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国内儿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发布时间:2016-04-25 08:36
1 QCC概述
QCC实施具体分为主题选定、活动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及检讨与改进10个步骤。QCC是指由相同、相近或有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遵照一定活动程序,活用科学统计工具及品管方法,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及课题。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我院制定的《江苏省中医病历书写规范手册》的规范要求对护理记录进行对照检查,并建立了“护理记录书写缺陷登记本”,分类统计存在问题,归纳分析相关数据。
原因分析:全体圈员参与分析、讨论,采用脑力激荡的方法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析。解析、确定真因:通过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分析找出神经内科护理记录书写正确率低的真因:护士责任心不强、护士法律观念淡薄、护士业务不熟、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医护沟通少、带教不到位、床护比不合适。
2 QCC在国内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2.1儿科临床护理
儿科临床护理是一项专业性、合作性及组织性较强的护理实践活动,将QCC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可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也可提升患儿及家长满意度。谢春华等研究发现,QCC能提高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林丽荣等研究表明,QCC可显著提高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马兰兰将QCC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中,有效降低各类护理缺陷发生,显著提高患儿护理质量;占迎祝等研究表明,QCC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2.2儿科病房管理
病房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将QCC引入病房管理,能显著提高病房管理质量。王颖雯等研究发现,QCC对降低儿科血液肿瘤病房响铃频次效果显著;叶素琴等研究表明,QCC提高了PICU仪器的使用率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降低各种仪器的损坏率。2.3儿科安全管理
为确保医疗安全,将QCC引入护理安全管理,可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谭微等研究发现,QCC可有效降低儿科病房中执行单漏签率;张菊明等研究表明,QCC显著降低儿科浅静脉留置针意外拔管发生率;何晓芳等研究发现,QCC可提高儿科口服药正确有效服用率;高樱等研究表明,QCC提高患儿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及佩戴率。2.4儿科院感管理
院感管理是儿科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QCC引入院感管理,可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减少院感的发生。刘晓娟等研究发现,QCC能显著提高儿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增强院感意识;肖许蓉等研究表明,QCC不仅显著降低新生儿科院感的发生,还使院感管理更加规范化。2.5儿科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儿科护理工作重要内容,将QCC引入到儿科健康教育中,不仅使患儿及家长深入了解疾病相关知识,还可促进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祁小梅研究发现,QCC是提高儿科门诊患儿及家长氧气雾化吸入健康宣教满意度的有效方法。2.6儿科护理教学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护理学科,儿科护理技能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将QCC引入到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使实践与理论教学融为一体,对教学质量的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彭鹏等将QCC应用于儿科护理技能教学,显著提高了儿科护理技能教学质量。3结论
目前,QCC应用于儿科护理领域尚处于初级阶段,推行过程中仍面对着诸多问题及挑战,这就需要引起护理管理工作者的重视,儿科护理管理者应加大培训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推动QCC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有42份护理记录书写符合规范,正确率为51.2%,40份存在不同的书写问题,包括:①未体现神经内科专科特点;②专科用药和专科检查记录不及时;③神经内科各类评估量表运用较少;④病情反馈不及时;⑤没有病情观察内容;⑥危重病人有病情变化护理记录没有体现;⑦护理记录不完整;⑧护理记录不准确;⑨缺乏中医特色,前3项问题合计28份,占70%,故将其作为本次QCC活动的改善重点。
总之,在儿科护理领域开展QCC,不仅可显著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及儿科护理教学质量,还可提高护理人员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QCC在儿科护理领域值得推广应用。
,
本文编号:40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