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征稿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

发布时间:2017-05-10 00:00

  本文关键词:《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作者单位】: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毫米波 红外 中国学术期刊 中国期刊网 编辑部 科技成果 事先声明 经济效益 主要作者 征稿简则
【分类号】:+
【正文快照】: 1.《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着重报道红外与毫米波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要刊登在红外物理、凝聚态光学性质、低能激发过程、飞秒光谱学、非线性光学、红外光电子学、红外与毫米波技术 (包括元器件、系统及应用 )等方面有创新的论文 ,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报告和阶段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第二十一卷年度索引(二○○二年)[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年06期

2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第二十二卷年度索引(二○○三年)[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3年06期

3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荣获1991年度全国光学期刊一等奖[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2年01期

4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年03期

5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年06期

6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投槁须知[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4年04期

7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投稿须知[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5年02期

8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年01期

9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0年02期

10 ;光学信息处理、图像识别[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雪挺;顾培夫;;红外/毫米波二向色镜的设计与制备[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朱丽;娄国伟;李兴国;王飞;;55GHz毫米波传播特性及应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赵芳灿;;可用于微波/毫米波电子装置的超导传输线[A];199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9年

4 宋亚梅;李春秀;段泽群;王琪贤;;用于毫米波相位噪声测试的低相位噪声毫米波下变频器的实现[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曾斌;;毫米波带通滤波器的设计[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罗凡;陈章j;;一种新型的毫米波圆极化全向天线设计[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7 段恒毅;;大子阵毫米波波导裂缝阵[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6年

8 倪蓓;窦文斌;;毫米波极化扭转板的FDTD法分析[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曾斌;;宽带毫米波频分器的设计[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郑茂林;谌贵和;;毫米波波导——同轴转换研究[A];1993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 陈文富;摩托罗拉A760通讯录红外导入实例[N];电脑报;2004年

2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石镇山;非接触红外体温测量与“非典”防治[N];科技日报;2003年

3 吉拉蒂洛;如何设定红外线通信端口[N];电脑报;2005年

4 河北 薛成;十路红外顺序遥控电路[N];电子报;2002年

5 本报通讯员 汤伟忠邋本报记者 仲崇山;“红外侦探”成守护神[N];新华日报;2007年

6 阿龙;用笔记本电脑红外口实现打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7 ;商务通短信王8866 全新红外掌上电脑[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四川 王斌;自制智能型红外学习遥控器[N];电子报;2005年

9 文轩;“五朵金花”映红外资局服务窗口[N];中国工商报;2004年

10 志军;红外陶瓷:陶瓷家族新成员[N];中国矿业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苘;毫米波对角质形成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功能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4年

2 李凡;复杂背景抑制及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念永;毫米波细胞生物效应及抗肿瘤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李欣;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顾晓蓉;时频域精密控制的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耿志辉;毫米波回旋速调管放大器的自洽非线性理论与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5年

7 周明善;用于毫米波无源干扰的石墨层间化合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徐涛;毫米波汽车防撞雷达实用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3年

9 谢小强;固态毫米波波导空间功率合成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许晓光;基于红外加热再生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娟娟;毫米波红外复合探测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毛睿杰;Ka波段低噪声接收前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赵怀成;毫米波波导缝隙天线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何显宗;毫米波带通频率选择表面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8年

5 谭炽州;60GHz毫米波锁相源[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杨涛;无线电引信全向天线的研究与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何林晋;毫米波倍频放大链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蔡宛霖;基于DSP的毫米波辐射计目标识别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黎晖;毫米波低噪声集成接收前端的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10 李志强;Ka波段功率合成放大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征稿简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3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uodongcehua/353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a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