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研究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的背景
进入21世纪来,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文明享受。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充余,农副、工业等生活必需品不再是人类追逐的焦点,社会消费需求更多的转向了精神文明领域,从而集视听艺术、工艺品、设计、个人文化和娱乐等诸多精神文明载体的创意产业,开始悄然兴起。创意产业脱胎于传统文化产业,又超越文化产业,它以人类的创意作为产业发展资源,改变传统单纯依靠人力、能源、原材料作为要素投人的生产模式,是一种依靠无形的智力消耗来创造有形价值的产业形式,其产值来源于创意。
随着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投身于创意产业学术研究,但纵观该领域国内外现有的学术成果,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创意产业内涵研究、创意产业集群效应和创意城市研究等领域,而对创意产业贸易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但本文认为市场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交易(贸易)是产业利润实现最根本的方式,所以对创意产业贸易的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而当今国内外对创意产业贸易学术研究不足的现状,也为本文留下了巨大的研究空间。
创意产业诞生于20世纪末,兴起于21世纪初,此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倡导的贸易自由化理论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贸易自由化思想己被人们广泛接受和推崇。进入21世纪后,人类在信息通讯技术及海陆空交通运输事业上均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极大地削减了世界各国参加国际分工和跨国贸易的成本,进一步凸显了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今全球不可逆的两大经济潮流。其中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其涉及面小、可操作性强和成效高等特点,更成为世界各国参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首选的途径。截止2015年1月,WT0登记备案的区域贸易协定(RTA)己达604件,己正式生效的有398件。由此我们可以预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如此盛行的今天,借助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平台,创意产业贸易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
1.2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研究内容
本文当今国际贸易领域新生贸易力量一创意商品贸易为研究对象并结合RCEP区域一体化背景,首先深入研究了区域商品贸易的相关经济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需求偏好相似理论),并深入分析和研究了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特点及贸易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手段,对RCEP视角下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各影响因子进行了计量测算。最后基于问题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了一系列促进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的政策建议。
1.2.2研究思路
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是就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与不足等内容进行介绍。
第二章首先对创意产业、商品、RCEP和文化维度概念进行界定,并研究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内涵、形式及RTAs的贸易效应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从理论层面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作用机理。其次,综述了创意商品贸易、RECP贸易效应和文化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领域的研巧成果,为本文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献参考。
第三章本文从出口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三方面分析了中国对REC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并分析了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本文采用2003-2012年中国对RCEP各国创意商品贸易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单国贸易引力模型,实证研究了双边国内生产总值、双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差、人口、双边教育水平差距、文化距离、空间距离、贸易安排等因素对RECP区域视角下中国创意商品出口的影响。
.....................
第二章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创意产业和创意商品
目前学术界对创意产业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标准,学者张京城(2006)认为此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创意产业的提出最早是作为政府的一个产业政策导向,而不是一个学术概念造成的。此外由于创意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时间较短,导致学术界至今在"创意产业"概念和分类上尚未达成一致。而创意产业定义的含糊不清又导致了创意商品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缺乏一套普遍认可的分类标准。因此,为了探就创意产业及其商品内涵,本文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
最早提出"创意是产业发展驱动力"思想的是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1912),他认为: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创意才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不是资本和劳动力。之后罗默(1986)也认可了熊彼特的思想,认为新产品、新市场和机会是创意催生下的产物,因此创意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998年,英国政府率先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创意产业"一词,并在之后发布的英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中定义创意产业为"在个体原创思想和技术的驱动下,创造新的市场、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的产业,是一个知识生产与利用的过程。"随后"创意经济之父"翰.霍金斯(2003)认为创意产业的本质是生产过程中创意资本的投入,其产品均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之列,由创意资本投入而汇集成的产业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定义为一种无形思想向有形商品转换的过程,是一种能够増加传统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朝阳产业。近些年来,中国学者对创意产业的界定有:王辑慈(2005)认为创意产业即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意性内容密集型产业。张京城(2006)在其编著的《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中,将创意产业定义为"具备文化特质,并借助科技支撑和市场化运作将创造力和智慧产业化的活动总和"。李世忠(2008)认为创意产业是满足人类精神感性与理性需求的产业,通过科技和艺术等手段,并依托个体知识和技能将文化资源与其他产业进行重姐和再创造,生产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
综上,本文将创意产业定义为运用科技和商业化手段,在知识产权框架下,将个体的创意思想资本化、产品化、产业化的活动总和。而创意商品即创意思想产品化的实体,-是一类具备高创意、高附加值和知识产权保护特质的商品。
.........................
2.2相关理论
2.2.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2.2.1.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1954年,荷兰经济学家Tinbergen'5首次定义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他将其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形态,指出积极的区域一体化是指国家(地区)依靠强制力改造现状,营造新的自由化经济和贸易体系。消极一体化是指单纯依靠消除歧视,而对原有经济与贸易体系不做更多变革的一体化形式。美国英国经济学家Robson"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是国家或地区间通过消除贸易壁垒,实现区域内部商品等要素的自由流通及对外采取统一税率和商贸政策。斯己克(1956)在Viner关税同盟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共同市场理论,认为相对于关税同盟,共同市场还实现了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OlsonandZex化auser""(1966)在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分析时首次引入了经济制度的影响,他们认为区域内贸易和货币同盟能让成员国享受其带来的利益。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学者张大斌"(2003)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主权国家为了促进共同繁荣而不限制区域内商品、服务、劳动力等流通,实现市场资源最优配置的动态过程。
综上可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不是一层不变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该理论内涵得到了不断的延伸和扩展。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不同的类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Balassa根据一体化的进程,将其划分为贸易一体化、要素一体化、政策一体化和完全一体化4个阶段。
按市场融合度,学术界普遍将其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优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经济一体化。
.....................
第三章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与问题分析............20
3.1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的出口现状............20
3.1.1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规模和产品贸易结构..........20
第四章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影响因素实证研究..........33
4.1贸易引力模型简介............33
4.2指标的选择和模型设定..........33
第五章促进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的策略...........44
5.1政府层面...........44
第五章促进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的策略
5.1政府层面
5.1.1提髙经济实力,推动创意产业发展
第四章实证结果思示,经济水平越高,中国对RCEP的创意商品出口能为越强,因此中国政府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对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带动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发展。对此本文认为:一是鉴于当前中国面临较大经济下行皮力,中国的经济建设应采取稳中求进,保质保量的发展模式,应意识到单纯依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换取的经济增长并不长久,应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高质量增长,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源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反之又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推动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打造"经济发展"和"创新发展"相辅相成的经济新发展格局。二是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策略上,政府应充分意识到创意产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从政府层面制定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计划。2015年1月,李克强总理视察了位于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并在3月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建设新方向,创意产业迎来发展春天。为此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考察当地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当地文化和教育等优势,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发展计划,加大对本地创意产业的资金投入、补贴及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
......................
结论与展望
本文依照理论支撑、现状和问题分析、实证研究和对策建议的行文思路,对中国对RCEP的创意商品出口贸易进行了深入研究。研巧发现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贸易优劣势并存。优势体现在相较其他RCEP国家,中国在多类创意商品上具有较大的国际竞争力,RCEP—旦正式建成,中国便能依托此优势迅速占领R沈P市场,扩大自身创意商品出口。劣势表现为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曰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消费市场单一且部分创意商品贸易竞争力较低等方面。针对中国对RCEP创意商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企校联动,注重创意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知识密集型创意商品国际竞争力和实施"保大扩小"市场布局策略等一系列对策,对促进中国对RCEP的创意商品出口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此外本文还运用实证手段深化了本文的研究层次,通过实证模型研究了RCEP视角下贸易双边经济总量、人均GDP差距、高等教育差异和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中国创意商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经济实力,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及推动相关商品出口、根据市场特性,实施针对性营销、加快区域间产权保护法互认进程和推进RCEP区域内部"一带一路"建设等建议。
参考文献(略)
,
本文编号:46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4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