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景观水体生物修复的植物筛选与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4-02-03 05:04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景观水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日益关注以水景为主题的小区、园林、城镇等建设。然而,由于污染导致一些景观水的水质已开始发生变化,湖水正在变黑发臭,某些湖泊还出现了观赏鱼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成为景观水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以南方某市植物公园内景观水体的污染为研究对象,利用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的作用对抑藻的效能进行研究,并且与化学抑藻方法、微生物抑藻法相比,化感抑藻法具有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安全、保护人类身体健康、不造成二次污染、费用低廉及抑藻高效安全等优点。因此,研究挺水与沉水植物对浮游藻类的抑制作用,为水生植物与浮游藻类间的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以及富营养化水体中沉水与挺水植物的恢复提供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本课题为研究挺水与沉水植物复合的抑藻效能,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首先,选取10种沉水植物,通过综合对比与藻类共培养生长水体的视觉效果、对N、P、绿藻及硅藻的去除效果及植物的生长状况确定,绿羽毛草抑藻效果最好,为最优的沉水植物;其次,选用德国鸢尾、旱伞草、美人蕉及千屈菜4种挺水植物与沉水植物绿羽毛草进行立体复合培养。通过综合对比共培水体的...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成因
1.2.1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2.2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
1.3 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3.1 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技术现状及其应用
1.3.2 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措施
1.3.3 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
1.4 水生植物化感抑藻机制及其研究现状
1.4.1 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现状
1.4.2 化感抑藻的研究机理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沉水植物与挺水植物复合净化试验
2.1.1 试验装置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过程与方法
2.2.1 植物与混合藻群共生的培养过程
2.2.2 最小沉水植物量的测定
2.2.3 潜在化感抑藻物质的定性分析
2.3 测定方法
第3章 沉水植物抑藻效能研究
3.1 引言
3.2 沉水植物的初筛
3.3 沉水植物的二次筛选
3.3.1 水质指标的初始浓度
3.3.2 生物量测定
3.3.3 各沉水植物培养生长现象观测对比
3.3.4 沉水植物对氮的去除效果比较
3.3.5 沉水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比较
3.3.6 沉水植物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比较
3.3.7 沉水植物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比较
3.3.8 沉水植物对色素比值的影响比较
3.4 最优沉水植物的确定
3.4.1 沉水植物水质指标的初始浓度
3.4.2 生物量测定
3.4.3 各沉水植物培养生长现象观测对比
3.4.4 沉水植物对氮的去除效果比较
3.4.5 沉水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比较
3.4.6 沉水植物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比较
3.4.7 沉水植物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比较
3.4.8 沉水植物对色素比值的影响比较
3.5 最小沉水植物量
3.5.1 生物量测定
3.5.2 各沉水植物培养生长现象观测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水植物化感物质作用机制
4.1 化感物质的分离检测
4.1.1 检测方法的确定
4.2 化感物质的确定
4.2.1 红松尾分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2.2 红松尾分泌潜在化感物质的确定
4.2.3 绿羽毛分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2.4 绿羽毛分泌潜在化感物质的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最佳沉水与挺水植物组合优化
5.1 引言
5.2 挺水植物与绿羽毛立体复合的净化效果研究
5.2.1 植物生长现象观察与比较
5.2.2 对N的去除效果分析
5.2.3 对TP的去除效果分析
5.2.4 藻体中的色素变化分析
5.2.5 水样中藻类存活率分析
5.2.6 受试植物生物量变化分析
5.3 植物栽种的优化配置
5.3.1 植物的选择
5.3.2 植物的配置
5.3.3 植物优化配置方案
5.3.4 植物立体复合栽种的景观布局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93765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及其成因
1.2.1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1.2.2 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形成原因
1.3 景观水体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1.3.1 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技术现状及其应用
1.3.2 富营养化水体的除藻措施
1.3.3 化感作用和化感物质
1.4 水生植物化感抑藻机制及其研究现状
1.4.1 水生植物化感抑藻研究现状
1.4.2 化感抑藻的研究机理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来源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沉水植物与挺水植物复合净化试验
2.1.1 试验装置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过程与方法
2.2.1 植物与混合藻群共生的培养过程
2.2.2 最小沉水植物量的测定
2.2.3 潜在化感抑藻物质的定性分析
2.3 测定方法
第3章 沉水植物抑藻效能研究
3.1 引言
3.2 沉水植物的初筛
3.3 沉水植物的二次筛选
3.3.1 水质指标的初始浓度
3.3.2 生物量测定
3.3.3 各沉水植物培养生长现象观测对比
3.3.4 沉水植物对氮的去除效果比较
3.3.5 沉水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比较
3.3.6 沉水植物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比较
3.3.7 沉水植物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比较
3.3.8 沉水植物对色素比值的影响比较
3.4 最优沉水植物的确定
3.4.1 沉水植物水质指标的初始浓度
3.4.2 生物量测定
3.4.3 各沉水植物培养生长现象观测对比
3.4.4 沉水植物对氮的去除效果比较
3.4.5 沉水植物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比较
3.4.6 沉水植物对溶解氧浓度的影响比较
3.4.7 沉水植物对叶绿素浓度的影响比较
3.4.8 沉水植物对色素比值的影响比较
3.5 最小沉水植物量
3.5.1 生物量测定
3.5.2 各沉水植物培养生长现象观测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水植物化感物质作用机制
4.1 化感物质的分离检测
4.1.1 检测方法的确定
4.2 化感物质的确定
4.2.1 红松尾分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2.2 红松尾分泌潜在化感物质的确定
4.2.3 绿羽毛分泌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4.2.4 绿羽毛分泌潜在化感物质的确定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最佳沉水与挺水植物组合优化
5.1 引言
5.2 挺水植物与绿羽毛立体复合的净化效果研究
5.2.1 植物生长现象观察与比较
5.2.2 对N的去除效果分析
5.2.3 对TP的去除效果分析
5.2.4 藻体中的色素变化分析
5.2.5 水样中藻类存活率分析
5.2.6 受试植物生物量变化分析
5.3 植物栽种的优化配置
5.3.1 植物的选择
5.3.2 植物的配置
5.3.3 植物优化配置方案
5.3.4 植物立体复合栽种的景观布局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893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9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