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肖邦第一谐谑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发布时间:2016-04-12 21:15

引  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肖邦的谐谑曲在钢琴作品中占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除了有一贯人们认为的优雅细腻的旋律,但在表现作者爱国情怀上,以及内心各种挣扎情愫上又有震撼的感受。本篇论文结合多位在音乐界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钢琴家的演奏,通过系统的分析和对比,使演奏者对肖邦第一谐谑曲的演奏有更为直观的把握,同时取各家之所长,完善自身的演奏。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苏联钢琴家索洛甫磋夫创作的《肖邦的创作》,全面系统的从和声、曲式、演奏等角度对谐谑曲进行详细分析,其中有很多见地让我们对谐谑曲的发展以及独立后的特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对演奏帮助很大。 于润洋先生所写的《悲情肖邦》中提出肖邦的谐谑曲中蕴含的这种悲剧——戏剧性,让我们更全面的了解肖邦的作品,是我们探究肖邦的谐谑曲,以及演奏和教学方面的宝典;单独对《b 小调第一谐谑曲》分析的也有很多,像如上海音乐学院祝小菊的期刊《肖邦谐谑曲研究》也是多角度分析作品,对作品进行解剖;还有侧重演奏方法的;介绍如何触键、把握速度,以及踏板使用方法的;也有将贝多芬作品中谐谑曲部分与肖邦谐谑曲作比较的;从戏剧性的风格方面入手的等等。 
......

三、该课题的研究思路 
本篇论文除了对谐谑曲发展历程及肖邦第一谐谑曲创作特征进行概括总结,重点是剖析鲁宾斯坦、霍洛维茨、托马斯·瓦萨里 (Tamas Vasary)、李云迪的演奏版本,从旋律色彩、触键方式及装饰音、踏板使用等方面分析不同音乐家的演奏特点,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多角度分析作品的演奏方法,取各名家演奏之长,细致分析演奏的不同效果。 
........

第一章  肖邦生平简介及谐谑曲创作概述 

第一节  肖邦生平简介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浪漫时期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出生于波兰。 作为不世出的音乐天才,肖邦自幼便展现出杰出的音乐天赋,七岁创作《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二十岁之前就已经誉满华沙。华沙起义失败之后,波兰灭亡,虽国破山河在,可是肖邦不得不移居巴黎。身背亡国之恨的肖邦,只有藉琴声来排遣自己的抑郁之情,他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和赤子之情融入作品,留下多部流芳百世的不朽之作。被人们熟知的有充满爱国革命热情的《革命练习曲》,本篇论文所写的《第一谐谑曲》,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梦幻般的作品,像如他大多数夜曲、幻想曲。还有最令人熟知的《小狗圆舞曲》、《雨滴》等作品,真是枚不胜举。 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虽充满着浪漫主义情怀,却又不失一身傲骨。对待落难的同胞,肖邦会无偿演出和募捐,而面对达官显贵们的邀约,他却永远一副不卑不亢的姿态。甚至在祖国落难之时拒绝了沙俄授予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更是说,他的音乐宛如“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肖邦一生颠沛流离,感情生活也是一波三折,身处逆境的肖邦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毫不妥协,可惜天妒英才,1849 年,年仅 39 岁的肖邦英年早逝,客死他乡。但他留下的宝贵音乐财富却让世人敬仰膜拜。 肖邦一生创作了约二百部钢琴作品,涵盖了钢琴各种题材,像如协奏曲、叙事曲、谐谑曲、练习曲、圆舞曲、夜曲、即兴曲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从小肖邦深爱自己祖国的民族文化,那些波兰人民热情奔放、质朴纯真的情怀早已融入他的血液,在他的作品中展现的淋漓尽致,像如他所作的波莱罗舞曲、波罗乃兹等等,静心倾听,都如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

第二节  谐谑曲发展概述
谐谑曲最早出现在 17 世纪初期的意大利。早期既有声乐作品也有器乐作品,旋律多为轻松愉快的,三拍子为主。17 世纪中期后,器乐的谐谑曲开始增多。18世纪初,谐谑曲演化成一个套曲或多乐章作品中的一个乐章,通常以快板的形式出现,旋律依然是轻松快活为主。18 世纪晚期,开始逐步取代原本是小步舞曲的乐章,而真正意义作此改变的作曲家就是贝多芬。19 世纪中期以来,谐谑曲有了更为突破的变化发展,普遍成为一个独立的作品呈现在世人面前。
........

第三节  肖邦谐谑曲的创作因素 
肖邦对钢琴音乐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传承古典,也绝不泥古不化。从他对谐谑曲的大胆创新就不难看出,使得谐谑曲成为独立的大型钢琴独奏作品,包括他的叙事曲也是,在结构的安排,情感的处理,内容的取材上,不得不说他是一位推陈出新的执着钢琴音乐发展的钢琴巨人。 肖邦的这四首谐谑曲,其中三首小调,一首大调,皆为精品。他把作为套曲中一个固定乐章的谐谑曲独立出来,将谐谑曲变成善于表现戏剧性的音乐体裁,并重新定义,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类型,这一切完全是他自出机杼的独特创造。 b 小调第一谐谑曲是肖邦早期的作品,但结构规模已然比较庞大,注明献给.T 阿尔布莱希先生。这首作品经常被拿来与 c 小调练习曲和 d 小调前奏曲相提并论,被认为是爱国情感的最强烈的典型代表作,在当时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肖邦透过作品向我们传达对祖国沦亡的悲愤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它就像一部极具戏剧性冲突的气势恢宏的伟大史诗,可谓他四首谐谑曲中的典范之作。可在出版时间上,,一度引起人们的怀疑,因为作品写作的时间与出版的时间并不一致,这首作品出版前后的作品都是充满清新的田园风格的作品,与当时肖邦正处为祖国命运担忧愤慨的心境完全不相符,因此也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但不论如何我们都要承认这是肖邦最能展现慷慨激昂的情感特质的作品之一,《第一谐谑曲》的创作奠定了后面结构庞大的大型作品的基础,是肖邦创作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也是艺术家们不断创新,挖掘和发展新的音乐形式的积淀。 
....

第二章   肖邦第一谐谑曲的创作特征 ......... 4 
第一节   曲式结构 ..... 4 
第二节   和声特色 ..... 4 
第三节   旋律色彩的变化 ....... 6 
第三章   肖邦第一谐谑曲演奏分析 ...... 8 
第一节   演奏分析综述 .... 8 
第二节   鲁宾斯坦的演奏版本分析 .......... 10 
第三节   霍洛维茨的演奏版本分析 .......... 11 
第四节   托马斯·瓦萨里的演奏版本分析 ....... 12 
第五节   李云迪演奏版本分析 .... 12 

第三章  肖邦第一谐谑曲演奏分析 

第一节  演奏分析综述 

通过前面对肖邦第一谐谑曲结构的分析,可以把这首作品分成这样几个部分:主部 A 段、主部 B 段、中部 CD 段、结尾。这四部分作为作品的框架,在色彩处理、触键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也是我们演奏好这个作品需要分析的重点之处。 主部第一主题出现,三连音的节奏型要求均匀,力量略微向上的冲刺,给人以向前奔跑的感觉,大臂放松一句跑完后,快速自然落下将音头抓好,使之有一定的爆破力,但又不夸张。接下来的跑动手臂平稳,手指主动弹奏并且控制好音量,力量转移向右走。尾音把力量甩出,空拍要干净利落,切不可拖泥带水,否则会影响演奏效果。连接部的强弱对比需要控制好触键力度,弱力度的地方加一点柔音踏板,使之形成强烈对比。 主部 B 段相对 A 段来说,情绪表达更加激动,触键松键要更为干净果断,让旋律向前行走的感觉更加强烈,节奏上稍微紧凑一些。这一段的练习对指尖和力量移动要求很高,需要注意准确性,抓键要牢固,同时要突出旋律,难度比较大。对每小节的第一个起始音,以及标注的需要重弹的音,触键时不能太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慢触键、深触键。踏板也要随着旋律的律动灵巧运用,更换干净利落,以达到变化多端、精致细腻的演奏效果。而对这段对旋律的把控,弹奏出来的实际效果会因每个人的理解不同,技术能力不同而风格迥异,这方面将在后面分析各位作曲家演奏的实际效果时对比说明。 中部 C、D 段速度需要适中,不可太快,但是考虑重复段落较多,可以适当让音乐流动起来,以免造成拖沓的感觉。演奏时可以伴随旋律在心里哼唱,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左手与右手在力度上要相得益彰,当旋律向上走时,左手可适当深触键加大一点音量烘托出右手的旋律,也不可单单只靠右手将音量推高,这样柔美的音色可能会有所损坏。

肖邦第一谐谑曲的创作与演奏分析

...........

结  语 

肖邦的谐谑曲作品在其所有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各比赛、音乐会中大量使用,同时也具备结构庞大、演奏技术要求比较高等问题。所以很值得我们在演奏上多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肖邦的谐谑曲作品。 本篇论文结合大量有关肖邦作品的资料,言简意赅的把肖邦作品中的要点进行系统总结,涵盖背景、题材、和声、曲式结构、色彩变化等多个方面,把重要的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介绍。本篇论文的主要意图还是在最后一个章节,就是演奏的分析,列举的鲁宾斯坦、霍洛维茨、托马斯·瓦萨里、李云迪也是活跃在音乐界及其享具盛名的大师,全世界对他们的评价也是极高,这样便更有研究价值和说服力,对本篇论文起到很好的支持作用。 通过一系列分析,总结如下,肖邦第一谐谑曲的演奏要最贴合肖邦的最本质的风格,在此基础上,也可有个人见地和发挥,忌讳只顾一味的炫技,还是要回归音乐最本质的质朴,同时要把握好作者创作作品时内心最真挚最想表达的情感,才能将作品演绎的更好.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37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37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0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