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抗生素的树脂吸附构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1-19 08:42
近年来,抗生素被广泛用于防治人畜纽菌感染和促进动物生长,但由于滥用情况严重,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进入环境中,造成严重的细菌抗药性。本论文以四大类抗生素中的典型代表物质磺胺嘧啶,土霉素,诺氟沙星和泰乐菌素为研究对象,以超高交联树脂MN-202,氨基修饰树脂MN-150和大孔树脂XAD-4为吸附剂,通过考察溶液环境条件(温度、pH、盐离子强度、重金属、腐殖酸)对吸附过程的影响,系统研究了四种抗生素在不同结构吸附树脂表面的吸附行为和机理,为抗生素废水的高效治理与资源化提供理论依据。 MN-202具有最高的比表面积和多吸附位点,对分子尺寸相对较小的磺胺嘧啶,土霉素和诺氟沙星,在中性分子为主的pH条件下,表现出了最高的吸附量(qe>150mg/g);而大分子结构的泰乐菌素由于“孔径屏蔽”效应,使其在微孔为主的MN-202和MN-150上表现出了较低的吸附容量(qe<80mg/g),在以中大孔为主的XAD-4上达到了183.21mg/g。 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发现,四种抗生素的吸附行为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磺胺嘧啶和土霉素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表明在树脂表面形成...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抗生素的简介
1.3 抗生素的分类
1.4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来源
1.4.1 医用抗生素
1.4.2 畜用抗生素
1.4.3 水产养殖业导致的抗生素污染
1.4.4 制药工业抗生素废水
1.5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
1.5.1 地表水
1.5.2 地下水
1.5.3 饮用水
1.6 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1.6.1 高级氧化法
1.6.2 生物处理法
1.6.3 吸附法
1.7 多孔树脂
1.7.1 大孔吸附树脂
1.7.2 超高交联树脂
1.7.3 复合功能树脂
1.8 吸附作用及机理
1.8.1 吸附作用力
1.8.2 吸附剂性质
1.8.3 吸附质性质
1.8.4 溶液化学性质
1.8.5 吸附动力学模型
1.8.6 吸附等温线
1.9 研究意义与内容
1.9.1 研究意义
1.9.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结构吸附树脂对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树脂预处理
2.2.3 吸附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吸附质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2.3.2 树脂的孔结构及其特性
2.3.3 吸附量
2.4 小结
第三章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树脂预处理
3.2.3 吸附实验
3.2.3.1 吸附动力学
3.2.3.2 吸附热力学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附动力学
3.3.2 吸附等温线
3.4 小结
第四章 pH,无机离子和腐殖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树脂预处理
4.2.3 吸附实验
4.2.3.1 pH的影响
4.2.3.2 盐的影响
4.2.3.3 重金属的影响
4.2.3.4 没石子酸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H的影响
4.3.2 盐的影响
4.3.3 重金属的影响
4.3.4 没食子酸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79985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抗生素的简介
1.3 抗生素的分类
1.4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来源
1.4.1 医用抗生素
1.4.2 畜用抗生素
1.4.3 水产养殖业导致的抗生素污染
1.4.4 制药工业抗生素废水
1.5 水环境中抗生素污染的现状
1.5.1 地表水
1.5.2 地下水
1.5.3 饮用水
1.6 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
1.6.1 高级氧化法
1.6.2 生物处理法
1.6.3 吸附法
1.7 多孔树脂
1.7.1 大孔吸附树脂
1.7.2 超高交联树脂
1.7.3 复合功能树脂
1.8 吸附作用及机理
1.8.1 吸附作用力
1.8.2 吸附剂性质
1.8.3 吸附质性质
1.8.4 溶液化学性质
1.8.5 吸附动力学模型
1.8.6 吸附等温线
1.9 研究意义与内容
1.9.1 研究意义
1.9.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结构吸附树脂对典型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仪器
2.2.2 树脂预处理
2.2.3 吸附实验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吸附质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2.3.2 树脂的孔结构及其特性
2.3.3 吸附量
2.4 小结
第三章 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树脂预处理
3.2.3 吸附实验
3.2.3.1 吸附动力学
3.2.3.2 吸附热力学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吸附动力学
3.3.2 吸附等温线
3.4 小结
第四章 pH,无机离子和腐殖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试剂与仪器
4.2.2 树脂预处理
4.2.3 吸附实验
4.2.3.1 pH的影响
4.2.3.2 盐的影响
4.2.3.3 重金属的影响
4.2.3.4 没石子酸的影响
4.3 结果与讨论
4.3.1 pH的影响
4.3.2 盐的影响
4.3.3 重金属的影响
4.3.4 没食子酸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799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79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