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基于APEC国家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15 19:15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选题背景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方便,使得原先在某一个国家内生产制造的产品,现在可以通过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便利的物流,实现通过不同国家的企业之间合作进行组装,并且通过不同的分销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销。也就是说原先在一个企业内部完成的研发、设计、生产、分销、配送等职能,现在可由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能为产品增值最多的不同企业完成。随着信息交流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不断地下降,企业之间的分工也在日益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重点放在核也业务上。当前的企业己处于一个夏杂的网络之中,这一网络就是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及消费者的供应链。在这个网络中,许多企业在进行研发、设计、生产、分销和配送中都避免不了遵循企业所处的制度规则。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也迎来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和生存环境,经济发展中有大周期和小周期,市场日趋多变和不可预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产品质量己不再被看作企业的竞争优势,而仅仅是企业在市场中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制度质量的好坏成为又一主导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贸易不平衡现象也日益凸显。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不断深入和范围的扩大,中间品贸易飞速发展,产品生产跨越多个国界的现象愈来愈普遍。以各国贸易规模为基础的贸易总值(进出口总值)统计无法直接反映各国获得的贸易利益,特别是对于中国送一类贸易结构比较特殊的国家来说,贸易总值统计与所获得的贸易利益差异可能更大。中国出口中有一半左右为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多数来自国外,且中国处于全球供应链的低端位置,从单位出口中获取的经济利益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国出口的许多"高科技"产品绝大多数依然只是"中国制造",而不是"中国创造",国内増加值含量并不高。因此,应从分割的供应链入手研究一国或地区在全球供应链中所处地化应以进出口贸易中的各国国内増加值的含量作为贸易利益衡量的标准。目前贸易增加值的研究己成为全球热点问题。

.......................


第二节本文的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结构框架

本文在系统梳理了主流贸易理论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和数理论证两个视角系统地探索了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并构建了全面测评制度质量和供应链效率的指标体系,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制度质量影响供应链效率的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论对如何打造髙效的亚太供应链提出政策建议。

本论文共分为7章,其基本框架结构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及意义,然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框架结构及研巧路线图,最后,论述文章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为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文献综述。本章分别从制度质量、全球供应链分工及制度质量与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的研究动态三方面梳理了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研充成果。

第三章为制度质量指数的构建及其跨国比较。本章首先阐述了制度质量的基本含义,然后拆分了制度质量的构成,从制度质量的各个分项指标入手,利用美国传统基金会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及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政府治理指数和全球营商环境指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度了APEC国家的制度质量,最后利用测度出的数据进行跨国比较。

第四章为供应链效率指数的构建。本章首先阐述了全球供应链的背景和相关的内涵界定,然后基于KPWW方法对出口进行了分解,从而得到出口増加值部分。最后根据高效供应链的定义,及前人对供应链参与程度、地位程度的测度,构建了供应链效率指数,为后文关于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打下基础。

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基于APEC国家的实证研究

..........................


第二章文献综述


第一节关于制度质量的研究动态

制度质量指的是制度所包含的质量特性。制度的主要功能是创建一个有序的市场环境并且减少其中的不确定性,从而促进经济活动中的各种交易行为顺利进行

―、制度质量的概念

制度的概念已经在最近的很多文献中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制度是一系列的"博弈规则",包括正式制度(如政治和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与非正式制度(包括人们的行事准则、行为规范及惯例),涉及到一国的政治、法律、经济及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

制度质量反映的是作为制度客观存在的好坏程度。所谓的"好制度"主要就是指制度的透明性高、可持续性强并且较稳定;而"坏制度"则就是指该制度的透明性低、没有可持续性并且非常不稳定,较易被推翻或更改。制度透明性是大众获取清晰的准确的关于资本市场、法律系统和政府宏观政策、财政规范、伦理、腐败、习俗和规范等方面正式或非正式信息的方便程度。而制度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则分别侧重于制度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够支持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时间长度,及制度是否能够保证稳定发展,支持经济稳步发展的能力一般来说,一国或地区的制度质量越高,其制度所涵盖的内容越完备、所具有公信力和执斤力都较强,并且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越大。在较高质量的制度环境下,国家经济交往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减少,行为结果的可预见性较高,国家能更好地对一国的经济进行调控及管理。反之,制度质量越低,其制度所包當的内容越欠缺、甚至基本不具有公信力和执行力。在制度质量较低的环境中,一国的经济会出现混乱不堪的局面,国家对人们的经济交易可能不再有调控能力。在不同的情况和环境下,制度质量的涵义有所不同。在金融系统中,制度质量代表了投资者受到保护的程度和创业者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外部资源的程度。

.........................


第二节全球供应链分工的硏究现状

迈克尔波特最早注意到产业内部企业间供应链分工现象,并在1985年提出了供应链理论。波特当时的研巧视角还只注意到一国内部,只考虑到不同企业在完成同一产品过程中的相互分工协作。当原本分布于一国之内的产品供应链环节跨越国家或地区进行时就形成了全球供应链。Gereffi(1994)最初将其称为"全球商品供应链",并认为全球商品供应链不仅是企业跨国生产经营的结果,而且是企业跨国生产与贸易一体化的结果。

在波特的供应链理论研巧基础上,Gereffi(1999)进一步建立了全球供应链的分析框架,将全球供应链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类型。Kaplinsky(2002)将其称为"产业链",并认为各国企业在产品各环节的分工,使各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更充分。联含国工业组织综合诸多学者研究的成果,重新界定了"全球供应链"的概念:全球供应链是指,为实现商品或服务价值而连接生产、销售、回收处理等过程的全球性企业网络,它涉及从原料采集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运储、成品的生产和销售,直至最终消费和回收处理的全过程。上述阐述表明,无论是学者还是联合国关于此种新型分工现象的界定,都突出了在全球生产活动中,不同国家和地区产品供应链环节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性。全球供应链本身就含有国际分工的意思。

全球供应链分工与传统的国际分工最明湿的区别在于:全球供应链分工打破了传统分工中的国家边界,突出了跨国公司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了国际分工主体由国家向企业过渡。在这种新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企业竞争优势与国际比较优势的统一关系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再仅仅来源于一国的比较优势,而互来自于世界各国的比较优势。在新型的国际分工中,国际分工利益不再取决于企业产权和产品的产地,而是取决于参与国际分工要素的数量、质量和地位(张二震等,2003)。

.......................


第三章制度质掛傲的构建及其跨国比较.........16

第一节制度质量的内涵界定..........16

一、制度、质量的含义...........16

二、制度质量的含义...........17

第四章供应链效率的概念界定及指数构建...........33

第一节供应链中出口增加值测度..........33

一、全球供应链背景...........33

二、基于KPWW方法下的出口増加值测度...........34

第五章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与模型..............42

第一节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42


第六章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假说和个案分析层面,缺乏实证检验。因此,本章旨在利用APEC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对上述提出的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关系的假说进行验证。


第一节实证结果分析

一、模型的构建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包含时间特征和截面特征的面板数据,在做实证检验之前,我们做了混合样本的散点图,发现新加坡是个离群值,可能原因是新加坡主要进行转口贸易,处于服务于各个国家的状态下,没有在供应链中,因此将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数据删除。在处理面板数据时,首先对模型进行设定,考虑到每个国家(地区)不可观测或被遗漏的异质性,我们加入"个体效应",建立变量模型如下:

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基于APEC国家的实证研究

..........................


第七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基本结论

本论文在界定制度质量、离效供应链等核心概念内涵及构建制度质量指数、供应链效率指数的基础上,构造了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从理论推导和数理论证两个视角分别探索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建立随机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制度质量影响供应链效率的效应进行了多角度的实证检验。

通过理论研究、模型分折和实证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在生产过程的物化成本不变、企业利泡最优化策略及其他条件一定的前提下,出口产品的平均交易成本与制度质量成反比关系,因而制度质量差异是国际贸易成本差异的一个决定因素,并且,这一差异会导致国家之间出口产品附加值有所不同,从而进一步影响国家(地区)在供应链中的效率。

(2)制度质量的改善会减少交易摩擦,降低企业单位产品的平均交易成本,因此,制度质量的提商是提巧供应链效率的一个重要源泉。越处于供应链上游的生产环节所需的制度依赖性越强,即一国或地区制度质量越高,越可能参与供应链上游环节的生产;而制度质量较差的国家则被迫选择供应链下游环节的生产。显然,制度质量的差异导致国家(地区)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地位不同,进一步影响供应链效率。

(3)将主流贸易理论论及的主要因素与制度变量一道纳入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上述变量对各国(地区)贸易综合竞争力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制度质量和技术水平对各国(地区)供应链效率的影响较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的影响其次,人为资本和研发水平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与现有理论有一定的出入,鉴于可能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影响效果有待进一步分析与考察。制度质量对供应链效率影响除了上述直接促进作用以为还存在间接作用,即制度质量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因素从而提升供应链效率。从总体上看,以上实证检验结果支持了前文关于制度质量与供应链效率的理论假说。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455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55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3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