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论文
其他回答 (1)
热心问友 2010-08-13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思考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已越来越重要。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虽然国有企业名义上具有法人地位,但没有法人所必须具备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必须拥有独立支配的法人财产权。企业法人财产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基础,法人财产权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必须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贾康指出: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个攻坚任务,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我们就永远不敢说改革搞好了。不管前面所有的改革有多么的轰轰烈烈,那都是一些前哨战、外围战,都是一些辅助性改革。国企攻坚目标和原则都很明确,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就必然涉及抓大放小、改制、兼并重组等一系列实质性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为此必须实行彻底的政企分开改革, 改变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使企业能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在聚财— — 用财— — 生财的全部过程中,始终具有独立的意志和利益。运动是资本先天属性,资本在运动中才可能增值。所有资本的一般属性都是在运动中通过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资产运营的角度来看,把国有企业逐步改造成为股份制企业,本来应该同时完成两个转变过程: 一是死钱变活钱, 即把原来投于企业并且凝固在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上的资金转化为股票,通过发行上市, 按市场认可的价格出售国有股的股票, 从而成为可流动的资产;二是小钱变大钱,通过股票上市,实现国有企业资产的增值。但实际情况是,在我国占上市公司股本总额74%左右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是不上市的,股票市场起落与之关系不大。国有资产除了通过资产评估、向社会公众溢价发行股票从而稀释其它股本而增值外,并没有从股票二级市场上实现增值。同时负作用还体现在: 一是企业的收购与兼并机制不能真正启动。收购与兼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目标企业, 在国家股、法人股占绝对比例并且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企业收购、控股都难以实现, 使上市公司的资本流动呆滞,不利于国有资产存量调整和产业调整,上市公司无法真正摆脱原有的行政隶属关系,不能真正地对其他股东负责,同时也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的压力,,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二是资本扩张是上市公司的权利,也是其最大优势所在,但国家股、法人股常常缺少配股资金,转配给公众的股份又难以上市,上市公司的股本扩张权和资本运营能力大打折扣。目前我国多数的上市公司的股权资本结构先天不足,它一般由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构成, 由于目前国家股、法人股尚难流通,只有个人股在股票二级市场流通转让,因此形成三股分割的局面。要顺利进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就必须有个健康有序的产权交易市场,以解决好国有股流通的问题。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资本流动创造有利条件。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 以及前几年出现的可让部分国有股、法人股进行交易的STAQ和NEC交易系统,使股权、债权顺利交易成为可能。证券市场的发展,为股票、基金、债券交易的规范化、合理化、程序化和集合化提供了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有形的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目前有200多家,为产权交易提供了较为集中、规范、开放的市场。它们已成为资本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对于证券市场的日趋成熟,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较为逊色,而且至今没有一部全国性的企业产权交易法规,使产权交易的运作无法可循,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表现在:产权转让主体缺位、错位,没有一个具有法律依据的国有产权代表部门, 导致行政审批和政府包揽产权交易,政府的各有关企业主管部门和综合经济行政部门,甚至企业自身都在行使国有资产的处置权;重组资产的高评低估时有发生,资产作价人为因素超过市场因素;政府对产权市场的设立和运作没有及时进行统一监管,造成产权交易政出多门等等。当然,产权市场发展缓慢也有客观因素,主要问题是交易标的流动性不高。比较产权市场和证券市场间的差距,我们不难看出,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市场架构的完善息息相关。在证券市场上,证监会代表政府对市场实施监管,沪深两家交易所组
本文编号:26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unwenqun/2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