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征稿 >

“苦苣苔科植物及其持续利用”专题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2018-04-13 07:37

  本文选题:苦苣苔科 + 真双子叶植物 ; 参考:《广西植物》2017年04期


【摘要】:正苦苣苔科(Gesneriaceae)属核心真双子叶植物中菊类分支的唇形目,该科目前全世界约有150属3 50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等热带至温带地区。中国是苦苣苔科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之一,拥有丰富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资源,目前共记录有44属660余种,是我国特有种最丰富的大科之一。该科大多数物种分布范围狭窄,数量稀少,加上其生境特殊容易受
[Abstract]:Gesneriaceaeae belong to the family Gesneriaceaeae, which belongs to the labiform order of chrysanthemum in the core true dicotyledonous plants. There are about 150 genera and more than 3,500 species in the world, mainly distributed in eastern and southern Asia, Africa, southern Europe, Oceania.Tropical to temperate regions from South America to Mexico.China is one of the main distribution areas of Cesaceae, which has abundant wild resources of Cesaceae. At present, there are more than 660 species belonging to 44 genera,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abundant endemic species in China.Most of the species of the family are narrow in scope and few in number, coupled with their special habitat vulnerability.
【作者单位】: 《广西植物》编辑部;
【分类号】:+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毅刚,文和群,钟树华;广西的苦苣苔科植物[J];植物杂志;1997年05期

2 李厚聪;;湖北苦苣苔科一新纪录属及种[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3 王文采;苦苣苔科四新种[J];植物研究;1983年04期

4 李江陵;四川苦苣苔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4年03期

5 李振宇;幽谷奇葩——苦苣苔科植物[J];大自然;2005年04期

6 温放,李湛东;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及产业化前景[J];广西园艺;2005年04期

7 代正福,周鹏;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野生苦苣苔科观赏植物种质资源[J];热带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8 郑希龙;王发国;田怀珍;邢福武;;海南苦苣苔科二新记录属[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8年06期

9 郑月萍;沈宗根;姜波;姜武;吕洪飞;;4种苦苣苔科植物光合特性的比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10 王文采,潘开玉;中国苦苣苔科的研究(三)[J];植物研究;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吕惠珍;潘春柳;;苦苣苔科植物资源分布及其研究利用概况[A];中国植物园(第十二期)[C];2009年

2 温放;张启翔;;广西苦苣苔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引种及现状分析[A];2007年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汤正辉;陈维伦;石雷;郭东红;;苦苣苔科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及离体种质保存[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4 温放;韦毅刚;Michael M銉ller;符龙飞;;中国苦苣苔科植物新分类系统[A];2011年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暨第十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印政;;苦苣苔科辐射花类的多系发生与TCP基因的重复、丢失及其功能分化[A];全国系统与进化植物学研讨会暨第九届系统与进化植物学青年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温放;韦毅刚;;广西苦苣苔科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序列的研究[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江;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保育中心落户广西植物研究所[N];广西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汤正辉;苦苣苔科植物的快速繁殖、离体保存及耐阴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温放;广西苦苣苔科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引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王磊;车前科和苦苣苔科一些典型类群花对称性基因的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汤正辉;苦苣苔科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D];河南大学;2004年

2 刘北辰;三种苦苣苔科药用植物在人工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3 孙国胜;不同温度及光照对苦苣苔科牛耳朵相关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43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uodongcehua/1743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9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