论
第三章 复合菌剂在水稻秸秆腐熟中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堆肥场地与材料
3.1.2 菌剂
3.1.3 堆制方法与实验设计
3.1.4 采样及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对秸秆颜色的影响
3.2.2 对堆温的影响
3.2.3 对秸秆剪切拉力的影响
3.2.4 对种子发芽率(GI)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7569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述
1.2 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
1.2.1 我国秸秆资源分布概况
1.2.2 秸秆的利用方式
1.3 好氧堆肥技术及腐熟度研究
1.3.1 堆肥方法及原理
1.3.2 好氧堆肥过程
1.3.3 影响堆肥的因素
1.3.4 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常规评价指标
1.4 微生物腐熟菌剂对纤维素的影响及研究
1.4.1 纤维素及其降解过程
1.4.2 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
1.4.3 秸秆腐熟剂的开发
1.5 目前国内秸秆还田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6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7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及菌种鉴定
2.1 样品来源与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和驯化
2.2.2 滤纸条崩解试验
2.2.3 纤维素酶(CMCase)活性测定
2.2.4 分离菌株的鉴定
2.2.5 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效果
2.2.6 盆钵小试试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高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2.3.2 滤纸条崩解实验
2.3.3 纤维素酶(CMCase)活性
2.3.4 分离菌株的鉴定
2.3.5 菌株降解水稻秸秆的效果
2.3.6 盆钵小试试验
2.4 讨论
第三章 复合菌剂在水稻秸秆腐熟中的应用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堆肥场地与材料
3.1.2 菌剂
3.1.3 堆制方法与实验设计
3.1.4 采样及测定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对秸秆颜色的影响
3.2.2 对堆温的影响
3.2.3 对秸秆剪切拉力的影响
3.2.4 对种子发芽率(GI)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77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7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