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镁对柑橘炭疽菌的抗菌效应
发布时间:2021-11-07 18:23
纳米氧化镁(MgO NP)因其自身卓越的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较高的比表面积,使其在光学、电学、材料学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MgO NP对细菌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而对真菌的抗菌性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MgO NP对柑橘炭疽病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菌作用,测定了其对胶孢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菌丝形态的影响,以及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MgO NP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00~800μg/mL的MgO NP都能较好抑制胶孢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其中400μg/mL和800μg/mL剂量效果最明显;同时提前施用400μg/mL的MgO NP表现出较好的柑橘炭疽病防治效果,说明MgO NP具有作为植物保护剂的潜力.
【文章来源】:植物医生. 2020,33(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MgO NP在无菌水中的TEM图
MgO NP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随着MgO NP浓度的增加,菌落直径逐渐变小,尤其MgO NP浓度为400μg/mL和800μg/m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明显的致死效应,在平板上可直接观察到此浓度下胶孢炭疽菌不生长(图2A).分析数据可得,与空白对照相比,400μg/mL浓度MgO NP的PDA培养基上胶孢炭疽菌几乎完全死亡;而200μg/mL和100μg/mL浓度MgO NP处理的胶孢炭疽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7.48%和20.11%(图2B).2.3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孢子萌发结果表明,MgO NP对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MgO NP浓度存在正相关,随着MgO NP浓度的增强,其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如图3所示,与对照相比,MgO NP浓度为200μg/mL,400μg/mL和800μg/mL时,处理2h后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率极显著降低,200μg/mL的抑制率达96.8%.2.4 对柑橘炭疽病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医学的新概念——营养病害[J]. 丁伟,张淑婷. 植物医生. 2019(03)
[2]纳米氧化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 叶俊伟,杨瑶瑶,陈弋心,高梦阳,柴政泽,林源,宁桂玲. 化工进展. 2018(04)
[3]枯草芽孢杆菌对烟草白粉病抑制及控病效果研究[J]. 蔡璘,刘忠伟,周为华,陈飞飞,丁伟.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8)
[4]不同药剂对柑橘炭疽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病效果[J]. 陈怡志,张蕊,杨石有. 中国植保导刊. 2017(02)
[5]六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J]. 蒲占湑,黄振东,胡秀荣,李红叶. 浙江农业学报. 2014(01)
[6]柑橘炭疽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及抗药性菌株的发现[J]. 杨媚,冯淑杰,何银银,王震,周而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7]纳米材料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苗琦,曹永兵,张石群,林辉,姜远英.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02)
[8]不同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姜于兰,周小燕.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8)
[9]硅对黄瓜霜霉病抑制效果和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余晔,杜金萍,杜相革. 植物保护学报. 2010(01)
[10]溴菌腈·多菌灵混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许文耀,林成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MgONPs抗青枯雷尔氏菌机理及对烟草青枯病控制作用研究[D]. 蔡璘.西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82335
【文章来源】:植物医生. 2020,33(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MgO NP在无菌水中的TEM图
MgO NP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随着MgO NP浓度的增加,菌落直径逐渐变小,尤其MgO NP浓度为400μg/mL和800μg/mL对胶孢炭疽菌具有明显的致死效应,在平板上可直接观察到此浓度下胶孢炭疽菌不生长(图2A).分析数据可得,与空白对照相比,400μg/mL浓度MgO NP的PDA培养基上胶孢炭疽菌几乎完全死亡;而200μg/mL和100μg/mL浓度MgO NP处理的胶孢炭疽菌的菌落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7.48%和20.11%(图2B).2.3 对孢子萌发的影响
孢子萌发结果表明,MgO NP对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与MgO NP浓度存在正相关,随着MgO NP浓度的增强,其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强.如图3所示,与对照相比,MgO NP浓度为200μg/mL,400μg/mL和800μg/mL时,处理2h后胶孢炭疽菌孢子萌发率极显著降低,200μg/mL的抑制率达96.8%.2.4 对柑橘炭疽病的控制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植物医学的新概念——营养病害[J]. 丁伟,张淑婷. 植物医生. 2019(03)
[2]纳米氧化镁抗菌材料的研究进展[J]. 叶俊伟,杨瑶瑶,陈弋心,高梦阳,柴政泽,林源,宁桂玲. 化工进展. 2018(04)
[3]枯草芽孢杆菌对烟草白粉病抑制及控病效果研究[J]. 蔡璘,刘忠伟,周为华,陈飞飞,丁伟.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8)
[4]不同药剂对柑橘炭疽菌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病效果[J]. 陈怡志,张蕊,杨石有. 中国植保导刊. 2017(02)
[5]六种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治效果[J]. 蒲占湑,黄振东,胡秀荣,李红叶. 浙江农业学报. 2014(01)
[6]柑橘炭疽病高效杀菌剂的筛选及抗药性菌株的发现[J]. 杨媚,冯淑杰,何银银,王震,周而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1)
[7]纳米材料的抗真菌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苗琦,曹永兵,张石群,林辉,姜远英.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2(02)
[8]不同杀菌剂对柑橘炭疽病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 姜于兰,周小燕. 贵州农业科学. 2010(08)
[9]硅对黄瓜霜霉病抑制效果和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 余晔,杜金萍,杜相革. 植物保护学报. 2010(01)
[10]溴菌腈·多菌灵混剂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J]. 许文耀,林成辉.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硕士论文
[1]MgONPs抗青枯雷尔氏菌机理及对烟草青枯病控制作用研究[D]. 蔡璘.西南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4823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kaixinbaike/3482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