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最早的中国大学学报出现在100多年前,是中国大学制度的见证者以及现代中国学术的重要载体。但在大学教育与学术研究日益繁荣的今天,由于结构、布局的先天缺陷以及路径依赖,中国大学学报正面临日益被边缘化甚至唾弃化的命运。路径依赖可以滞缓制度变迁,但不可阻挡制度变迁。目前,由政府主导的针对中国大学学报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以及由学报界自发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共同奏响了中国大学学报改革的乐章。其中,由17家教育部名刊发起创办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正日益显现出作为变革中国大学学报命运的最优路径选择。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大学学报 报刊体制改革 强制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Z002)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在21世纪的中国,大学学报是个特殊的存在物。它很边缘,也很小众,乃至社会上多数人都不知它的存在,或者可以忽视它的存在。但就是这样的一个边缘所在,在近两年,不断成为媒体的焦点和话题,尤其是2012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的一个行动方案①,更是激起期刊界、学术界的千层浪,学报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3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4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7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9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程启智;向宏桥;;循环经济的均衡模型与发展路径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中国体改研究会课题组;;推进要素市场化[A];中国改革论坛暨中国体改研究会2005年北京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魏黎;沈红;;大学生资助制度的理性重构——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关付新;;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坚坚;;农业产业化条件下的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探讨[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张景华;;经济学两种范式关于人性假设前提的比较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雷玉桃;;产权理论与流域水权配置效率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李振东;;中国经济法:技术引进与制度变迁的同构性及其自主创新[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军雄;公司治理视角下的企业持续经营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彬;短缺与治理:对中国水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秋云;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研究:一种博弈论的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6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邹平;我国证券公司发展的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茹;高校社科学报“名刊”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3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4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蒋斌;中国北洋时期工商股份制企业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王世辅;开放条件下的知识扩散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8 左永兰;产权激励——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分析[D];暨南大学;2001年
9 谢安;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闫志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频;论名刊工程的创新价值与引导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邓正来;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张耀铭;;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田敬诚;;关于高校社科期刊发展问题的思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杨玉圣;;学术期刊与学术规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姚远;杜文涛;;《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其历史意义[J];编辑学报;2006年02期
7 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孙义清;中国大学学报百年发展回顾[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张越,叶建;近代学术期刊的出现与史学的变化[J];史学史研究;2002年03期
10 樊洪业;前中央研究院的创立及其首届院士选举[J];近代史研究;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编辑寄语[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轩达;《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工作又有新进展[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4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须知[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稿约[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须知[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7 ;创刊词[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8 ;《中州大学学报》稿约[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须知[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稿须知[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中国大学学报初创时期学术性特征刍论[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2 陶路;;大学学报的国际标准化[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3 王克黎;牛志霖;;提高大学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有效路径[A];编辑学报(2009年增刊)[C];2009年
4 徐玉梅;笪可宁;周鹏;;谈高校学报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作用——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为例[A];中国高校学术出版(Ⅳ)——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第15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徐用吉;;发挥高校优势 办好大学学报[A];辽宁省科技期刊编辑优秀论文集[C];1997年
6 张瑾燕;赵玉清;;特色品牌意识与提高大学学报办刊质量[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赵连稳;;应用型大学学报编辑业务素质刍议[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8 蔡剑英;刘雨;王玉霞;陆晨;;高等学校学报的功能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丹宇;;应用型大学学报核心化之路的视角与举措[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10 蔡剑英;刘雨;王玉霞;陆晨;;高等学校学报的功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海政;大学学报如何走出质量困境[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张俊卿;维护大学学报这块学术圣地[N];光明日报;2007年
3 徐蓓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大学学报要超越本校视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山东理工大学 尹玉吉;大学“学报特色论”质疑[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记者 姚贞;《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创刊50周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6 王玮;好的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N];光明日报;2007年
7 记者 金鑫;江泽民《中国能源问题研究》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孙周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大学学报应该怎么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廖国强《思想战线》编辑部;优质稿源是办好大学学报的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 李孝弟;谁该为学术期刊买单?[N];东方早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毕荣建;论发表权[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新生;科技期刊在编校过程中的语言规范问题[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牟冬生;民族院校学报的兴起、问题与可持续发展[D];河南大学;2008年
3 李晓茹;高校社科学报“名刊”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4 陈艳;网络期刊媒介演化与传播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5 朱宝昌;技术师范类高校学报的名栏建设及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王娟;《现代》杂志生成兴衰的原因探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琰;《良友》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时尚想象[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8 钟小燕;辛亥革命时期的《江苏》杂志[D];扬州大学;2007年
9 鲁敏;“一稿多投”现象的精细化研究:国际学术规范视角[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10 毕艳娜;统计与分析:1996-2005年的《历史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学报:制度变迁与路径选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unwenqun/425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