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论文结尾_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_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10篇)
本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运用
一、团体箱庭的相关研究
团体箱庭以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是一种融合了认知、行为和潜意识投射的综合心理治疗方法。团体箱庭是团体情境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通过为参与者营造一个“自由且受保护”的心理空,从而让参与者更好地表现内在的自我。在团体箱庭的过程中,参与者的行为受到团体成员的影响,通过对团体箱庭作品的共同创作,能有效地反映出参与者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认知模式。并且,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连续的团体箱庭体验可以增强个体的内省和共情能力,从而触发自我治愈机制。因此,团体箱庭不仅可以改善个体的自我认知和内部评价,还可以减少社交焦虑和回避,提高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调整并改善与他人的关系。
二、团体箱庭作为心理分析方法的优势
1.团体箱庭通过参与者在参与过程中潜意识的投射,不仅能反映出参与者深层地认知和行为模式,还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参与者潜意识中的防御机制。
2.团体箱庭将精神分析原理用于游戏体验中,能够让心理治疗的过程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减少参与者的心理防御,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参与者的自我体验。
3.团体箱庭做为一种团体心理治疗方法,能够让所有团体成员平等地参与其中,并且体验相同的团体情境,因此参与者的行为更具有可对比性,治疗效果更加全面。
三、团体箱庭的课程设计和实施
大学生团体箱庭课程设计是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所以必须做好前期课程策划设计工作。笔者设计的团体箱庭课程实施步骤如下:
1.讲授有关团体箱庭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知识;
2.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体验团队,每个团队控制在10人以内开展团体箱庭;
3.实施过程采用由张日昇开创的限制性团体箱庭规则,并记录整个实施过程;
4.每次活动结束后,团体成员对本次活动展开讨论与分享;
5.每个团队应实施每周1次,至少连续5周的团体箱庭活动。
笔者将上述教学方法引入某高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将某班级48名学生随机分为5个小组,开展每周1次,连续6周的团体箱庭教学活动。为了验证该方法有效性,笔者在实施团体箱庭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使用由魏源编译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对全部学生进行问卷测量,分析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变化情况。笔者认为上述方法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与其他研究所得出的结果类似。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通过对连续团体箱庭作品的观察,发现作品总体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冲突显现阶段、协调领悟阶段与理解整合阶段,说明随着团体箱庭的逐渐深入,参与者表现出更多的与团体成员的协作和配合性,通过共情和思考,逐渐调整改善自我的人际交往模式。其次,团体箱庭前后的量表检测结果也体现出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明显改善,特别是在主动交往、自我表露、冲突管理、情感支持方面有了显著提高。因此,通过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结合,团体箱庭确实能有效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团体箱庭作为一种有效的潜意识投射技术,不仅具有心理测量的作用,还能够通过共情和自我治愈的机制,达到治疗人际交往障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将团体箱庭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不仅具有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实际效果,达到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学目的。并且,团体箱庭还能够弥补传统语言教学形式单一化的缺陷,通过游戏的方法增加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兴趣和参与性,从而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一文中也有此体现。
作者:吕璐莎 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第二篇:当代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当前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一)心理抗压能力较弱
女青年教师由“70后”、“80后”、“90后”这三个群体组成,由于她们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成长环境较为稳定和优越,生活无忧无忧虑,形成了较强的依赖性,遇到困难时缺乏敢于担当、勇于解决的能力。同时,生长环境的优越性使其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尤其是步入社会后,难以适应和融入社会,导致了她们心理负荷加重,表现出情绪低落、孤僻、焦虑等心理症状,心理抗压能力与解决矛盾的能力相对较弱。
(二)心理与生理双重疲惫
高校女青年教师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担负了学习、教学、科研压力,在学习上要不断进修,提升学历层次,在工作上要更新自我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开展科学研究与探索,特别是一些女教师步入婚姻,初为人母,还要担负抚育孩子与家庭的压力,这些多重压力导致她们身体呈现“亚健康模式”。受女性特有生理特征的影响,女青年教师在工作繁忙时,容易内分泌紊乱,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情绪上的各种问题如紧张、激动、多愁善感、敏感等。心理与生理的双重疲惫对女青年教师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必须及时疏导和缓解。
(三)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因为高校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社交范围多以师生为准,高校排课时间相对分散,院系教师人数繁多,有的教师到教室上完课就走,教师之间除了必要事务外,很少交流;女青年教师多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上谨言慎行,说话做事方面过分谨慎,易于产生对自己情绪过分压抑,难以融入集体,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二、当前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首先,高校女青年教师普遍受过高学历教育,综合素质较强,智力起点较高,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对事业的追求和个人发展规划的期待值较高,面对众多的社会压力和责任时,她们既要强调自我价值的体现,又要在压力与希望中前行。由于两性角色的差异,社会习惯的将女性定位为“相夫教子”,“贤妻良母”。人们愿意接受温柔的女性,而不愿意接受事业型的“女汉子”。女青年教师必须在完成家庭责任的基础上,才能去追求自己的事业,与男教师相比,她们的心理压力较重。其次,由于高校福利分房制度的改革,青年教师与福利分房彻底无缘,女青年教师必须要靠自己的收入来解决住房问题。“房奴”的出现不仅是经济压力,更是心理压力,为了解决生活成本过高问题,很多女青年教师要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外,到外单位兼职,赚取薪酬,缓解压力,这种高压力的工作对她们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产生了负面影响。再次,社会的急剧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进步,教育体制深入改革,促使高校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始终要站立在学科的前沿,这对高校教师产生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在这种环境中,女青年教师不得不加强学习,提升知识水平,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二)学校原因
随着高校教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的、对教师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和教师关系较大的职称评审条件也逐年变化,难度加大。女青年教师已经成为高校的中坚力量,面对职称评审的条件与指标限制、末位淘汰制、竞争上岗、绩效考核等多种竞争制度,大多数都感到压力大。因此,在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高校教师还要不间断的学习、进修、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女青年教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较强,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势必会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另外,在高校中,女青年教师多数从事公共基础课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相对来说,科研立项少,项目申请难度大,资助金额少,论文发表周期长,评价机制不均衡,这些状况也会对她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三)家庭原因
女青年教师步入婚姻殿堂,组成家庭后,不仅要面临职业压力,还要担负起家庭的责任,她们身兼教师、妻子、母亲等多种角色,在工作上,她们想事业有成,在家庭中,她们想孩子培养成功、家庭和睦、美满幸福。工作和家庭的兼顾与平衡,是女青年教师追求的目标,但如果这二者失衡时,她们就会陷入矛盾冲突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如“产后抑郁症”等症状,从而导致婚姻不幸福,工作消极,个人情绪更加消沉。更有甚者,出现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如2012年福建福州市某高校英语老师郭某,其丈夫为在读博士,郭某产后一年由于抑郁症发作,爬上顶楼平台跳楼身亡,留下痛苦的丈夫与刚满周岁的女儿。
(四)自身原因
受性别与自身生理状况的影响,女青年教师易于出现情绪波动,同时,她们心理状况也受自身人格特征的影响,表现出心理脆弱、承受力弱、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和敏感,对婚姻矛盾和工作、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表现更为敏感,这也是她们在同等的社会环境与竞争压力中,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加强当代高校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对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女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自己教学质量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更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因此要加大社会扶持力度,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保障。第一,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获得社会民众支持度。社会中很多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理解偏差,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只是针对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人的心理治疗,没问题就不用接受教育和疏导,有些人还认为这都是个人心理问题,与社会无关。这些都导致了社会民众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社会要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健全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可在社区、网络、媒体上开设心理咨询栏目,多种方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给女青年教师提供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平台,使其在生活与工作中遇到困惑时,能够获得各方的支持与及时的心理疏导。第二,加大社会舆论支持,社会要积极发挥教育和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宣传现代文明,营造男女平等与尊重女性的社会氛围,给女青年教师提供发展的自由空间和职业保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女青年的教师心理随访、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咨询与疏导等工作,及时掌握她们的心理状况和心理诉求,减少她们在人生观与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有效疏导和解决她们的心理问题,从而更好的提高她们的工作热情与满意度。
(二)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女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校内保障系统
学校是女青年教师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直接影响到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学校要强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女青年教师健康成长的校内保障系统。第一,加大对女青年教师的关注力度。学校在管理体制上要提倡柔性管理,除了关心女青年教师的教学与科研业绩外,更要以人为本,多关心她们的生活、福利和心理健康状况。同时学校还要建立适当的鼓励机制,针对女青年教师中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需求,从解决思想问题、精神困惑、工作困难等方面多和她们沟通,解决她们的实际需要。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学校要为女青年教师创造公平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职称评定等相关评价标准时公开、透明,根据她们的特点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对女青年教师进行客观、规范、合理的评价,帮助她们实现人生的阶段性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高校设立的心理咨询室一般都是面向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忽视了教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今后,高校可利用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结合女青年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定期为女青年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试等,有效的帮助她们处理好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人格发展、适应环境、情绪调节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舒缓心理压力,预防心理健康问题。
(三)营造和谐舒适的家庭氛围,切实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家庭是女青年教师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她们的心理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每天工作和学习压力得以放松、宣泄的最佳场所。家庭的和睦不仅有利于女青年教师身心健康,愉悦的身心更有利于她们提高工作质量。因此营造和谐、宽容、轻松的家庭氛围,家庭成员的理解、关怀和支持,可切实有效提升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女青年教师的配偶要理解妻子的工作,真正的关心妻子,尽量减轻妻子的家庭重担。当今社会上,有很多男人受“大男子主义”的影响,不管妻子在外工作的辛苦,到家后还要妻子承担全部家务,对孩子成长不管不问,全部交给妻子;有些男人因为自身社会、经济地位高,在心里漠视妻子,出现了“婚外情”,这些状况易于导致家庭矛盾与争吵,夫妻感情破裂,给女青年教师造成心理伤害。因此,作为高校女青年教师的配偶,要多支持妻子,营造幸福的婚姻生活,减少她们的心理压力。第二,家庭其他成员,如父母、公婆、孩子等,也要充分理解高校女青年教师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辛苦,互相理解与支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共同分担家庭的责任。“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睦、包容是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发展、事业进步的重要支柱。
(四)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虽然影响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女青年教师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正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克服自身弱点,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促进自我心理素质的提高。
1.正确认知自我角色
女青年教师要对自我角色正确认知,对自我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接纳。作为高学历的高校女青年教师,自身评价水平较高,要全面认识到自我的能力和性格,对自我进行客观评价,既不妄自菲薄,又不过度自负,既不对人生茫然无措,又不对人生过度理想化,坦然面对自己和接受自己的不足。同时,女青年教师要快速适应自己的角色变换,从学生到教师,从单身女青年到妻子,从女儿到儿媳,要深刻认识自己的责任,快速认识和适应新角色,加强家庭事务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从而调整心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
2.提高自我综合素质
女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自我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个人素养及专业水平,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勇于接受竞争和挑战,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第一,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为大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女青年教师要端正自我的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用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品格、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第二,在专业素质上,女青年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有意识的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科学的理论水平。第三,在心理上,提高自我抗挫折的能力。女青年教师每天都会遇到师生矛盾、工作事务、家庭压力、人际交往等各种烦恼,要学会转移压力,学会去排解压力,如参加体育锻炼、娱乐活动等,把压力尽快的释放出来,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生活情趣,摆脱生活困惑。
3.加强自我调节的能力
高校女青年教师要注重提高自我调节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克服自我不良情绪。第一,要做好情绪调节,遇到问题时,不急不躁,处之泰然,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控制自我情绪,获取较高的心理平衡度。第二,要做好行为调节,在心理压力较大的时候,可以改变行为进行心理调控,放松心情,放慢脚步,可以听听音乐,到户外走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有利于压力的宣泄与释放。第三,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和人沟通与交流,增进朋友间的理解,有助于自身烦恼的及时排解,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校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学校的重视,家庭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缓解女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不仅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与教学科研水平,更能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于娟娟 单位:安徽大学人事处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一、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具体表现
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是应用型人才的保证;专业理论素质是应用型人才的基础;实践操作能力是应用型人才的核心。
2.详细内容
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第一年,学生在校内完成心理职业基础课程学习,安排2~4周岗位认知实践和6周校内心理实训,完成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第二年,学生在校内心理实训室学完由专兼职教师共同承担的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安排1个月校内心理实训和1周到小学做准员工的岗位见习,考取相应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完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第三年,结合就业工作,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或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工作岗位,完成心理职业素质提升和岗位能力强化的专长培养。通过上述措施,教学团队逐步完善1年基本能力培养、1年项目课程+心理实训、1年企业顶岗实习的“3个1能力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与用人单位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
二、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1.优化基础课程,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
根据社会对初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结合本专业各岗位群所必须和通用的基础知识,以“够用”为原则,确定“宽基础”教学内容。比如,我们设置了思想政治课(思想道德、法律与形势政策及毛概、邓论、三个代表)、文化素质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教育理论课(教育学)。这样,使学生能学到比较宽广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基本素质,既有短期就业的能力,又有适应新岗位的基础,并为以后的继续学习创造良好的知识平台。
2.强化应用课程,使学生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
根据培养目标和行业需求,将课程分为若干模块,如素质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以及实训实践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括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项内容。专业技能课因专业的特色和市场需求,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理解接受水平,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避免学科间内容的重复,我们经研讨决定删除《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几门课程,增设了《心理健康活动课程设计》《儿童心理游戏》《心理问题案例分析》等课程。对于选修课(如人际关系心理学、应用文写作、国学经典、环境教育、课件制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加以选择。
三、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实践能力
1.能力模块。
为了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教学团队确定职业素质教育、岗位能力知识、岗位基本技能、岗位能力拓展、岗位能力提升5大模块,构建以岗位核心培养为主线的阶梯型实践能力提升体系。
2.顶岗实习。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团队积极拓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实践基地。通过顶岗实习与毕业调研,使学生有效应用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也为学生毕业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顶岗实习的管理。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实习计划:实习第一周,每个学生都需要在了解实习单位基本情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本人的实习计划,并交给指导老师审核。二是实习方案:实习方案主要包括教案、班主任工作方案、讲座方案、个别或团体心理咨询方案、素质拓展方案和培训方案等。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完成上述两类以上(包括两类)的实习方案,且每类方案不低于3个。三是实习调查:实习调查报告主要包括教育现象调查、单位组织状况调查、岗位工作分析报告、该单位心理学专业化建设现状调查等。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至少完成其中的1项调查。四是实习日志:认真填写20篇以上(含20篇)的实习日志。到学校实习的学生的日志必须包括3次听课记录(包括评课记录)。五是实习总结:实习结束后,每个学生应认真总结,填写《教育学院学生实习总结》,字数2500字左右。
第二,顶岗实习的实施。重点落实好顶岗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后三阶段工作。第一阶段是实习前(计划准备):制订顶岗实习方案;公布顶岗实习的企业用人要求;宣传动员,学生选择顶岗实习岗位,拟订实习计划;学习企业规章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三方面教育:一是目的性教育;二是责任、义务和权利教育;三是安全教育等。第二阶段是实习中(过程监控):职业道德教育、岗位技能训练;教师定期访问学生和企业;教师和企业指导学生撰写业务报告(心理活动小结和业务总结报告);教师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每个同学在顶岗实习的真实环境中学习专业课程,结合顶岗岗位完成实用的毕业设计课题和规定的作业文件。第三阶段是实习后(评价总结):评价、总结、交流和表彰。
四、开发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
1.特色教材资源建设。
校企双方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需要,建设优质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开发与优质核心课程配套的校本教材。教学团队一方面选用优秀高职教材,另一方面以真实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团队带头人主持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核心课程教材。该教材具有以下两个鲜明特点:
第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其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理论与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与促进自身发展的能力,本书自始至终充分体现了这一宗旨。该教材较大幅度增加了实践教学,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教材在内容和体系上有所创新,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为学生继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其他分支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应用性与可读性的统一。全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书以案例、小故事、知识窗、小测试、小练习和团体活动设计等多种方式来展现主题。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以大学生在人生发展中所遇到、所关心、所困惑、所期盼的问题为主线来构思。尤其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列举的心理训练或团体活动内容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让学生学有所悟,行有所导;注重学生参与,让学生更多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在知识的主动建构中来完善自我。
2.拓展教学资源建设。
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本团队在教学中,结合使用了相应的扩充性资料。具体说来,团队教师选定的拓展性教学资源主要有两类:
第一类是基础性资源。以院系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等为依托,为课程教学向课外的延伸提供了良好条件。团队带头人组织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编排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心理实验手册与实习指导讲义等资料,并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类是推荐性资源。作为学生的课外辅助性读物,我们向学生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书籍10余本(如《舌尖上的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图片20余张、心理测试问卷5套(如心理健康测试、记忆力测试)以及《星星的孩子》等十几部优秀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马丽 单位: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寄宿制管理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必要性
1.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部分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闲聊、睡觉、听音乐、玩手机者不乏其人;生活中,信息时代娱乐媒体的繁荣使一些学生变得浮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寄宿制高中的学生远离父母亲人,在支配时间、使用金钱和物品等问题上都要学会管理和控制。但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他们会沉迷于游戏、上网,导致经常发生“经济危机”。这样的问题虽小,但积少成多也会占去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焦虑、紧张、困惑、孤独等心理上的不适应,情感上的挫败、无助以及行为上的错乱和困难。
2.某些学生自闭或存在交往障碍。
高中生对友情有较强烈的渴望,希望能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有自己的“铁哥们”,同时寄宿制学校的高中生因为暂时远离了父母亲人,此时更加渴望与同学、老师有很好的沟通,得到理解。但是他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不懂得处理、化解各种矛盾,面对交往困难时又缺乏指导和帮助,使小事被放大、小矛盾被激化,严重者甚至对同学或教师产生仇恨心理。针对寄宿制高中生出现的这些群体心理特征,班主任需要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做好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工作。
二、寄宿制高中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条件与科任老师和父母相比,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1.时间充裕、机会较多。
科任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只能在自己上课或课后辅导时进行,其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家长只能到了假期孩子回家时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但班主任却可以在课堂上、课后辅导时、班会上、查看学生宿舍时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间较充裕、机会较多。
2.可采用的手段较多。
与科任老师和父母相比,班主任可以充分地利用班会、班集体生活等机会,采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掌握信息较充分。
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因为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所以更能具体的掌握学生的一些信息,如学生的情绪情感特征、意志品质、性格特点、各科考试的成绩、合群表现、劳动表现、在宿舍中的生活状况等信息,这非常有利于班主任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
三、寄宿制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1.做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倾听是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而又较容易掌握的技术。对于班主任来说,倾听的习惯和态度比倾听的技术更重要。因为在现实的班级管理中,很多班主任习惯说而不习惯听,甚至不愿意给问题学生以说话的机会,更不用说通过主动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了。倾听能够贴近学生,倾听能够让学生亲师信道,所以,作为班主任要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表达和倾诉,甚至为自己辩解的机会。班主任要表现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平等、宽容、诚信和耐心,让学生感觉老师是能够理解他的,在和他共同面对难题和困境,内心自然会生出安全感;学生在倾诉的同时也是其内心各种情感的一个发泄过程,尤其是各种不良情绪通过诉说得到了发泄,就会使学生心理得到放松。认真、耐心地倾听能营造出信任和融洽的心理氛围,也才能使班主任及时捕捉和把握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从而找到正确的办法解决问题。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应多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闲聊”,通过这些看似无用的闲聊,能够拉近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班主任也能更好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
2.无条件积极关注。
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学生在学习期间所犯下的各种过错都会有其不同的原因,正是因为学生的不完善、不完美,教师的存在才是必要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也就不会对有过错的学生大发雷霆或感到很恼火了。因此,班主任面对学生的过错时,不能老以道德、法制的眼光批评学生,而应首先表示理解,才可以继续冷静、客观地教育学生。学生得到老师的理解,才会放松戒备,才能更容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老师表示很可笑或很愤怒,则会让学生以对抗的形式维护自己的尊严或者面子,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时的教育定然是无效的。因此不管学生出现怎样严重的心理问题,教师都要无条件积极关注。
3.以面质技术代替批评。
心理辅导中,面质就是让当事人面对自己态度、思想、行为等的矛盾之处。当事人在谈话中不时会暴露出一些不一致或自相矛盾的地方,当事人处在矛盾中又无法意识到自身的矛盾,通过提出让他感到自相矛盾的问题,令其澄清认识、达到对自己思想清晰、透彻的了解,对事件进行梳理和重新思考。班主任面对不断出现问题而又缺乏正确自我认知的同学,可以改变传统的道德说教和简单的批评方式,尝试面质的方法,让其发现和认识自身行为存在的矛盾之处,最终获得对自我的正确认知以改变自身的不良行为,这样可以收到比简单批评要好得多的教育效果。
4.在班级活动中渗透团体心理辅导技术。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通过活动中的角色扮演、使用心理位移等方式实现对他人情感、态度及对周围事物的正确体验,从而获得正确的感知、认识,以指导学生日常的交往、学习等行动。以这种辅导活动设计的理念进行班级活动的开展时,强调活动要能够调动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唤起学生的强烈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父母、理解他人、理解社会,同时拉近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情感关系,形成一种气氛融洽亲和力强的良好团体氛围,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如在班会课上,渗透团体辅导的技术,改变以往班主任说教、学生被动听的形式,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班会,班主任进行指导,通过角色扮演(小品)达到对人生的感悟、对家人的理解。
5.以行为矫正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前文提到寄宿制高中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多数学生其实明白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该不该做,但他们明知是错却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从而出现不良行为。行为主义心理学倡导使用强化法、代币奖励法、自我消退法示范法等方式,对个体的不良的行为进行矫正。在寄宿制高中的班级管理中同样可以参照这些方法,教师以自身的行为示范,促使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使用代币奖励法激励学生朝向更高的行为目标不断努力(评选班级之星,包括优秀学生奖、进步奖、爱心奖、优秀班干部等);使用自我消退法让学生认识到自身行为的不足;以强化法使学生改过的积极行为不断得到巩固(对学生表现出的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
6.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指导和帮助。
当学生向班主任提出自己面对的问题时,班主任应首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班主任也可以以建议的口吻向学生提供一些处理问题的意见。因为高中生由于年龄和经验所限,自己较难找出好的解决方法,如果教师没有给出一些中肯的建议,他反而会无所适从,问题分析了一大堆,但他不知该怎么做。
7.与科任老师、家长紧密联系,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形成教育网络,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有效和持久地展开。寄宿制高中班主任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与科任老师和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家长,因其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多数都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成绩高低,而没有意识到孩子可能有心理问题,出现问题也不知如何与孩子沟通、对其进行心理指导。因此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使其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给科任老师和家长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简单的技巧,从而形成心理健康的教育网络。寄宿制高中的班主任必需充分认识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习、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才能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温馨的学校大家庭,才会有和谐的寄宿制学校,使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作者:赖兆平 单位:广东省河源东江中学
第五篇:心本管理的护生心理健康教育
1关注护生的内心感受,重视人际沟通中与护生的良性互动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首先是人学,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获得这些信息,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沟通的方式关注护生,了解护生。可以说,心灵沟通是辅导员的“金钥匙”,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艺术性工作。由于师生关系并不能绝对平等、护理专业的严谨性与学生的活跃性相冲突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师生沟通上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辅导员应始终处于主导和主动位置,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沟通渠道,关心每一位家庭、性格、兴趣等不同的护生,全面深入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体察他们成长的苦恼,解开他们心中的困惑,传递良性的思想和情感,使护生具备最基本的健康向上的心灵。
2注重护生的基本精神需要,充分给予非物质的情感激励
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在关注护生生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护生精神层面的需要,即归属与爱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是在校护生形成健康心理和乐观精神的前提,也是未来走向护理工作的心理储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级归属感,即通过团体辅导营造温馨的人际环境,使护生在交流和协作中感受团体的温暖,激发大家自觉付出真心,接收更多的关心和爱;二是专业归属感,即通过护理起源、医疗情景剧、护士的工作分享等方式,使护生建立起对护理职业的了解和认可,使大家有专业上的归属感;三是爱的归属感,即来自老师的爱对学生产生的归属感,主要体现为非物质的情感激励。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生的成长往往需要更艰辛的过程,身体和心理也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而来自老师的信任、鼓励、支持等情感激励是消除护生负面情绪的巨大精神力量。只有满足了护生多方面爱和归属的需要,护生才能使这种正面情感内化于内心,向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前进,形成稳定的正向精神。
3培养护生的积极心态,增强自我激励和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
“心本管理”的关键在于重视人的内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其中心态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产生于20世纪的积极心理学更加强调正向的积极力量,而非负向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问题,这给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同样,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先生的“习得性无助”人格理论告诉我们,乐观、高兴等积极人格品质能够通过学习而获得。在工作中,辅导员不应该只将已经产生心理问题的护生作为“心本管理”的对象,而是将所有护生作为管理对象,其目标不仅要纠正悲观的负面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础上培养护生的积极品质,即乐观、爱心、奉献、进取等品质,这是一个护生甚至优秀护士所应该具备的正向的积极品质,也是自我激励和管理自我情绪的前提。因此,辅导员应该经常给予护生积极的信号,引导护生体验成功,帮助护生建立自信,引导护生不断进取,利用谷底理论、砖块理论等启发学生,合理归因,增强管理情绪的能力,使其具有强大的心灵旺盛能力,最终发挥最大心理能量。
4提升护生的职业兴趣,提高专业承诺水平,激发学习热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的专业承诺呈中等水平;职业兴趣是影响专业承诺的主要因素;职业价值观与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呈正相关。可以看出,护生的职业兴趣直接影响专业承诺、学习热情甚至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除了家庭、个人意愿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对护理专业缺乏认识、个人未获得相关成就感、无职业情感体验等也间接决定了职业兴趣的减弱。作为护生班级的辅导员,为护生走向未来职业做好思想和知识准备,首先必须从职业兴趣入手,激发护生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觉自愿的学习,这也是护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首先,了解护理职业的重要性、对人类的贡献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等,增强学生对护理职业的认可;其次,通过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相关视频和事迹、专题讲座、社区调查及职业实践等认识和了解护理职业,根据社会和自身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和发展兴趣;再次,通过学习生活的积累,让在校护生力所能及的真正去经历,丰富自己的职业情感体验和职业成就感。“越经历,越丰富,越热爱。”,只有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发掘护理职业的真正魅力,才能在学习上有目标、有追求,才能使自我和谐,发挥真正的潜力,实现自身的价值。真正的管理和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构建生活、构建未来,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自我生成。作为未来恢复健康的中坚力量,护生内心的思想启发、理解和感悟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要从根本上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结合“心本管理”,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主动发掘其思想、情感、意志等,激发学生自我信念,引导学生由被动状态到习惯性自觉自愿自助,整合自身正向力量,达到最优化的心理健康
作者:刘慧玲 安玉秀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山西省榆社县人民医院
第六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身上都存在固有的、潜在的、实际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优秀品质,如果能够挖掘出来,个体就拥有强大的力量解决自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生得到完满发展,个体就能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侧重从下列三个方面来研究个体自身的积极潜能和力量:第一,主观层面,研究人的主观体验,包括希望、满足、乐观、安宁和幸福等,其中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是研究的重点,是指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第二,个体层面,研究人的心理品质,尤其关注有关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品质,如智慧、勇气、仁慈、感激等24种积极心理品质,并试图探讨能够帮助人拥有这些积极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第三,群体层面,研究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社会系统、家庭系统和学校系统,探讨个体如何利用这些积极组织促进自己积极品质的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比较消极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这种以问题导向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与工作范围变窄,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面对那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其他的留守儿童就没有关注到。而且对于这些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也仅仅是帮助克服心理问题,而没有对他们进行发展性教育,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留守儿童中应该能发挥的更大作用。
2.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片面
传统主流心理学把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和处理方法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认为没有心理问题的个体就是健康的个体。在这种消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其内容也是片面而消极的,只注重给留守儿童介绍他们群体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的症状,并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各种缺点、弱势以及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掌握心理问题预防和治疗的技术和方法。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可能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容易出现错误认知,以为所有的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问题,对号入座,错误地给自己贴上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的标签,产生消沉痛苦的情绪感受。即使在心理辅导教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心理问题,留守儿童也只学会了如何避免和克服这种不良心理状态,不会主动挖掘和利用自己拥有的积极的潜能、积极的力量去促进自己完美地发展,实现幸福人生。
3.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
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讲授法传授给留守儿童有关心理问题的知识。这种讲授法存在很多的弊端:
(1)留守儿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激发,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效果不佳;
(2)教师只是单向地向留守儿童传授知识,没有能够从留守儿童那里得到及时的反馈,不能够根据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3)师生之间或留守儿童之间的互动很少,不利于他们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团队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4.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能起到导向、监督、检查、调解、激励的作用,从积极心理学视野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非常不完善,体现在:
(1)评价的指标消极。学校通常根据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多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心理辅导教师通过测验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较少就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成功了。
(2)评价的主体单一。通常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价工作仅仅由心理辅导教师负责,家长或其他的教师没有参与其中。
5.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当前农村中小学中负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由班主任、德育教师、校医等兼任,几乎都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缺乏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德育思维方式的影响,做出许多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和规律的事情。即使有些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等方式掌握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但对于积极心理学等新理念的了解也不是很多,所以几乎不可能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1.树立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积极心理学认为,仅仅关注和解决个体身上的缺陷和问题是不能产生持续有效的预防效果的,应该通过发现和发掘人人自身都拥有的积极心理潜能、利用个体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来有效地预防和战胜心理问题,使个体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调适者和促进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视野出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积极的目标不仅要帮助个别留守儿童消除心理问题,更要培养全体留守儿童积极的个性品质和健全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目标才和教育部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相吻合,才能为留守儿童获得学业成功与生活幸福提供有效指引。
2.拓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一样,不仅需要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更需要学会如何挖掘和利用自身的积极潜能幸福地生活。因此,除了心理问题的咨询和治疗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发现和挖掘留守儿童身上的积极力量。这些积极力量包括积极心理品质、积极情绪体验等。
(1)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实现积极预防个体拥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如诚实、乐观、自尊、勇气、智慧、希望等,是战胜心理问题强大的力量,发掘和利用它们,个体就拥有自我抵御疾病的能力。所以,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信度、效度较高的问卷测量留守儿童拥有的起到内驱力的积极心理品质和美德,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美德,如引导他们利用乐观品质战胜忧伤和自卑。针对那些留守儿童身上没有的积极品质和美德,可以采用纵向研究了解这些品质形成的过程和途径,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干预,帮助留守儿童塑造这些品质。
(2)增加留守儿童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充足能量美国心理学家弗瑞德克森认为,积极情绪体验能够为个体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充足的能量,能够让个体思维的创造性更活跃、认知更全面、反应更准确。所以,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也应该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增加留守儿童积极的情绪体验?首先是家长要多关心孩子、表扬孩子。虽然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每天陪伴孩子观察孩子,但他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和途径关注和了解孩子行为举止和心理变化,经常和孩子沟通和交流,关心孩子、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身边,感受到父母的肯定与认可,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其次是教师要善于发现留守儿童的闪光点,创造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教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欣赏的眼光从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用激励和赞美的语言,为孩子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尊重、鼓励中增加自信、乐观等积极情绪体验。教师还可以创造某些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3.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
仅仅依靠讲授法这种单一形式不利于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的体验,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因此,要丰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形式,突出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不知不觉地体验积极情绪,自然而然地形成某种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心理辅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留守儿童生活中选取某些典型场景,让留守儿童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引起留守儿童某种情绪和态度体验,促进留守儿童积极心理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兴趣被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师和留守儿童之间双向交流,教师可以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对教学进行及时的调整;留守儿童之间是互动的,在合作完成某种任务的过程中,他们的团队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等积极因素得到培养。除了情境教学法外,心理辅导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团体心理辅导法等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教学。
4.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
积极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来保证其教育目标能够有效实现。因此,我们要破除病理学的评价和干预方式,完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体系,通过积极、客观、科学的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全面评价。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增加积极指标来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许多心理学者认为,个体心理健康可以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消极的、负面因素的减少,另一方面是积极的、正面的因素的增加,所以我们不能像传统心理学一样只采用心理问题减少来衡量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更要把拥有多少积极心理品质、体验多少积极情绪等作为评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例如,采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积极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自我、积极的人际关系等积极的、正面的指标,来检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否实现,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留守儿童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2)评价的主体多元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包括他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如果仅仅由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这样的单一主体进行评价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不科学,所以应该让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孩子的父母、实际监护人、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任课教师、同学和留守儿童个人都应该参与评价。多元化的主体进行的综合评价应该会更科学。
5.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只有掌握专业心理学知识、具备专业心理咨询和辅导能力的教师才能够胜任。加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开展的关键条件。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
(1)各学校可以通过招聘引进、特岗计划等方式引进专业的心理学教师。
(2)创造机会让在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出去参加培训,学习积极心理学等先进理念。
(3)鼓励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科研,在科研中提升专业素养。
作者:李燕燕 张春蕾 单位:广西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 广西博白绿珠初级中学
第七篇:人际冲突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494名高职生为。其中男生210名,女生284名,一年级292名,二年级202名。
2.研究工具。
改编经素(2006)“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来源问卷”,列举了在宿舍中可能引发人际冲突的事件,让同学们判断该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分为1-4四个等级,分数越低表示该事件对同学们的影响越小,反之越大。量表分为5个维度:(l)沟通障碍;(2)私人利益受损;(3)观点差异;(4)作息习惯差异;(5)受排挤。经检验,各维度与总量表的克伦巴赫系数在0.625-0.922之间,说明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由该班的班主任担任主试。
4.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处理。
二、研究结果
高职生所感受到的人际冲突,由作息习惯差异引起的最多,私人利益受损其次,由受排挤引起的冲突相对较少。根据人际冲突感得分,将高职生的人际冲突感受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其中l~2分为轻微人际冲突感受,2~3分为中等人际冲突感受,3~4分为强烈人际冲突感受。对高职生宿舍中的人际冲突感得分等级的频数进行分析,发现处于轻微人际冲突感受的高职生占53.80%,中等人际冲突感受的高职生占42.73%,强烈人际冲突感受的高职生占3.47%。将近50%的高职生有中等人际冲突感,另外,不容忽视的是还有3.47%的高职生感受到了强烈的人际冲突。男女高职生人际冲突感得分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私人利益受损项目上差异显著,男生的分数高于女生。高职生人际冲突感得分在年级上的差异显著,一年级的冲突感明显高于二年级。在沟通障碍、私人利益受损和观点差异维度上,一年级的分数显著高于二年级。
三、分析与讨论
1.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感的等级特点。
传统的观点认为冲突是有害的,会伤害到个体的心理健康,破坏团体氛围,但是随着冲突研究的深入,很多研究者发现冲突是人际互动中的常态,适度的冲突可以促使个体调整自己的观点采择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水平。本研究中有轻微冲突感的学生占到53.8%,表明学院一大半的住宿生冲突感在正常范围内。有42.73%的住宿生感受到了中等强度的冲突感,这一部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处理宿舍生活中的冲突,认识到宿舍这一空间集中住了8个不同性格、观点和生活习惯的人,出现冲突是正常的,与宿舍同学相处的重点不是避免冲突,而是出现冲突之后如何更好地解决。有3.47%的学生有强烈的冲突感,人际冲突感已经严重危害到他们的心理健康,这一部分学生是学生管理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
2.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来源特点。
从高职宿舍人际冲突来源看,高职生所感受到的宿舍人际冲突,由作息习惯差异引起的最多,其次是私人利益受损,再次是观点差异、沟通障碍、受排挤。作息习惯差异主要是指作息习惯不一致,例如有人睡觉特别晚、过了熄灯时间仍然有人在打电话、聊天、大声开关门等,这方面最易引发矛盾。宿舍的作息习惯差异反映出了学生缺乏同理心,做事情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不会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作息习惯虽是小事,但调整不当也会引发较大的冲突。
3.不同性别高职生宿舍人际冲突的差异比较。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高职生在人际冲突感总分上不存在总体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社交媒介的进步,传统的性别观点在高职生乃至大学生心中开始逐渐淡化,性别化差异在逐渐缩小。但是本研究显示,男女高职生虽然在人际冲突总分上差异不显著,但在私人利益受损这一维度上差异显著,男生感受到的私人利益受损引起的冲突感显著高于女生,这与女生更容易产生冲突感的预期不同,可能是因为女生比较细致一些,动用他人物品能够知道爱惜,个人卫生习惯比较好一些,男生在私自动用他人物品、不爱惜他人物品方面也做得比女生多些,一方面是动用的人心比较粗,另一方面是当事人即使不表达,但是内心还是计较的。
4.不同年级高职宿舍人际冲突感的差异比较。
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一二年级的高职生在人际冲突感上差异显著,具体来说,在沟通障碍、私人利益受损、观点差异三个分项目上差异显著,在作息习惯、受排挤两个分项目上差异不显著,都是一年级的冲突感高于二年级,这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结果相同。大一新生刚刚进入高职生活,从原来的住在家里到现在要与其他七个人分享一个房间,这中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八个人说话做事的风格需要磨合,在磨合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冲突。但是作息习惯、受排挤两个项目没有差异,说明作息习惯和受排挤在一二年级均存在,且不会随着互相的磨合缓解。
四、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在新生导航工作中加入宿舍关系处理内容。
大多数高职生在入学之前都没有住宿经历,对住宿生活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缺乏思想准备和处理能力,很多职业院校都会开展新生宿舍文化节和宿舍风采展示等活动,可以在此基础上以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达宿舍生活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将宿舍生活的大致情况、常见问题和处理方式通过心理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传达,让学生做好思想准备,知道集体生活需要注意作息习惯,了解大家存在观点差异,在沟通时照顾他人感受,有意识地避免可能出现的冲突,在出现冲突时也有有效解决的意识,从而提升人际关系质量。
2.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冲突处理内容。
冲突是高职生宿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依靠高职生自身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往往不能够有效地处理这些冲突,从问卷调查来看,高职生很少愿意让有经验的老师介入,所以培养高职生处理人际冲突的能力非常重要,不仅有利于高职生处理冲突,还有利于提高高职生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进而培养高职生的团队精神。
3.开展冲突处理及人际关系处理团体辅导。
心理健康课程是一个系统,冲突处理内容只能作为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篇幅有限,因此需要老师深入地了解宿舍冲突的原因,树立正确的人际冲突观点,掌握冲突处理方法并有效地迁移到生活中,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更为专业的干预。
作者:邓先丽 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八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建构
一、高职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建构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完整建构,包括理念、目标、条件、程序、评价等五个构成要素。
(一)理念:积极育人、自主发展
1.树立以人为本的积极育人观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要创造学校的“幸福教育”,让每一位高职生感受到真正的存在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发现、发展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幸福,真正幸福地、有价值地在高职校里学习和生活,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生活,为人生的幸福奠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倡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赏识学生,去发现、欣赏每一位高职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潜能,用积极的、合适的内容和方式,发展每一位高职生的积极个性品质和积极潜能,引导每一位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
2.树立健康幸福的自主发展观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关注个体心理健康、快乐幸福的同时,更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即个体所有潜能的充分实现与人的不断成长。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肯定高职生的主体地位,赏识高职生的积极个性品质和积极潜能,给高职生自由探索和发展的机会,让处于发展中的高职生更多地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行事,发挥自身的潜能,体验开发潜能、自主发展的乐趣,发展高职生的健康个性,形成每个高职生的独创性,帮助每一位高职生有所选择,让每一位高职生能够表现,“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目标:三个层级,预防、发展和矫正目标相结合
1.基础目标
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健康的心理,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基石。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目标。职业学校,一方面,要增强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重点关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帮助学生积极应对在成长中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把握常见心理问题的发生规律及其原因,分阶段、分对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矫正。
2.中级目标
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快乐幸福尽管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挑战和考验,但成长的过程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快乐幸福,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中级目标。个体身上的积极品质和心理潜能,既是一种心理资本,也是积极的心理能量。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防疫力和抵抗力,从根本上积极预防和应对心理问题,做幸福快乐的自己。中级目标,有助于使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生活得更快乐、更幸福。
3.终极目标
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成长的要义在于自主成长。当个体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潜力的时候,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因此,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是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激活高职生的自主成长意愿,激发高职生的积极成长动机,给每一位高职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增强学生开发潜能、自主成长的能力,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
(三)条件: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体发展、三位一体
1.全员参与,建立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职业学校应确立师生全员教育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在教师层面,应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系部心理辅导员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学生层面,应形成以学校学生心理服务工作骨干为主导,以系部学生心理服务工作骨干为主体,以班级心理委员为抓手的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自助队伍,由此形成师生全员参与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2.全面渗透,营造积极健康幸福的校园文化
职业学校可以通过网络、广播、橱窗等平台,课程渗透、活动等途径,在学校各项活动中全面开展,全过程开展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时时处处渗透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积极向上、和谐幸福、自主发展的育人环境,使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的常态和特色,为学生的人生幸福创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3.全体发展,实现健康幸福自我实现的人生
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面向全体学生,旨在开发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潜能,促使每一位学生心理健康、快乐幸福和自我实现的发展性教育。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因此,注重教师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完善,不仅有助于增强教师的心理能量,促成教师的自我实现,更是学生实现自我的重要保障。
4.三位一体,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家庭、学校、社会是个体成长的重要环境,也是宝贵的教育资源,都对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系统,使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才有助于全方位、全过程地发挥教育合力,共同致力于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快乐幸福和自我实现。综上所述,职业学校应确立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理念,主张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家长为后援,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主张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渗透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
(四)程序:三个步骤
1.唤醒积极认知,激发积极动机
个体身上蕴藏着巨大的积极潜能和积极品质,要引导学生自我实现,首先要唤醒个体的积极意识———“我是独特的自己”,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积极潜能、积极品质及其积极意义和价值;进而激发个体积极发展的意愿———“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这为个体开发自我、发展自我提供了基础和根据,也是个体实现自我的动力。
2.强化积极体验,形成积极个性
当个体认识到自身潜能、产生开发潜能的意愿后,要强化潜能开发带给学生的积极体验,并指导学生从消极的情绪体验中发掘积极的意义和价值,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从而使学生从“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这一外在行为要求内化为“我‘乐意’做最好的自己”的内心需求,这是个体开发自身积极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保证。
3.提供积极方法,发展积极行为
职业学校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方法指导,使没有方法的学生掌握到自我实现的方法,使一些缺少方法的学生有更多的方法进行选择,使方法不恰当的学生及时调整、完善,采用适当的方法,由此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自我实现的方法。这是个体自我实现的重要保障。
(五)评价:心理健康、快乐幸福、自我实现
基于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目标差异,分层次对其教育成效进行评价。
1.基础标准
心理健康针对“防治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这一基础目标,评价标准是以心理健康为基础的,即学生能够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和学习中。这既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学生快乐幸福、自我实现的前提。学校应在新生入学时,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干预,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2.中级标准
快乐幸福针对“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快乐幸福”这一中间目标,评价标准是以快乐幸福为基础的,即学生能够保持快乐幸福的愉悦情绪,具有幸福感。快乐幸福,既是在心理健康标准上的深入,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学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使不快乐的学生重拾快乐,使缺少快乐的人真正快乐起来,使快乐幸福的人更快乐、更幸福。
3.高级标准
自我实现针对“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这一终极目标,评价标准是以自我实现为基础的,即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表现自己的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更有成就感、更有品质。职业学校应尊重学生的潜能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创设自我实现的机会和条件,帮助每一位学生开发自己的潜能,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不仅是学生心理自主和谐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和谐幸福的根本需要。心理健康、快乐幸福、自我实现等三个评价标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体现了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发展与预防、矫治相结合,立足于发展。理念、目标、条件、程序和评价等五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完整的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高职校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既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也是建立在对职校心理工作深刻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的。模式的理念、目标、条件、程序、评价等构成要素,是在遵循高职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是在对职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实践探索进行深入理性分析和不断修正、完善基础上的,是合理的,也是科学的。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待学生,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学生发展为重点,使处于不同心理健康状态的学生都能心理健康、幸福快乐、自主发展,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均衡性,因此,模式建构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阶段和发展任务变化。
(三)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是指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成长和自主发展为目的。主体性原则,要求职业学校充分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供适合学生的教育,充分发挥高职生的主体作用,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心理需求,鼓励高职生自我教育、自我启发、自我体验、自主发展。
(四)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通过全员教育、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旨在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和谐自主发展。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要在学校全面开展、全面渗透、全过程进行,要综合考虑时间指向、活动类型、关系维度等,还提倡学校与家庭、社会全方位推进,形成教育合力。
(五)职业性原则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即在“强技能”的同时,“强素养”、“强个性”,应给学生更多的“增加值”和“附加值”,培养具有“自信阳光的气质、文明有礼的品质和创新创业的特质”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能体现出职业学校的特点或特色。
(六)操作性原则
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以便于在教育实际中推广应用。一方面,要便于教师在育人时,面向不同层次教育对象时的实施操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学生自我教育时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对同类性质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三、结语
虽然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高职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目前还处于初步摸索阶段。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探索,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必将会有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成熟,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必将不断丰富和完善。
作者:马学果 单位: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工作处
第九篇: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措施
1.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据调查,目前高职高专类院校有28.5%的学生存在不同层次的心理问题,并且有9.6%的学生在心理方面存有中度障碍。另外,在抑郁、执拗、强迫、敌对、人际敏感度等方面也较一般高校的学生数值高。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下简要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1挫败感
很多学生在步入高职高专类院校时,都不是其首选学校,而是由于成绩不够等因素来到这儿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定的挫败感,感觉自己较别人“低一等”。在步入高职高专类院校前,他们与一般的大学生一样,怀揣梦想,对未来充满期望。然而,当他们进入高职高专院校时,发觉并不是内心希望的景象,教育内容大量包含培养专业技能的课程,同自己的规划差距很大,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使他们感觉厌烦、自卑、焦虑,从而形成严重的受挫感。
1.2课业压力大
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学生入学时考分较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缺少学习积极性。而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其学习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觉性与创新意识,加之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课程自身的特点,教学内容更多地侧重于实用教育,需要学生具备熟练的动手能力及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所有这些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来说,就会造成学生感觉学不会、听不懂的情况,从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质量随之降低,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1.3情感疑惑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有了丰富的情感,渴望同异性进行接触,然而,高中阶段学校对他们有严格的控制。而步入高职高专类院校以后,管理较为开放,同异性交往的行为也不受局限。但是,由于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成熟的价值观及人生观,无法准确把握对待恋爱的态度,不能正确处理好友情、爱情及学业之间的关系。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经常会陷入情感的误区,造成心理失去平衡,严重的甚至步入极端,衍生悲剧。
1.4就业压力较大
伴随着当前我国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大,应届毕业生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在看到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困难情境,联想到本校历年就业率,仅有专科学历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会感觉就业压力较大,害怕自己毕业后无法找寻到理想的工作,从而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严重的甚至步入极端。
2.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2.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存在不足
很多专业人士都指出:在学校进行的心理教育工作同一般的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有本质上的区别。对于心理教育来讲,其是一项服务,有助于帮助全体学生完善自身发展,所以,其所要面向的群体是所有学生。现今,一些高职高专类学校在进行心理教育工作时,从业人员都存有医疗化、资讯化、诊疗化等错误观念,将心理教学的所有重点都放置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测量、询问及治疗方面,从而忽视了将心理教育课程划分到整个教学系统中,缺少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技能人才的任务相结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同时,一些高职高专类院校则认为,对心理的健康教学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所以,他们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都沿用以往的“说服教育”方法。如果学生的内心出现困惑,那么,他们获取的心理教育结果就是思想政治说教。所有这些错误认知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心理教育工作造成了不良影响。
2.2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
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至今依旧沿用创建心理问询室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除了没有穿着白大褂,剩余的全部都同医院内的心理科室相同,静待“病人”的到来。但是,很多学生由于自身较为腼腆、害怕,或者顾虑到自身隐私,当出现心理疑惑时,不愿也不敢寻求教师的帮助,所以,去问询的学生人数较少,从而造成心理问询室成为了表面工作,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其实,进行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创建心理问询室,而是需要全体教职人员的共同努力,改变以往心理教学模式,完善心理教育系统,将教学重点侧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创建以防患为主体,以治疗为辅助的心理健康教学系统。
2.3从事心理健康教学的老师人数较少,师资力量较弱
现今,大多数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还有待提高,师资团队不管是人数还是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依照国际上的标准规定,普通高校内,从事心理教学工作的人数应占学生总人数的1/500,但是,在我国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里,从事心理教育工作的老师人数极少,严重的甚至一个高职院校内仅有2~3名心理教育老师。另外,以整体来看,现今高职高专院校心理教育团队的专业能力也相对较差,教职人员水平良莠不齐,担任心理问询工作的从业人员同时也是很多院校教师的兼职工作,并不具有专业的心理教学能力。另外,高职高专院校从事心理教育的人员录用及辞退都没有相应的标准进行约束。上述这些问题都对心理健康教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3.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举措
3.1专业化认识心理教育工作,大力推广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关注人们的微观心理行为,这种心理行为对人们的成长及发展来讲十分重要。所以,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把心理教育工作与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升到同一水平,予以关注。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工作划分到日常教学系统及管理模式内,把培养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到建设学科,培养人才的高度上。增强管理能力,不断改进并完善相应标准,创建一支专业能力高、品德素养强的心理教学团队,并且其他教师进行辅助,从而处理高职高专院校心理教育师资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高职高专院校也需要将心理教育的中心由传统理论教育向发展性方向转化。这是当前发展学校教学的必经阶段,同时也能够改变高职院校心理教育的内容、方向及模式。教育方向从以往的仅关注问题学生转变成关注所有学生;教学内容从以往的心理问题治疗转变成全面教育。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教学工作始终贯穿到整体教学过程中。同时,高职高专院校在关注心理教学实践时,还需要不断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从而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与完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发展奠定扎实基础,提高学校的心理教学水平。
3.2对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进行完善
首先,高职高专院校需要将心理健康教学工作划归到整体教学系统中,并且把其当作必修课成进行教学,对心理健康教学的任务、课程内容、范围、目的等进行明确规定,同时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编写心理教学材料,从而为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学校应加大实践课程的教学力度,对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实践教学可以划分为几方面内容:其一,课堂内的实践,也就是利用案例分析、电教、集体探讨、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深入掌握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其二,在校园内进行实践,也就是利用大学生团体等开始第二课堂;其三,校外进行实践。也就是让学生依据自身的所学专业,特长等参与到社会中的相关岗位中,让学生的技能及心理得到双方面的锻炼;其四,利用网络进行实践。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
3.3增强高职高专院校中心理健康教学的师资力量
就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而言,专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其基础保障。高职高专院校创建的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应始终坚持师生结合、内外结合等原则,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首先,应加大管理高职高专院校心理教学教师的力度,从业教师需持证上岗,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考核;其次,定期对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进行培训,举办学术座谈会、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学工作者自身的专业技能。
4.结束语
作为高职高专类学生,他们是一群特别的教育群体,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所以,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应重点关注他们的内心情况,增强心理健康教学质量及水平,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可以从专业化认识心理教育工作,大力推广心理教育;对心理健康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增强高职高专院校中心理健康教学的师资力量等教育举措来提高心理健康教学的质量及效率,进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作者:佘少华 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思考
1大学生初入学心理问题表现
1.1人际交往障碍
初入学的大学生面临着全新的人际环境、诸多的人际关系,包括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些学生因为不擅长沟通,人际关系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增大,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还有一些学生在高中时期一直担任班级干部的工作,可是进入大学以后,因种种原因在竞选干部时落选了,或者是不中意老师安排的职位,于是心理上就产生了落差。因此,一些学生难免产生自卑、孤僻、害羞、嫉妒、猜疑、固执、封闭、逆反、冷漠、排他等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1.2理想与现实落差导致迷惘心理
一些学生考进了大学,多年的愿望实现了,好比船到码头车到站,终于可以放松了。而实际上,学生们进校后发现与以前的设想感受大不相同。现实中严格的纪律、紧张的学习、繁重的作业以及“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把“天堂梦”打碎了。于是,不少人感到失望,热情下降,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和苦闷。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实现了上大学的梦想就意味着目标和理想的失去,没有了努力的方向。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全新的教育模式,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等等问题,变得模糊不清,茫然不知所措。有许多学生自小就被父母安排好了一切,缺少独立生活的能力,可是上了大学之后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安排,结果就好像刚刚离开笼子的小鸟,迷失了方向。再加上大学的管理主要是以自我约束为主,许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学生常常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安排时间,结果到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会,并且发现自己“该做的都没做,不应该做的却做了很多”。
1.3进取心不足引起厌学心理
进入大学以后很多学生都有一种完成了使命的感觉,因此新鲜感过去后就甘于平庸,雄心壮志不复存在,认为上大学不过是为了一张证书,所谓“60分万岁”。一部分学生受到其他年级同学的影响,你玩我也玩、你谈恋爱我也谈恋爱;还有一些大学生受到社会不良因素诱惑,认为钱是万能的,想尽各种方式赚钱;还有些学生的家庭条件不错,毕业后父母会帮自己找到一个工作,认为读书无用,还很辛苦,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动力不足。
2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
2.1营造“亲情”氛围,实施正面引导
大学阶段是学生完善自我意识,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时期。大学生都是远离故土,异地上学,通过“亲情”的营造,让学生对新环境有了家的感觉,不再排斥,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和融入集体生活。在对待有缺点的学生,应该变说教为引导。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大学新生意志较薄弱,自我控制能力差,此时他们还不完全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对待这个年龄段犯了错误的学生,首要问题不是狠狠的批评,而是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通过正面引导,使其按正确的方向自觉发展。
2.2积极开展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心理
初入学时,学校应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促进新生人际交往,使其尽快建立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体验在陌生的环境中生活的乐趣,让多才多艺的学生可以找到表现自己、展示才华的机会,推进融入大学新生活的速度。为培养新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必须把他们放到现实生活中,放到集体活动里。集体活动是富有极强感染力及教育力的课堂,在集体活动中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克服心理障碍,更好地相互沟通,无形中令师生、同学在互动中产生融洽关系。同时集体活动还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迅速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动向,有效地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从新生活动中充分挖掘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为每一个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激励学生上进,维护学生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让他们认识到成功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让学生在活动中去锻炼自我,并体验情感。
2.3关注贫困新生心理状态,使其从心理上“脱贫”
每年学校都有一些“贫困新生”入校,他们在个性特征和行为上与非贫困生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贫困生敏感、拘谨,胆小,放不开。在心理健康方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作为一个特殊的在校弱势群体,承受着生活上的经济压力,心理上“贫困”的现象更容易出现。在经济上给予其帮助固然重要,对他们进行“心理扶贫”更重要。他们因生活贫困而自卑,可是另一方面又有着极强的自尊心。贫困生渴望加入大学这个集体,融入同学的生活,被同学接纳和认可,但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怜悯和帮助。我们要在帮助他们时不要过多地表现出刻意的关注,要让他们慢慢地适应环境,给他们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机会,使他们增加对社会和他人的了解。通过勤工俭学,贫困生从观念上摆脱了等待救助,从心态上可以学会平等、乐观和积极主动。
2.4开通心理网站,开展网络心理咨询
近年来,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介工具的广泛使用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法。电话、短信、网络等工具便捷、隐蔽、自主参与性强,与大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为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提供了新的渠道。通过开通微博、电话咨询热线、网络心理咨询等方式给有心理问题需求但又不肯当面咨询的学生提供一个保密的空间,让学生都有机会能够倾诉自己的心理困惑问题;通过微博、微信、QQ群等方式,由心理学教师主动发起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诉说心理困惑,与学生在线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积极引导学生客观地看待当前的社会现象,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发表个人意见和看法,从而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收集信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为大学生的顺利成长保驾护航。
3结语
总之,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普遍,家庭和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过大,他们受到的溺爱多、保护多、压力多,而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情操教育被忽视,使得现在的大学生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和打击,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大学新生在入学之初短暂的不适应甚至“迷惘”心理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任其“迷惘”下去,就会阻碍学生顺利成长,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家长、学校、社会三方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特别是新生期间适应期的心理问题,正确引导他们尽快走出“迷惘”,走好独立自主人生的第一步,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作者:杨丽 单位: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工程技术系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共10篇)责任编辑:xchen1 阅读:人次本文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6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56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