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期刊征稿 >

《青海气象》征稿简则

发布时间:2017-05-18 04:08

  本文关键词:《青海气象》征稿简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1.《青海气象》是由青海省气象局主管,青海省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6年,季刊,内部交流资料。期刊主要刊登天气、气候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气象新理论、新技术及其应用;调研报告、综合评述、气象科普知识、工作研究、气象科技信息等文章。2.来稿要求(1)来稿务必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图表准确清晰,文字精炼。文稿总字数(包括提要、图、表、
【关键词】人工增雨;生态环境监测;综合性科技期刊;内部交流;预报技术;工作研究;现代化建设;论文集名;文内标题;气候分析;
【分类号】:+
【正文快照】: 1.《青海气象》是由青海省气象局主管,青海省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6年,季刊,内部交流资料。期刊主要刊登天气、气候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发布技术;气象业务技术经验及现代化建设;应用气象(人工增雨、气象科技服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少波;黄河上游人工增雨试验及前景[J];青海科技;1998年02期

2 朱俊峰,赵永民,丁锐钦;从临汾地区农业缺水看人工增雨的必要性[J];山西气象;1997年01期

3 王广河,李淑日;“西北地区人工增雨基地工程建设”项目通过论证[J];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Annual Report;2000年00期

4 霍寿喜;;人工增雨不会污染环境[J];环境;2002年07期

5 邓景臣,汤淑君;红光农场人工增雨防雹最佳方案的建立与应用[J];现代化农业;2002年04期

6 获绶玺;人工增雨和防雹会污染环境吗[J];知识就是力量;2002年11期

7 刘志澄,蒋年冲;大力开展人工增雨充分开发空中水资源[J];安徽地质;1997年04期

8 冯岸;我省研制所“人工增雨防雹系统”[J];辽宁气象;1997年02期

9 曲志德;开发空中水库实施人工增雨[J];西北电力技术;1998年01期

10 孙家驰;人工增雨期间预报质量评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气象科技;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万奎;严采蘩;;如何提高人工增雨在西部开发中的贡献率[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刘贵华;余兴;樊鹏;陈保国;;陕西省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研究[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大气物理与航空气象[A];2009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9年

4 李蒙;陈坚;宋德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信息的网络化快速管理[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邵本军;;火箭人工增雨扑救山火技术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文;王俊;;人工增雨催化部位的AMSU-B图像特征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唐洵昌;;记1959年皖南人工增雨地面作业试验[A];中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50周年纪念文集[C];2008年

8 余兴;;人工增雨技术方法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9 刘贵华;余兴;樊鹏;陈保国;;陕西省人工增雨优化成套技术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高霞;;人工增雨缓解京、津、冀地区的水资源匮乏[A];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Ⅰ)[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长青邋本报记者 李江天;省政府再投850万元添人工增雨装备[N];辽宁日报;2008年

2 杨建军 刘敏锋;今年我市首次人工增雨成功结束[N];商洛日报;2009年

3 王可法 陈晓春;淮北发“箭”逾百人工增雨初见成效[N];新华日报;2009年

4 李晓燕 吴英;昭通市8县区人工增雨助春播[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毛翠辉 通讯员张晶;河北增补人工增雨经费[N];中国气象报;2009年

6 记者 李长青 通讯员 王雪晶;辽宁将加大人工增雨资金投入[N];中国气象报;2009年

7 记者 张俊德;我市人工增雨雪效益明显[N];张掖日报;2009年

8 记者 李长青 通讯员 高鹏;辽宁13名代表联名提出建立辽西人工增雨基地[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邹忠旺 本报记者 胡新平;去年我市人工增雨产生经济效益五千万[N];抚州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胡雪媛;湘西全面启动人工增雨工作[N];中国气象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毓荃;河南层状云系多尺度结构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2 王黎俊;三江源地区秋季多层层状云系微物理特性和催化响应的观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3 居丽玲;河北省春秋季层状降水云系宏微观结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4 蔡淼;中国空中云水资源和降水效率的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茜;华北地区层状云系人工增雨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2 李娟;黄河上游人工增雨期间云物理观测和降水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1年

3 齐俏;CINRAD资料在四川省人影指挥中的应用系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4 房彬;基于聚类的浮动对比区历史回归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研究与应用[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5 于丽娟;人工增雨效果物理检验适用方法研究和个例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6 张阳;龙羊峡水库库区人工增雨、增水效果评估[D];河海大学;2006年

7 金华;河南省春季层状云降水特征和人工增雨条件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6年

8 郭宇光;聊城市人工增雨效果统计分析及催化剂扩散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王婉;非随机化人工增雨试验统计检验基本问题研究和方案改进[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10 翟羽;人工增雨效果统计检验方法的改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青海气象》征稿简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huodongcehua/375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