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报 >

关于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养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5-25 00:42

  本文选题:高校学报 + 青年编辑 ; 参考:《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摘要】: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成为与时俱进,新世纪优秀的出版人,从职业素质的培养、出版业务知识的培养、专业知识的培养及综合知识的培养、人际关系的培养5个方面对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Abstract]:In order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become an excellent publisher in the new century, from the training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publishing business knowledg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comprehensive knowledg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ultivation of youth editors in journal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作者单位】: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分类号】:G2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蓉,吕赛英;科技期刊编辑与审稿专家密切合作的措施[J];编辑学报;2005年03期

2 王青;;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家骏;;在科技论文中标注“退修日期”的建议[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2 徐红;;科技期刊编辑如何把好论文的学术质量关[J];编辑学报;2006年04期

3 李继平;宋晶;张建军;吴漪丽;;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因素——体制制约[J];编辑学报;2006年S1期

4 陈斌;李伟;;如何使审稿工作中的学术评判尺度适当[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5 胡昌军;胡昌标;;科技期刊收稿回执和审稿通知应规范[J];编辑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昕;王有登;骆瑾;;编辑流程中对专家审稿意见的分析、反馈与核查[J];编辑学报;2008年01期

7 聂兰英;王钢;金丹;张宁;;论科技期刊审稿专家队伍的建设[J];编辑学报;2008年03期

8 朱乾坤;石红青;;从审稿统计数据看审稿人的选择[J];编辑学报;2010年02期

9 王晓宇;;关于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质量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年01期

10 邵凯云;;从专家审稿意见到编辑部意见[J];编辑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涛;;浅谈科技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徐晓;孔琪颖;蔡斐;;科技期刊编辑如何快速有效地邀请国际审稿专家[A];第11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科技期刊立体化出版模式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安敏;;科技文稿编辑加工程序化管理[A];第3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魏一平;;近十年我国非学术期刊研究综述——以对“中国期刊网”1996-2005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李艳妮;张超英;;青年编辑成长中的“四个具备”[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孙宪民;王菲;陈姜;;学报审稿质量的探讨[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四集)[C];2006年

7 王革;;新时期青年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要求[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李继平;宋晶;张建军;吴漪丽;;限制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首要因素——体制制约[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9 宋淑云;王薇;李娟;;关于科技期刊审稿的若干思考[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于继红;;科技期刊在编校中如何减少差错率[A];第2届科技期刊发展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游梦华;制度变迁与新时期广东报业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陈祖君;论汉语文学期刊影响下的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D];四川大学;2007年

4 胡春秀;《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丽萍;中国大陆学术期刊“麦当劳化”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钰琼;中国大陆男性时尚杂志(电子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欧阳孝艳;我国媒体出版社竞争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煜雪;美国《国家地理》品牌建设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王健;高校学报的困境与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海龙;教辅图书市场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青;我国旅游杂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D];暨南大学;2007年

8 魏红岩;我国视觉人文杂志的生存困境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蔡元祥;平面媒体的转型期嬗变[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10 张东亚;分众传播视角下的《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春;论编辑审稿能力与提高刊物学术质量的关系[J];编辑学报;2002年03期

2 王珏;科普期刊也应重视外审工作[J];编辑学报;2003年04期

3 吴坚;国外科技期刊审稿的一些特点[J];编辑学报;2004年02期

4 朱美香;遏制审稿失范 提高审稿质量[J];编辑学报;2004年03期

5 江星;论非理性因素对科技期刊专家审稿的影响[J];编辑学报;2004年04期

6 任火;论科技编辑的前沿性选择[J];编辑学报;1996年04期

7 宫福满;;科技期刊提高专家审稿质量的编辑措施[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4期

8 周海鸥;;网络经济的发展给科技编辑界带来了什么[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0年06期

9 黄如花;网上电子期刊的利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12期

10 程焕文;信息污染综合症和信息技术恐惧综合症——信息科学研究的两个新课题[J];图书情报工作;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东;试论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自我完善的方法和途径[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曾志红;;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曹莉;;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定位与自我调适[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年10期

4 李琼;;浅谈21世纪高校学报青年编辑面临的问题[J];科学之友;2010年20期

5 潘剑波;殷丽莉;;浅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成长之路[J];学报编辑论丛;2000年00期

6 王菊梅;浅议21世纪高校学报青年编辑的素质[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学言;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培训和研讨会在连云港召开[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田华华;;关于高校学报青年编辑培养的几点思考[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江苏省高校学报(自然科学)研究会召开首次青年编辑工作经验交流会[J];常州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10 彭茜珍;论新时代的高校学报青年编辑[J];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葵;;学报编辑的素质要求与青年编辑的培养[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2 潘剑波;殷丽莉;;浅谈高校学报青年编辑成长之路[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3 刘岩;;试论高校学报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万永正;;高校学报走向市场出路的探讨[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5 李胜利;;高校学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煜纯;叶云棠;;高校学报改革初探——参加科技期刊主编研讨会有感[A];学报编辑论丛(第四集)[C];1993年

7 冉强辉;;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品质特征初探[A];学报编辑论丛(第一集)[C];1990年

8 朱和平;;加强高校学报的读者意识[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9 田丛笑;岳凤荣;;高校学报编辑素质与学报质量[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10 张贤娣;伍平;;把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办成精品期刊[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勇;逻辑思维能力强者更易胜出[N];四川日报;2007年

2 山东省平度市邮政局 周岐彬;牢记“四点忠告”打造强大邮政[N];中国邮政报;2006年

3 戴律国邋见习记者 易雯;上海职业见习基地为残障群体敞开就业大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4 国际建筑协会教育研究中心(WACF) 亿舟;中国建筑业大发展之“证”有待“证”实[N];建筑时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董连辉;毕业了, 我的工作在哪里[N];廊坊日报;2009年

6 海子;IT人才培养明确“硬指标”[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赵文侠;唐大年编剧职业素质比稿酬更重要[N];北京日报;2008年

8 沈阳日报报业集团 张德生;“新闻民工”现象引发的思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杜鹃;跨越就业鸿沟[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10 田成有;法官的职业与事业[N];法制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波;战地记者论[D];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

2 阳利平;教育变革中的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盛迪韵;中学英语职前教师专业知识建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彭小虎;社会变迁中的小学教师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兴丽;一口价网上英式拍卖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闫龙;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范秦海;对我国优秀田径教练员知识结构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戴瑜;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春梅;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美;传媒产业化背景下高校学报的转制与专业化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居晓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0年

4 石瑞珍;高校学报办刊效果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年

5 曲文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丁卓华;“80后”员工职业素质的结构及其与职业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周伟;师范大学师范生职业素质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金挺;大学生“职业素质银行”系统设计与实现[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9 朱文娟;社区护士与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认知的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10 张润红;吕梁市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素质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31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unwenqun/1931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