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报 >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意义与经验

发布时间:2018-05-12 05:28

  本文选题:高校社科学报 + 特色栏目 ; 参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摘要】:特色栏目建设是形成刊物个性和稳定风格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刊物学术水平、增强刊物竞争实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全国高校社科学报积极探索特色化办刊模式,在全面提升学报质量的同时,通过整合优化各类学术资源,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或地域优势,加强特色栏目建设,不断增强刊物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高校社科学报可持续发展积累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lumn is the key factor to form the individuality and stable style of the publication, and it is also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he academic level and strengthen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the public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have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the special mode of running journals. Whil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journals in an all-round way,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lumns has been strengthened by integrating and optimizing all kinds of academic resources,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academic or regional advantages of the universi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columns. Increasing the attraction and cohesion of journals has accumulated a lot of experi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基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09年度委托课题(WT0908)
【分类号】:G2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勇;;解读高校学报“栏目主持人”现象[J];编辑之友;2006年04期

2 阎现章;关于高校学报品牌栏目策划的思考[J];中国出版;2003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英;;论高校文科学报特色栏目的确立与经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程韬;;浅述学术期刊编辑的策划意识[J];黑龙江档案;2010年06期

3 赵佳丽;;地域文化资源对于塑造学报学术个性的价值——对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的探讨[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徐丙奎;;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刍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王浩斌;;试析学报编辑的学术品牌意识[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介明菊;;学术期刊“栏目主持人”制度发展路径探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王梅;张咪;;找准定位 突出特色——谈《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发展思路[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霍彩玲;;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栏目主持人”现象透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0年04期

9 肖力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特色建设原则论[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马殷华;李小玲;;综合性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战略性规划与建设[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梅红;《读者》的品牌及审美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晓茹;高校社科学报“名刊”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冯斌;高校学报的特色栏目建设[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张向凤;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培训与研讨会纪要[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荣军;论编辑工作的三维特征[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梅;;公安院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之思考[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2 王宝林;;学报“古代兵法与孙子兵法研究”获陕西省特色栏目奖[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杨嵘均;;媒介公共产品转型背景下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的价值定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黄晓东;;电子病历系统应用的实际意义[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8期

5 万家练;;特色栏目让他们独树一帜[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年06期

6 楚秀英;代慧敏;;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及保管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7 韩秋;;浅谈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8 蒋仕鹊;;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建设及意义[J];城建档案;2011年08期

9 高坚;;关于地方高校学报发展途径的思考——兼论《梧州学院学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李国栋;;办好特色栏目是高校社科学报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敏;孙宝忠;;我国犊牛肉产业发展优势与意义探析[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松年;周向阳;张太玲;杨小青;;试论学术交流的本质特点及其意义[A];第六届中国科学家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3 朱嘉珑;;俄语颜色词意义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刚;;浅谈高等院校实验室节能减排[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5 吴力科;;浅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远意义[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6 李忠祥;;冶金行业实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绩效影响评估分析[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丽君;;建设先进行政文化 推动和谐社会构建[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李湘兰;;朝药的用药特点来源及研究的意义[A];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遗传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郭祥冰;;厉行节能 至关重要——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献策[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兴奎;张大均;;心理素质:结构构建及分类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计亚男;“名刊大刊”考验高校社科学报[N];光明日报;2003年

2 通讯员 马光 记者 计亚男;北京高校社科学报研究会成立20周年[N];光明日报;2009年

3 宋国丽 芜湖县广播电视台;县级电视新闻媒体办好特色栏目之我见[N];芜湖日报;2011年

4 ;特色栏目异彩纷呈[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曾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高校社科学报功能异化值得关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锐意改革 提倡创新 寻求突破[N];光明日报;2011年

7 陈建栋;聚四海英才观天下风云[N];光明日报;2004年

8 记者 为民;启动“名校名刊”工程 打造学报优质品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石仲泉(作者系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三个代表”思想的巨大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评论员;“大立案”意义大[N];人民法院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岩志;《聊斋志异》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3 雒洪志;基质溶解因子(MMP-7)在人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4 谌来业;五权宪法之考试权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5 李海平;论意义的语境基础[D];吉林大学;2005年

6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张伟;艺术精神的本体论阐释[D];吉林大学;2002年

8 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9 杨足仪;心灵哲学的脑科学维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宇;意义的探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梅;智慧之花[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2 范颖;社会文化的网络解构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3 魏晓红;论中国新安全观的确立及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孔亚明;歧义之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5 韩婷;从《左传》与《东周列国志》的词语对比中看词义突显[D];兰州大学;2006年

6 邓裕芬;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网络建设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卢丹凤;古罗马饮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新平;唐代诗体理论的文体学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曲富有;中国大学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及其构建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念国;中国古代帝王的勤俭治国及其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7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unwenqun/187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8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