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强学报》
本文关键词:张之洞、康有为的初识与上海强学会、《强学报》
更多相关文章: 张之洞 康有为 《强学报》 梁鼎芬 黄遵宪 黄绍箕
【摘要】:光绪二十一年秋,张之洞与康有为最初交往于南京,张因甲午战争而署理两江总督,反对李鸿章等人的议和,康因发动"公车上书"及上书光绪帝而名声初震,此中的牵线人是张之洞的幕僚梁鼎芬。黄绍箕也参与了此后的活动。两人相会后,张之洞支持康有为办理上海强学会,并开办《强学报》。康有为的学术主张与政治见解与张之洞有很大的差别,而康在办理《强学报》时,坚守其见,与张之洞一派决裂。此是张、康关系的转折点,也说明了两人因学术分歧导致政治反目的起因。现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的"张之洞档案",有一批新的史料可以细化此中的过程。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56
【正文快照】: 张之洞与康有为,皆是戊戌变法期间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学术思想与政治决策多方面的敌手。戊戌政变后,张之洞经常不顾其地方疆吏的本份,频频开展对日本的外交活动,对逃亡日本的康有为及其党人进行打压。本文旨在说明两人关系的缘起,最初的分裂因何产生,以能对张、康关系以及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海荣;;关于引发甲午战后改革大讨论的九件折片[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2 茅海建;“公车上书”考证补(一)[J];近代史研究;2005年03期
3 茅海建;;史料的主观解读与史家的价值判断——复房德邻先生兼答贾小叶先生[J];近代史研究;2007年05期
4 张海荣;;甲午战后改革大讨论考述[J];历史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奇学,龚来国;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朱洪军;解构与重建——试析康有为复兴儒学的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谢懋金;试析近代激进思想的生成原因[J];安徽史学;2002年03期
4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5 苏小东;;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的身世及早年经历[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6 岑红;;清末民初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转型[J];安徽史学;2011年05期
7 汪注;;日本:康有为研究关键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苏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了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识分子趋新意识的成因及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谢文平,韦良德;开展美育教育 塑造高尚人格[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状况综述[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董志凯;;毛泽东与新中国经济建设[A];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3年
3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动态和成果综述[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谷秀青;;清末教育社团与地方社会——以江苏省教育会对万缘庵毁学案的处置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王晓雨;;“自由”一语探源——近代中日翻译互动之一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锐智;;试论黄遵宪《日本国志》对中国近代刑法改革的影响[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7 廖梅;;《时务报》三题[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8 张敏;;晚年王韬心影录——介绍王韬散见书札文稿[A];近代中国(第十二辑)[C];2002年
9 赵立人;;戊戌变法时期兴中会和维新派的合作与分歧——兼论康有为早期之反清活动[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10 孙冬虎;;北京史年代辨误二则[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北京风俗史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潘崇;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阮娟;三山叶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正;中国工业化历史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王成;晚清诗学的演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勇军;严复的制度与国民性互动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卫莉;孙中山经济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徐斯雄;民国大学学术评价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U,
本文编号:1149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unwenqun/114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