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6 08:29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60年代初期,产业内贸易现象被发现,并且越来越受到更深层次的研究。产业内贸易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后在新兴成长国家,强力的推动了产业升级和专业化生产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相关伙伴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联系日渐紧密,专业化生产曰趋成熟,产业内贸易愈来愈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和研究。

我国与韩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和历史渊源,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古己有之。92年正式建交后,中韩海上丝绸之路重新开通并长久繁荣。2012年5月正式启动的中韩自贸区谈判己经进入深水阶段,第十三轮谈判已经结束并取得了实质性成果。2013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網之路”的构想提出,相信中韩之间的经贸交往会更加紧密。我国历来重视与韩国的经济合作,将其视为推动地区合作和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与邻边国家友好往来的必须之举,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和贸易增长的重要方面。

2000-2012年,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成倍增长,贸易伙伴地位日益巩固。中韩贸易额在这13年间都保持了增长的强进势头,相较于2000年,2012年中韩进出口总额增长了近乎7倍。中韩双边贸易进、出口额增长率除2002年和2009年出现负值外,其余年份都保持正增长。2003年,韩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中国第二大进口贸易伙伴国。同时,韩国还是仅次于美国、日本的中国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国。同年,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进口贸易伙伴国,第三大出口贸易伙伴国,2007年中国一跃成为韩国第一大出口贸易伙伴国。

在此期间,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在中韩双边贸易中起到了取足轻重的作用。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13年间,贸易额增长12倍有余,在中韩双边贸易中的占比从约1/5增至约115。但是,关于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相对滞后和不足。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宄文献数量很少,而且对电子信息产品各子产业不做更为细致的划分,在影响因素的研究上大多流于形式,模型中考察因素不过二、三,对问题的解释力度不够。因而,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


1.2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研究目的

确定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通过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在中韩产业内贸易中地位、整体情况、贸易主体、贸易类型和贸易水平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现实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探索。

探索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所谓事出必有因,对事物发展寻根究底对解决问题的突进益处良多。通过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确定不同影响因素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程度,加大力度在主因上下功夫。

提供促进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政策建议。分析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现实问题,我们进行经济研究的落脚点和归宿当然也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本文研究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内贸易现状和影响因素,最终要服务于促进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长足发展的政策建议。

1.2.2研究内容

梳理产业内贸易、中韩贸易和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相关文献,获得产业内贸易研究的理论支撑和中韩产业内贸易、尤其是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概况。

本文对中韩双边整体贸易、中韩电子信息产业内贸易、中韩电子信息产品六大子产业贸易、中韩电子信息产品水平和类型、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主体进行了必要分析,以此确定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

在国家因素和产业因素两条线下,对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市场规模、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七大指标下属的经济发展水平、平均人均收入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平均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差异、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等九个因子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其与中韩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线性关系。

...................


第二章相关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电子信息产品

电子信息产品,顾名思义,指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制造的产品。根据《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规定:电子信息产品电子信息产品包括电子雷达产品、电子通信产品、广播电视产品、计算机产品、家用电子产品、电子测量仪器产品、电子专用产品、电子元器件产品、电子应用产品、电子材料产品。

Shaked和Sutton(1984)提出了自然寡头垄断模型,也就是S-S模型。该模型讨论了研发支出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在寡头垄断市场,假定平均可变成本不点或者缓慢变化,研发支出不仅作为企业的固定成本存在,也是做产品质量差异的原因。同样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当然偏好质量高的产品,这会导致开放经济下一国企业的淘汰,只有当两个国家的生产不同质量产品的厂商存在时,产业内贸易才会发生。从短期来看,贸易开放无疑扩大了市场,便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便于提高消费者福利;从长期来看,贸易开放导致的产业内贸易产品质量的全面升级,全球的福利水平也在上升。

70年代,Dixit、Stiglitz、Krugman和Helpman等人为代表提出了新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型,将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看作影响产业内贸易的两大因素。他们认为利益最大化和技术进步的推动,企业所能选择的产品序列是广泛的,使得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因此,如果存在产品差异化、不完全竞争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那么生产要素禀赋相同的国家也是可以发生产业内贸易的。

....................


2.2关于中韩贸易的文献综述

李准晔、金洪起(2002)分析了1991-2000年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情况。以90年代末为分水岭,中韩贸易结构从之前韩国从中国进口农产品和原材料、向中国出口工业制成品转变为中韩互相出口工业制成品,并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双方出口比重均在2/3以上。这表明中韩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张玉和(2006)认为我国竞争力的大幅提高、中韩出口产品结构的趋同性、未来核心技术发展侧重方向的大幅重合和两国产品出口市场的高度重叠是造成中韩贸易竞争性越来越强、在日本、东盟等市场和对方国内市场激烈角逐的四大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慧智、曹玲(2012)首先运用劳伦斯指数分析了2000-2009年韩国产业调整的幅度,其次运用贸易竞争指数(TC指数)分析了SITC分类标准下韩国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SITC5-8类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再者,作者认为韩国对中国出口产品的贸易结合度在不断增加,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数据分析,得出在中韩国际贸易中所占比重稳步增长的产业是工业制成品产业。廉晓梅(2014)分析了中韩贸易现状及存在问题。他认为中韩产业内贸易在整体贸易中占比不断增加,韩国迅速增长的对华出口,不仅成为拉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也大大加重了其对华经济的依存度。中韩贸易方式以垂直型为主,这也决定了中韩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巨大反差。

张婧苑等(2014)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ConstantMarketShareModel)进行两层分解,分别从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等方面分析了2002-2012年中国对韩国水产品出口增长,以及中国相对于俄罗斯、越南、美国、日本等水产品出口大国对韩国水产品出口增长情况。结论表明中国对韩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结构效应,相对于其他国家,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等对中韩水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力度不足。王伶(2014)主要研究中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基于2001-2012年农产品贸易数据,作者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贸易互补指数分析得出中韩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性较弱,要促进中韩农产品贸易发展,就必须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鼓励韩国投资中国农产品市场,再返销韩国,避开韩国农产品贸易壁鱼樊禅认为在新亚欧大陆桥建设的契机下,中韩应深化港口合作,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积极建设跨海新通道,进一步促进中韩之间的经贸发展。

........................


第三章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13

3.1整体贸易状况分析..........13

3.1.1中韩双边整体贸易状况分析............13

3.1.2中韩电子信息产品贸易状况分析............17

第四章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实证研究...........43

4.1合理构建指标评价体系..........43

4.1.1国家因素...........43

4.1.2产业因素.............44

第五章政策建议...........58

5.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58

5.2加强法制建设、提供政策支持.............58

5.3加大研发投入、培植自主品牌...........59


第五章政策建议


第四章的模型最终结果显示: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平均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差异、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这五个因素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显著。本文的政策建议遵照两个原则提出:其一,忠实于本文的数据分析和模型结果;其二,将优化产业内贸易类型作为目标。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5.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良好旳投资环境

基础设施、法制建设和优惠政策是一个产业能否顺利发展的先提条件,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所看重的必备的要素之一,是产业建设适应度选择的因子,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打通输出渠道,促进产业集群生成的温床;法制建设是产业发展的制度保证,政治因素的影响往往具有不可控力,完善、文明的法律制度是企业的定心丸,企业成长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法可依,不侵害他人,也不受人所侵,方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健康发展;政策,尤其是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吸引程度很高,高明的政策制定者会根据所要吸引的企业,所要发展的产业制定优惠政策。

电子信息产品的发展,如其他产业一般,也需要交通、信息、场地等等条件的支持,这一点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尤为重要。毕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需要吸收原材料和半成品、运出产成品、应对大量的厂房建设和劳动力安置的压力。同时,作为高科技产品,更需要科研、地区发展成熟度和活力;同时备选地区己经形成的规模也作为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政府部门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加强虽然不能言为锦上添花,但是却也称得上未雨绸缪,时刻为地区发展、产业发展获得机会、赢得选择做准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仅仅吸引着本国企业,也同样吸引着具有国际眼光的大型跨国公司。仅就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而言,优越的投资环境势必能够吸引韩国对华直接投资。

..................


结论

本文通过对其他学者相关研宄的分析认为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各子产业的细致划分以及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可以进行更多的研究,这不仅丰富了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文献,而且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SPSS软件,采用逐步筛选和向后蹄选策略,从国家因素和产业因素两个方面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合这两个模型,本文对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平均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差异、研发强度、外商直接投资这五个因素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影响进行了量化,除了平均市场规模以外,其他因素对中韩电子信息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的正负性也与本文预测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和法制建设、提供政策支持;而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培植自主品牌;勇于开拓市场、扩大市场规模。

本文的研究是有限的,后续还可以对每一个子产业,尤其是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发展的关键产业和强劲产业进行更为细化的探索。加之,本文的模型副除了部分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可以在后续研究中逐个击破。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0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9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