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环境科学论文 >

如何建设新农村_怎样写论文摘要_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之二

发布时间:2016-07-07 14:06

  本文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历史背景   早在上世纪年代,我国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时,我国农村社会生产力低,广大农民的温饱还难以保障,发展农业生产主要是解决农民的穿衣吃饭和粮食需求问题,建设新农村就是要维持农村和全社会的安定。正当几亿农民所关心的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宁要社会主义草,不要资本主义苗”,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农村生产力获得了空前解


放,农村各项事业都获得了飞速进步,农民一直盼望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都成了现实。这个时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两个文明一齐抓。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而提出来的。上世纪年代初,我国又提出“小康社会”概念,其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此次五中全会所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中,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   一是基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关键在农村。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重重、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任务艰巨,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不根治、不解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很难赢得主动、就容易出现波折。   二是基于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万亿元,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以上,财政收入达万亿元,这对于建设新农村非常有利,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大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否则,尽快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就会落空。   三是基于巩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不仅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全社会的普遍共识,而且是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挑战和参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继续通过改革找出路、通过创新促发展,积极建立起既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体制机制,使农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基于缓解农村发展的资源、市场、体制三大制约,缩小日渐拉大的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一个基本事实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明显提升,工业化、城镇化速度加快,土地、资金等要素大量向城市集中,耕地在过去年中减少了亿亩,人均下降到亩相当于世界平均值的,而农村人口却没有减少多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扩大到∶;农村积累下来的种种矛盾,已经向国民经济发出了强烈的预警信号。因此,中央审时度势的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构建和谐的农村社会与城市不同,应与农村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


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为重、发展为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由温饱到小康.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城市和谐是应有之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构建和谐城市?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高奏构建和谐城市的“三部曲”。    第一部曲:坚持第一要务,牢牢夯实构建和谐城市的发展基础 。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创建文明城市,关键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繁荣,为文明城市的创建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只有加快发展,才能解决好一切实际困难和各种社会矛盾,更好地调节不同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关系,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极大地丰富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加快发展必须是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发展,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在推进发展中,应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核心,大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加快发展必须创新体制。坚持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努力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第二部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   市民作为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文明素质往往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决定着城市发展水平及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在构建和谐城市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城市的经济发展、市政管理、基础建设,更要重视对人的管理,加强市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两者良性循环,则相得益彰。要通过开展多项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引导市民在构建和谐城市的实践中,不断提升道德文明素质;要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国防教育学习实践基地等阵地建设,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第三部曲:坚持依法治市,努力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氛围 。   一个文明和谐的现代城市,必须是现代法治城市。围绕构建和谐城市,应把依法治市作为推进城市经济建设、政治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来抓。要扎实开展普法教育,形成依法为荣、自觉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要切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地方性法规建设。要积极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快城镇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步伐,稳步推行政务、厂务、村务公开。  


下页更精彩: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改善当前一些社会不和谐现象?如何使社会长期保持和谐状态?各个学科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 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之一。简单地说,“社会”就是“人们生活共同体”,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约束与被约束的关系,个人依赖社会,社会约束个人。社会约束个人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集体意识和社会规范约束个人的意识与行为,从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以维护社会秩序;二是通过利益调节,缩小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防止社会分裂。社会约束个人的程度达到适中,社会便均衡和谐。倘若约束力太强,个人的自由度太小,就会觉得压抑而产生不满或怨恨情绪,个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充分发挥;相反,约束力太弱,人的行为和欲望得不到控制,各种非法行为就会增多,利益分配也将得不到调节,从而将造成社会失控或混乱。随着个人私欲的不断增强,摆脱社会约束的欲望也会越大,而社会的约束力也必须相应地增强,才有可能继续保持社会的和谐。一个理想的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具有浓厚道德和法律观念的社会,是一个人人平等并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社会。   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包括父母与子女、夫与妻、兄弟与姐妹,以及亲属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等方面的关系。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严密的伦理道德规范,以保障人际关系的和谐。   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系。人类为了满足心理、情感和目、耳等器官的需求而创造的文明通常称为“精神文明”,它包括各种信仰、信念和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此类文明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调节人体内各种器官的和谐与平衡,各类文学艺术和娱乐活动具有愉悦心灵、舒缓神经、消除疲劳的功能;二是调节心理平衡,以慰藉因困难、失败或挫折而形成的忧虑、悲伤、惶恐、焦躁、冲动等情感,具有自我心理调适的作用。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缘”或“缘分”、“命”或“命运”、“运”或“运气”等等信念,虽然有其消极的因素,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具有自我安慰的功能,使人在受到挫折、失败时不致于走上犯罪道路或作出非理性的行为。这种调节心理平衡的机制对维护传统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作用。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向自然界索取并积极地探索自然,人类生存所需的衣食住行及人类所使用的各类物质产品,无一不是来自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类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获取能力、支配能力和使用能力的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的最佳状态,即人类在获取、支配、使用各类物质、能量、信息时,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或退化;二是保持生态平衡,即防止滥伐滥采各类植物和滥捕各类动物,以保护生态多样性。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物质、能量的效能,以降低物质和能量的消耗。财富大量积聚的代价是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消耗和向自然界的过分掠夺。据研究,人类现在1年所消耗的矿物燃料,相当于在自然历史中要花费100万年所积累的数量。四是有计划地开发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着想。人类为与自然和谐所建立的规范、原则和方式,可称之为生态文明。   据上,“和谐社会”内涵丰富,仅仅是某一个方面的和谐不能说是和谐社会,而是包括人与社会融洽、人与人和睦、人与自我平衡、人与自然协调等内涵,它涉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崇尚稳定,追求和谐,祈求平安,强调互助,求同存异,以“和为贵”,均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并加以创新和发展,以恢复其活力,提升其质量,使之具有现代性。均衡和谐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也是所有国家和政府努力追求的目标。我们也可借鉴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有价值的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下页更精彩:1

 

摘要: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又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寻求平衡。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也为公平与效率达成平衡提供了可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平与效率的有效平衡。


关键词:公平与效率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衡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到战略高度,再次使我们把目光转到对公平与效率问题的高度关注上来。公平与效率,到底应该是什么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应如何寻求平衡?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并需要作出正确回答的课题。


公平与效率是人类经济生活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自然成为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科学长期关注的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就公平与效率的涵义及其范围做一些界定,以防在理解上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公平与效率仅限于经济领域,而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公平与效率。就经济意义上讲,公平,是指有关经济活动的制度、权利、机会和结果等方面的平等和合理。经济公平并不等于收入平均。收入平均是仅就经济活动的结果公平而言的,结果公平并非公平的全部内涵,经济公平在涵义上大大超过收入平均。而经济效率呢,一般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效果,即投入与产出之对比情况。就企业或社会来说,以较小的成本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收益就意味着效率高,反之,则意味着低效率。


那么,公平与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理论界对此问题的认识,大致有“矛盾说”、“兼容说”、“交互正向说”等几种观点。我们认为公平与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矛盾和冲突的一面,又有统一与依存的一面。


首先,公平与效率是存在矛盾的。公平体现的是经济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和分配经济成果的机会、结果的公正性与合理性。效率表现的是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效益与速度。公平属于经济伦理范畴,它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价值;效率是一个经济概念,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价值。在分配领域,公平原则要求尽量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实现“均贫富”;而效率原则则注重的是按个人贡献大小拉开收入差距,实现个别“先富”。在经济活动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有时是不可避免的,特定时期为了促进效率,需要牺牲一定的公平;而为了求得公平,必须付出效率的代价。真正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二者兼得十分不易。但我们可以在二者的对立中找到平衡,即以最小的不公平获得最大的效率,或以最小的效率减少换取最大的公平,尽量防止偏重一方从而损害另一方。


其次,公平与效率又是统一的。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效率可以促进公平。因为只有注重效率,先把物质财富的“蛋糕”做大,为公平提供物质条件,才有可能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公平。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极大提高为基础。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效率的条件和保证,公平也可出效率。因为维护公平,使得经济资源的配置更合理,物质财富分配更公正,从而为效率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为提高效率增添更有力的保障。严格地说,真正的效率应该是公平环境下的效率,真正的公平应该是有效率的公平。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一面,要求我们因时因势,注意侧重,调整好二者动态中的平衡。避免不顾实际,盲目用力,导致一损俱损。


公平与效率既是对立统一的,又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我们不能脱离实际地抽象地谈公平与效率。任何公平、效率都是特定的、具体的,都有其历史性。看待公平与效率问题,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才能避免片面性。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待公平,必须搞清楚是什么样的公平,是对谁的公平;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把握效率,要弄明白是什么样的效率,是为谁的效率。离开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谈公平与效率,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一般而言,比较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的相对比较好,效率可能是比较公平的效率,公平也可能是有效率的公平。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处理的就相对比较差,效率往往是缺乏公平的效率,因而也将带来更大的不公平;其公平呢,往往也只是少数所谓有效率人的公平,因而也将带来全社会的低效率。但是作为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并不能有效解决公平问题,尤其是不能解决财富分配中的公平问题。解决公平问题,需要一种凌驾于经济之上的力量,但也不能离开市场经济的完善与有效运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来,结合当代和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保证公平与效率相协调,使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不可偏废。应该说,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合理解决创造了比较好的条件,也为公平与效率达成平衡提供了可能。

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为经济提供了高效率发展的可能性,也为保障社会公平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们经济发展的效率问题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机制,也为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社会公平提供了条件。实践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在促进经济效率的快速提高,加快经济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都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寻求公平与效率的平衡问题上,我们党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步发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与我们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的着眼点密切联系的,也反映了党在对待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态度。


效率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初的基本的动因。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领域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


十五大继续了这一观点,并认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


党的十六大对此做了更加具体的论述,进一步丰富了分配制度的内涵,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十六届三中全会重申了十六大报告的精神,提出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则有所发展,在论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时指出,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表明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寻求公平与效率平衡的努力。


为了进一步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05年2月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再次把“注重社会公平”提到战略高度,并要求切实予以贯彻。


那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公平与效率问题上应如何寻求平衡?基于上述分析与理解,我们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在理论与政策原则上,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对待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上,不能有所谓先后、主从之分。公平与效率是在对立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效率是公平中的效率,公平是效率中的公平。没有公平保障的效率不是真正的有效率,同样,缺乏效率的公平不会是真实的公平。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注意将公平和效率统一考虑,同时兼顾。不要一般地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应当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注重社会公平,应提“保证效率,注重公平”。


其次,在指导思想上,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坚决落实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必须切实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再次,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为正确地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效平衡提供制度上的保障。市场经济并非注定就是高效率,就连美国经济学家凯斯和费尔在其合著的《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认为,“关于私有制和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结论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一系列非常严格的假设。……但就效率而言,主流派经济理论也并没有得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是完全成功的结论。”(转引自程恩富在吉林大学的讲演《公平与效率:如何兼得》)同样,市场经济也并不能一定实现公平,不要不顾条件地抽象地认为市场经济是天然的公平自由派。但公平与效率的实现又不能离开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将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处理提供较多的可能性。当前尤其要注意资源配置中经济主体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只有保证公平地介入经济活动,其效率才能是真实的效率,才可能有比较高的效率。


最后,在具体操作上,还要加强和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社会公平的基础性作用。目前,要尽快制定和完善有利于社会公平的经济政策,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制定和出台改革政策与措施时,必须把社会公平放在重要地位来考虑,准确评价该政策措施主要给哪些人带来利益,其政策成本主要有谁来承担。要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改革财税制度、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全体人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此外,还要加大力气做好整顿和规范分配领域经济秩序的工作,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

[1] [2] 下一页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关键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文,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65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etongwenben/665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3c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