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6-03-18 13:20

第一章导论

在国内流动儿童的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流动儿童为对象的研究非常丰富,每个学科对流动儿童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有所不同。如教育学从教育安置方式、教育载体和学校适应等角度分析深受户籍制度影响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探索适合流动儿童的教育方式;社会学从社会排斥、社会分层化会资本等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状况以及城市生活融入中所面临问题,以期为决策提供有效的建议;也探索影响流动儿童也理和人格成长的关键因素。虽然不同学科的出发点不同,但整体而言不同学科研究的目标是一致的,如何更好的帮助目前这种处境不利的流动儿童群体达到和谐状态,进而维持整个社会的和谐。

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及其策略选择研究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社会认同理论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希望保存个性,并想通过依附群体获取归属感。逻辑上,保存个性和取得归属感是两种独立并不相惇。可是当落实在社会认同上时,彼此之间便会出现一种紧张关系。当人们认同一个社群时,会觉得自己属于那个群体。群体成员越多,归属感也越强。可是,在社会认同的过程中,又会出现去个性化的情况,也就是说个体将群体的典型特征加诸自己身上,结果会发现自己和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不同之处,有损保存个性的需要,而且所认同的狂群成员越多,便觉得自己与更多人没有区别。因此,人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社会认同,达到两者的平衡,即当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越大,保存个性的需要越小时,人们倾向认同能容纳较多成员的群体;反之,当保存个性的需要越大,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越小时,人们倾向认同较排外或成员较少的群。

第二节文化适应理论

现有研究中最被推崇的双维度模型是Berry所提出来的模型。Berry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对自己原来所在群体的源文化和现在所处群体的主流文化的态度提出了文化适应过程中两个彼此独立的维度保留原有文化和身份的意愿"以及"和不同文化群体交流的意愿"。他认为这两个维度是相互独立的,根据文化适应中的个体在这两个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区分出了整合,同化,分离和边缘化这4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策略。如果文化适应者不愿放弃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同时也想和主流文化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便属于是融合模式;如果文化适应者只希望保持原有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不想和主流文化群体建立任何联系,便属于是分离模式;如果文化适应者放弃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而一也想和主流文化群体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新的文化身份,便属于是同化模式;如果文化适应者既不想或不能保持自己原来的文化身份和文化特征,也不想或不能和主流文化群体建立起关系,便属于是边缘化模式(Berry,1992)。

第三章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43
第一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43
第二节受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融入影响的实验研究............58
第三节群体可渗透性知觉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实验研究........64
第四章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的策略选译及其究响因素............72
第一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的身份管理策究及其影响因素..........72
第二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的文化适应策瞧及其影柏因素......92
第三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中个佑究极也理品质的作用化制........103
第五章总讨论..........117
第一节研究的主要结论..........117
第二节研究的特色创新之处..........119
第三节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120


第四章流动儿室社会融入过程的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过程的身汾管理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在研究处于低地位群体的个体可能采取的身份管理策略时,研究者们较常采用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法来人为的创造一种群际间身份管理策略使用的实验情境,远一方面虽极大的丰富了身份管理策略的研究成果,但另一方面这种身份管理策略的研究成果在真实社会背景下的适用性也受到了较大的质疑。Mummeruky等人在两德统一后,对东德地区的人们进行了实地研究,就东德和西德群体间的结构特征和身份管理策略的使用进行了详实的分析,这也是身份管理策略在真实社会背景下的一次经典研究,为群体间关系的改善及群体冲突的消减提供了很多颇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也极大的论证和丰富了社会认同理论。我国目前正处于剧烈的化会转型期,大规模的人曰流动及身份角色的转换为身份管理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天然的实验室。而在诸多类型的流动人曰狂会认同问题研究中,流动儿童如何进行自己的身份管理,实现身份认同的转换,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送不仅关系到整个"农民"与"市民"群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了转型期间社会结构的稳定,因而无疑成为了需要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

第二节流动儿宝社会融入边程的文化适应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在前一章节中我们着重探讨了流动儿童面对"身份冲突"时所采用的身份管理策略,而流动儿童的这两种身份(农村人和城市人)的背后,其实又对应着各自一套的文化意义系统,个体会根据这种文化意义系统来指导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因此,在探讨流动儿童化会融入渠道的时候,城乡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乡村文化是建立在传统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之上的,而城市文化则是建立在现代化的商品经济和高度的社会分工基础之上的,有学者指出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城乡之间在生活方式、也理感受、价值观以及社会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又很容易使得在城市生活的流动人口产生强烈的文化自卑感,并被边缘化。从Berry提出的对长期跨文化适应的分类来看,、理层面的适应就包括了一种清晰的个体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从而达到在新语境下的个体满足和精神健康。因此作为一个在城市长期生活的流动儿童群体,他们在社会融入过程中采用何种策略来解决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将是决定他们化会融入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


第五章总讨论


第一节研究的主要结论

本次研究对上海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理层面进行了问卷调研和实验研究,在积极发展观的视角上,从社会认同和文化适应理论视角出发对流动儿童狂会融入的现状、影响因素、作用机制及融入策略等方面做了系统考察,提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学分析框架。研究初步描述了一幅动态的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画卷",整体融入水平有待提高。受歧视知觉、自尊、群体可渗透性、户籍制度等群体和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进程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他们可通过身份管理策略、文化适应策略及个体积极也理品质的培养来进一步改善社会融入状况。


第二节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研究借鉴文化适应和狂会认同理论的经典研究范式探讨了流动儿童身份认同和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从而对流动儿童也理层面的社会融入状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社会认同和文化适应理论均是在西方的化会和文化背景下创立和发展的,在我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社会变迁的大环境下是否具备同样的理论解释力或展现出何种新的理论特征是本研究理论上的特色与创新之处。本研究在国内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群体理研究的经验,在以下几个研究内容有所创新:(1)关注群体结构特征,运用启动实验的研究范式来考察流动儿童的群体可渗透性知觉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业表现;(2)编制身份管理策略问卷,从身份管理策略的角度来考察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中如何逐渐实现身份的转换;(3)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模式的选择;(4)从积极发展观的视角来看待流动儿童社会融入问题,关注他们的个体积极能动性和狂会身份的主观构建过程。探讨了诸如自尊、希望感等积极也理品质在流动儿童杜会融入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5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5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fb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