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来源类别_商城的商品评价体系_中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剖析
本文关键词:期刊评价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主页 > 期刊导航 > 正文
中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剖析
——专访《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主编姜晓辉
目前,国内较权威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有: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市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南京大学研制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
核心期刊是文献计量学的重要范畴,其原意是指那些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引文率、文摘率及利用率相对较高,代表该学科现有水平和发展方向的期刊。我们从其本意可见,核心期刊的确定,并不是要对期刊质量作出评价,也不是要将学术刊物分出等级,而是对学术领域内现有的研究分布规律进行一个揭示和总结,这既有助于学术期刊工作的持续开展,也对学术研究发展状况的分析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事实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于1996年就开始了社会科学期刊论文的量化分析研究工作,1999年开始正式建设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是国内较早开展引文分析研究工作的科研机构。其所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迄今为止已正式出版两次(2004年版、2008年版),主旨是要通过对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和增长趋势的量化分析,找出期刊发展和应用中的核心部分,为便利学术期刊的使用和促进学术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服务。
我们定位于为学术研究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记者(以下简称记者):您好。我们知道,目前各高校和研究机构都非常重视科研绩效的评价问题,但现有评价体系的科学性究竟如何,还是受到了一些质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所研制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以下简称《要览》),其科学性如何体现?
姜晓辉:我们的科学性主要体现于分析和展示各学科的核心部分,以此为科研人员的学术研究工作提供服务。《要览》对核心期刊的定义是: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转摘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为了筛选出这些期刊,我们主要采用了引文统计分析与同行专家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用以引用指标为主的综合统计方法来反映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主要特点是从期刊被利用的情况来评价和选择期刊。以期刊引证报告的评价指标作为统计主体,同时注意指标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与其他多种参考指标的有机结合。
筛选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找出作者在撰写某学科或某研究领域的论文时,使用了哪些期刊,再从这些期刊中找出那些最为常用的期刊,进而测定出它们的核心区。由于科研人员使用核心期刊,主要是用于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因此,分学科的核心区的测定,为他们使用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记者:这完全体现了《要览》为学术服务的定位。那么,测定这些核心区的标准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如何测定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呢?
姜晓辉:这里有个核心概念,“学术使用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主要反映在期刊的学术使用率上。学术使用率这个统计指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被引率、转摘率和其他指标。被引率是指期刊学科影响因子、期刊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转摘率是指三大文摘转摘率、核心报刊转摘率和人大书报资料中心转摘率;其他指标包括借阅率、下
主页 > 期刊导航 > 正文
中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剖析(2)
载率等等。其中,被引率和转摘率的来源数据样本覆盖率和可比性比较好,所以用作统计的基准数据,而其他指标数据则作为辅助参考。
我们采用学术使用率这一概念,就使《要览》不是为期刊评价提供依据,而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为学术研究提供便利的。
记者:统计这一指标的来源数据必须可靠,且具有代表性和系统性,它们如何获得?
姜晓辉:统计数据来源的确非常重要。我们的数据主要收集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转摘率统计数据库”,还有2003—2007年公开发表的期刊统计数据。这些统计数据的学科分类根据需要归为23个大类目,包括法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等等。
记者:我们了解了《要览》的设计理念,那么与现有的其他评价体系相比,《要览》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区别于其他评价体系,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姜晓辉:应该说,各自的功能不一样。北大核心共有期刊747种,其主要特点是文献收集的功能很强;南大CSSCI是教育部认可的核心来源期刊系统,它更强调核心期刊的来源性,大约收集期刊500种左右;而《要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数量仅为386种,数量上少于其他评价体系,也就是说搜集文献的功能相对较弱,直接目的是选出各学科或不同研究领域期刊的核心部分,其主旨是为研究人员利用期刊进行专业研究工作提供便利,而不是为了期刊评优,我们不能像期刊评优那样鼓励性地要照顾地区和行业的均衡,我们只坚持学术原则,因为研究人员是从学科或专业领域去利用期刊的,这也是与其他评价体系的最大不同。
原创性和学理性要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评价标准
记者:在遴选过程中,数据指标是唯一的标准吗?
姜晓辉:不是,我们除了统计学术使用率这个量的指标之外,还要进行定性的分析。
记者:您能具体谈谈吗?
姜晓辉:具体地说,我们在测定核心期刊的过程中,除了确定各学科的期刊引证率、各学科的核心期刊预选范围之外,还要进行专家论证。这个定性分析过程主要以同行专家的评价为主,从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推动学科发展的作用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专家会根据由定量分析所形成的排序表,对备选期刊进行定性评价打分。
记者:在哪些方面进行打分呢?
姜晓辉:我们的定性评价指标有5项,包括期刊的学术性、论文的学理性和创新性、编辑质量、学术规范和刊物的社会认同度。
记者:这里的主观性较强。什么是主要依据?
姜晓辉:应该是学理性和原创性。
记者:怎么体现?
姜晓辉:这也体现了《要览》贯彻为科研服务的研制原则。我们始终坚持以学术使用率分析为基础的统计原则,注重不同研究领域的特点,尽量处理好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之间的关系,客观反映学术期刊在学科研究中的作用。像《中国社会科学》在“马克思主义学科类期刊引证表”中分学科被引位次第一,其综合值达到0.824410,这表明马克思主义包括政治理论研究的学者更重视《中国社会科学》所发表的文章。
实际上,《要览》去除了一些量化指标虽然很高,但是学术性不强的期刊。在统计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术使用率高的期刊并非都是原创性和学理性的,比如很多含有通信类、资料类、数据指标类、工具索引
主页 > 期刊导航 > 正文
中国核心期刊评价体系现状剖析(3)
类内容的学术期刊由于其特殊性,读者和研究者需要经常使用这类期刊,使得它们的使用率很高。但是,这类期刊学理性很弱,原创性为零,都是学术含量不高、缺少研究价值的期刊。因此,通过定性分析之后,我们在核心期刊的名单中去除了此类刊物,以加强核心期刊的学理性和原创性评价功能。
记者:原创性的评价是个大问题,目前的界定标准还不明确。比如有的论文,仅就文章本身来看思路清晰,逻辑严密。但仔细阅读后发现,它的问题提出的方式是重复了国外某类论文的原有问题,采用了国外某类论文的整体研究框架,或仅仅是对国外文献的梳理,这样的文章是否具有原创性,值得深思。《要览》在原创性的评价上,有什么突破吗?
姜晓辉:2008年版的《要览》主要还是依靠相关领域内权威专家的认定,来判断文章或刊物是否具有原创性,因为他们对这个领域非常熟悉,也很了解,他们的意见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但是客观地讲,对于原创性的评价,我们中心也还在探索之中,有专门的人员从事这一评价标准的研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对学术原创性能有科学的、可行的、可量化的评价标准出现。
一般来说,核心期刊的评选活动与刊物的评优和评奖是不同的。前者重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期刊的优化使用,注重按学科和研究领域来评选和使用期刊;后者则是要通过期刊评优活动,来推动期刊质量的全面提高。必须了解这样的不同,才能实现核心期刊的合理评价及合理利用。http:qikan
正视评价体系中的学风建设问题
记者:在采访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界、期刊界关于现有评价体系的一些批评意见,您是否也有所听闻?
姜晓辉:的确有不少的批评意见。在前不久的一次关于期刊评价的研讨会上,有的学者就说,“有些结果不如我们的印象准确”。目前的评价体系所认可的某些核心期刊,与学者心目中所认可的核心期刊的水准相去甚远。一些学者评价不好的刊物,却被认同为核心期刊,这很令学界不满。这可能与学术生态环境有关。以前期刊主要是“为他人做嫁衣裳”,现在期刊已成为知识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比方说期刊的选题策划对学术就有导向作用,有些较长时段的栏目甚至会成为吸引该领域学者关注的中心,可以说期刊已是重要的学术活动的平台。期刊的形象或在学者心中的地位是客观形成的,这与那些投机取巧人为地“定向引用”或提高“自引率”是完全不同的。
记者:在您看来,问题出在哪里?
姜晓辉:还是浮躁,,不仅学界有学术浮躁现象,目前的评价体系也浮躁,尚未成熟,不能将有限功能无限化,尤其是将期刊评价、定级视为主要功能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建设,导致了话语权、支配权、利益和地位的争夺,发布排行榜,使学术研究变味、评价体系变味,造成了争名逐利的浮躁现象。
我想说的是,定量分析是有用的,但数据来源一定要可靠、要客观、要自然形成;定性分析是必要的,但分析过程要纯粹、要认真、要有公心。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核心期刊评价体系逐渐成熟起来。
记者:您提到了数据来源的自然形成,难道目前的数据采集存在人为操控的因素吗?
姜晓辉:不能说完全没有,比如一些刊物通过请吃送礼来提高本刊的转摘率,三大文摘恐怕都存在这样的现象,这是常见的。但我主要所指的,是提高数据统计的科学性,相对国
本文关键词:期刊评价体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08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11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