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水汽提装置中节能降耗分析模拟及应用
发布时间:2025-02-05 15:43
150万吨/年芳烃加氢项目产生大量酸性废水,需要进行汽提处理,汽提装置处理量为50t/h,装置的操作弹性为50%-110%,装置的年开工时数为8000小时。我们对该汽提装置进行了工艺分析和能量分析,并提出了工艺节能方案和设备节能措施。 首先,对上述酸性废水汽提处理工艺过程进行分析,对酸性废水汽提处理装置进行了综合能耗的分析,找出能耗偏高的原因,提出了工艺节能方案,并利用Pro/Ⅱ模拟软件对整个装置进行流程模拟计算,在模拟过程中考察了采用适宜工艺操作参数对工艺的影响。 其次,运用热力学方法对装置的单元设备进行了有效能的分析计算,找出了有效能损失较大以及有效能利用率低的单元设备,对设备有效能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找出了设备节能优化的目标和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公用工程循环水的用量和充分利用低温热等节能措施和改进方案。 对改进后的装置进行模拟计算,得出的结果对装置进行能耗的分析以及对设备进行有效能的分析计算,和改进前装置进行对比,发现装置的能耗和设备的有效能均有明显的降低。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化工装置的节能降耗
1.2.1 酸性水汽提原理概述
1.2.2 节能的概念及原理
1.2.3 节能降耗的意义
1.3 热力学分析在节能中的应用
1.3.1 热力学分析方法的发展
1.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1.3.3 有效能
1.3.4 单元设备的有效能分析法
1.4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概述
1.4.1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1.4.2 Pro Ⅱ软件发展简述
1.4.3 Pro Ⅱ软件的特点
1.4.4 Pro Ⅱ软件的用途
1.4.5 Pro Ⅱ软件模拟在酸性水汽提装置上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酸性水汽提工艺设计改进及流程模拟
2.1 生产规模
2.2 原料及产品性质
2.3 汽提工艺方案选择
2.3.1 汽提技术
2.3.2 汽提工艺比较
2.3.3 汽提基本原理
2.3.4 汽提工艺流程叙述
2.4 装置工艺流程概述
2.4.1 工艺流程改进措施
2.4.2 改进后工艺流程概述
2.4.3 工艺流程图
2.4.4 主要操作条件
2.5 工艺改进后装置的物料平衡
2.6 装置流程模拟
2.6.1 热力学模型选择
2.6.2 输入初始物料的组成以及流量
2.6.3 模拟流程图
2.6.4 物料衡算参数
2.6.5 热量恒算结果
2.7 酸性水汽提能耗计算
2.7.1 汽提公用工程消耗
2.7.2 装置标准能耗计算
2.8 节能分析
第三章 酸性水汽提设备有效能计算及分析
3.1 设备有效能计算及分析
3.1.1 换热器有效能计算
3.1.2 有效能效率汇总
3.1.3 有效能分析汇总
3.2 换热器的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
3.2.1 节能措施
3.2.2 改进后换热器有效能计算
3.2.3 有效能效率汇总
3.2.4 有效能分析汇总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建议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0072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
1.2 化工装置的节能降耗
1.2.1 酸性水汽提原理概述
1.2.2 节能的概念及原理
1.2.3 节能降耗的意义
1.3 热力学分析在节能中的应用
1.3.1 热力学分析方法的发展
1.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1.3.3 有效能
1.3.4 单元设备的有效能分析法
1.4 化工流程模拟软件概述
1.4.1 化工过程模拟技术的发展
1.4.2 Pro Ⅱ软件发展简述
1.4.3 Pro Ⅱ软件的特点
1.4.4 Pro Ⅱ软件的用途
1.4.5 Pro Ⅱ软件模拟在酸性水汽提装置上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酸性水汽提工艺设计改进及流程模拟
2.1 生产规模
2.2 原料及产品性质
2.3 汽提工艺方案选择
2.3.1 汽提技术
2.3.2 汽提工艺比较
2.3.3 汽提基本原理
2.3.4 汽提工艺流程叙述
2.4 装置工艺流程概述
2.4.1 工艺流程改进措施
2.4.2 改进后工艺流程概述
2.4.3 工艺流程图
2.4.4 主要操作条件
2.5 工艺改进后装置的物料平衡
2.6 装置流程模拟
2.6.1 热力学模型选择
2.6.2 输入初始物料的组成以及流量
2.6.3 模拟流程图
2.6.4 物料衡算参数
2.6.5 热量恒算结果
2.7 酸性水汽提能耗计算
2.7.1 汽提公用工程消耗
2.7.2 装置标准能耗计算
2.8 节能分析
第三章 酸性水汽提设备有效能计算及分析
3.1 设备有效能计算及分析
3.1.1 换热器有效能计算
3.1.2 有效能效率汇总
3.1.3 有效能分析汇总
3.2 换热器的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分析
3.2.1 节能措施
3.2.2 改进后换热器有效能计算
3.2.3 有效能效率汇总
3.2.4 有效能分析汇总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建议
4.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30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4030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