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大学独立精神的缺失与理性回归
第一章 绪论
本论题以大学独立精神的缺失为出发点,通过其表现出来的现象以及成因,提出大学独立精神需要理性回归。这样的理性是基于深刻理解大学独立精神的内涵之后,通过其在市场化的进程中所表现出的缺失,深入分析其中的缘由,在此基础之上正确认识大学的本质属性,以其教育性和学术性为旨归,揭示大学的独立精神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因为这关乎到大学所担负的培养社会人才、传承人类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1.1 研究的缘起
第一,透视如今我国大学独立精神的缺失表现,梳理出其中的缘由,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市场化”、“政治化”、“科层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我国的大学正在走向一个或许难以避免的误区。毫不夸张的说,大学俨然变成了一个偌大的知识制造工厂,在市场的调控下,专门制造型号、质量、样式相同的知识型产品。大学里的老师也好似变成利欲熏心的经营者和制造商,忽略了我们教育面对的其实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此外,以官治学、行政扩张、权利本位的思想在大学大行其道,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上到人事任免权,下至学术职称的评审权,无一不牢牢掌握。大学的一系列作为显然不符合整个社会对它的价值期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背道而驰的走向。这不仅仅是大学精神的陷落,更是整个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沦陷。所以了解这当中的前因后果,扭转和挽救当下的局面似乎迫在眉睫。第二,挖掘独立精神之于大学存在的必要性,目的在于强调独立性对于大学的良性发展不可或缺。对大学的独立精神进行追问确是因为当下的中国大学之独立精神出现了问题。作为中古世纪的灿烂花朵———大学的诞生,创造的远非象牙之塔的建筑实体,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其职能的不断演变和扩增,大学不仅仅限于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了,更重要的是它所培养的人才和创造的知识用来增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前进。也正是这种伟大的贡献使西方大学得以延续和发展,独立自由的精神是其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充沛活力的支柱,在这样的精神引领下,大学一步一步地走向了现代性。
.........
1.2 研究的综述
国内的相关著作:目前中国大学教育史的研究著作主要有:曲士培编著的《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涂又光编写的《中国高等教育史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年);熊明安所著的《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 年);金以林的《大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年);郭齐家,刘德华,王炳照,何晓夏,高奇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年)。这些著作都对各个时期、各个教育家所确定的教育目标作了较系统的阐述,可为本研究提供历史线索的参考。 近十余年来,大学精神研究在一定范围内引起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相关的主要成果有:杨东平的《大学精神》(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 年)一书选编了中外著名教育家对大学精神的阐述;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年)是一本将其所研究的关于大学各方面理论综合起来的文集,有相当部分涉及到关于大学精神的探讨,观点深刻;蔡元培等编著的《大学精神》(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年)有专章对大学精神进行了讨论; 历史学、哲学和教育学是本研究的三大基石。贺国庆,王保星,朱文富著《外国高等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年);张维迎著《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从大学治理的角度阐述大学的逻辑与大学治理的关系;黄济著《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发行部,2008 年)站在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高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和西方教育哲学流派作了系统的梳理和评价,力求做到“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历史和哲学的研究,尤其是有关中国思想发展的历史和哲学著作是本研究必不可少的素材。 国外的相关著作:国外直接研究大学精神的著作并不多,但对大学理念、大学使命等的研究都成为教育学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所以仍有诸多的文献可参考。
..........
第二章 大学独立精神的定义及内涵
大学精神似乎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论题。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论及到这一问题,然而经过岁月的更迭,至今人们还是对它充满了困惑。在物质基础极为贫乏的年代,大学精神缺失这一说法鲜少被人提及,而如今当知识分子的物质待遇得到相当改善的时候,尤其是处在当前的社会情境下,反而滋生了很多人对物质的期待,大学中的功利化、行政化愈演愈烈。大学本是众人心中的“象牙塔”,如今却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崇高与卓越的危机,成为追权逐利之地。当人们开始意识到这一危机的存在时,如何挽回大学失落的崇高便成为所有大学人乃至社会人不可回避的命题。
2.1 大学精神的语义界定
“精神”一词常常被人挂在嘴边,使用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不管在何种语境下提到“精神”二字,人们往往都能够立刻勾勒出一个符合该场景的为大众所理解的精神之意。日常情况下,精神会作“状态”而讲,比如某人今天的精神不错,某人看来精神萎靡;更多时候精神是被理解成“物质”的对立面,,如物质文明之于精神文明。由此看来,“精神”不是一个有着复杂内涵的词汇,所以若要具体说出其性质内涵反倒显得不必要了。正如生活常态中,你感觉到冷,但冷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却是没办法具体说明的,或者人们只能说是与热相对立的一种状态,这是不需要人们去追究意义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会给人们更多的是无形的感受,只能通过直观上的体验给予其含义。海德格尔说:概念的一种平常的可理解性,恰恰表明它的不可理解性。故而这样的约定俗成导致人们对精神的描述和定位存在主观的判断,使其缺失了一种独立的本质性内涵。所以要理解大学精神真正的内涵,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关于精神一词日常语义的羁绊。
.........
2.2 大学独立精神的内涵
什么叫独立?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依附性。当人们论及独立精神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陈寅恪先生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②他在 1929 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该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自由独立精神能够促使大学不断的发展知识、追求真理,以其强大的号召力影响整个社会,从而引导社会的前进。康德说:“大学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的品性是独立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1]在法国哲学家、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德里达看来,大学是无条件追求真理的地方,大学应独立到这样的程度:相对于国家民族而言大学是独立的,相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同样也是独立的,这才是大学独立性的真正体现。 对于大学而言,自由独立精神的培育需要做到内外兼修,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外方面,大学与整个社会之间呈现出明显的依附关系,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实体,常常缺乏应有的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并依附于政府。这就需要大学本身拥有足够强大的精神力量和足够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它有能力跳出对政府的依赖,在对真理的追求上不再受限于社会的舆论和功利的干扰,坚守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钱理群先生在北大 110 周年校庆之际曾说过:“当整个社会陷于喧闹,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沉静;当整个社会空气被腐败所污染,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清洁;当整个社会陷于浮躁,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有定力。”[1]虽然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对社会的依赖,但大学千万不能是社会希望它是什么,大学就将自己变成什么,大学不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庸俗化,失去大学的本真。换言之,大学应对自己有一个规范性的概括,即便有外部的众多因素需要考虑,大学也绝不能屈从于权力,沦为经济和政治的附庸。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独立精神缺失的表征及成因 ........ 20
3.1 当代大学独立精神缺失的表征 ......... 20
3.1.1 大学价值取向功利化 ............. 20
3.1.2 大学治理行政化 .......... 22
3.1.3 学术性的失范.... 24
3.2 大学独立精神缺失的成因分析 ......... 25
3.2.1 市场经济的逐利性....... 25
3.2.2 管理体制的从属性....... 26
3.2.3 文化追求的世俗性....... 27
第四章 大学独立精神理性回归的必要性 ..... 28
4.1 合规律性:从当代大学的本性考量 ............ 28
4.2 现实性:从当下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 ........ 33
4.2.1 大学角色之转变——从“象牙塔”到“服务站” ........... 34
4.2.2 大学角色之定位 .......... 35
第五章 大学独立精神理性回归的路径探析 ............ 38
5.1 大学独立精神回归的实质:还原大学本质 ........... 39
5.2 大学独立精神回归的枢纽:制度革新 ........ 45
5.3 大学独立精神回归的灵魂:文化建设 ........ 50
第五章 大学独立精神理性回归的路径探析
大学的独立性问题上,近代中国的教育家专门也曾有过一系列的论述。清末,章太炎就曾提出教育独立的设想:“学校者,使人知识精明,道行坚厉,不当隶政府,惟小学与海陆军学校属之,其他学校皆独立。”[1]再到民国初年,思想界更是形成了一股“教育独立”的思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1922年3月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教育独立议》的发表:“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工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在文中,他表达了自己关于教育独立的观点:教育是一种发展个性、培养人才的工作,教育是求远效的,着眼于未来,其效果不可能在短期内表现出来。而政党是求近功的,往往只考虑眼前的利益,在政党政治背景下,政权在各党派之间更迭,由政党掌管教育,必然会影响教育方针政策的稳定,影响教育的成效。因此蔡先生提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于教育家。胡适先生于1947年提出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说道:“我所谓‘学术独立’必须具有四个条件:‘(1)世界现代学术的基本训练,中国自己应该有大学可以充分负担,不必向国外去寻求。(2)受了基本训练的人才,在国内应该有设备够用和师资良好的地方,可以继续作专门的科学研究。(3)本国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如工业问题,医药与公共卫生问题,国防工业问题等等,在国内应该有适宜的专门人才与研究机构可以帮助社会国家寻求解决。(4)对于现代世界的学术,本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应该和世界各国的学人与研究机关分工合作,共同担负人类学术进展的责任。’”胡适的学术独立观,从个体而言,是指学者应有独立人格,能摆脱世俗与政治的束缚,以求学术之自由;从国家而言,意指国家应建立独立的现代学术体系,本国的学术机关和高等学校能独立地承担起培养现代学术人才,担负起现代学术研究的重任,最终融入世界学术的发展,再造中国文明。[2]民国时期的蔡元培、胡适等人都曾将此种种主张付诸实践,虽然最终失败,却给后来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
结语
中国大学发展至今,原有的独立精神渐行渐远,功利主义、官僚习气、低俗文化等等这些负面因素无一不在影响着如今的大学。倘若不能保持其独立性,大学势必会迷失在这些污浊之气当中,大学的存在将不复任何意义。回望过去,我们曾经拥有过这样的独立,这得益于当时的行政制度对知识和人才的崇敬,得益于当时的部分校长不畏强权不唯金钱的风骨;仰望他人,某些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优于我国,拓宽教育独立性的空间更具优势。正视当下,大学正在沦为权钱的附庸,大学更多的是向权利和金钱靠拢,很多教授老师不像教育者而像管理者。基于这样的现实,我们或许会产生疑问:既然如此,我们是否要倒走历史往后退?与西方大学相比,我们究竟差在哪里?诚然,历史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延续,与西方大学的差距也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这样的纵横比较有利于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同时也能认识自身的不足,吸收他人的长处。探寻到可操作的合理之道,独立性的获得并不是不可行。 梵蒂冈格利戈里大学校长赫威·卡利耶所说:“大学应向社会,也向政府证明,它能够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作出重要贡献。但大学在执行政府的发展纲领和回应现代经济的要求的同时,应当竭力保持本身的自主性,这是大学实现它的下述独特的功能所绝对必须的:进行‘纯’学术研究,实施社会批评,发展智力文化,服务作为人的这一社会存在等。大学是唯一能够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社会组织。”[1]大学独立精神的回归,需要国家、社会以及大学本身的自觉努力。国家要保障高校在教育理念、物质基础、行政权力等各个方面的独立,如此方可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机构。在市场经济和世俗文化的浪潮中,坚守大学的本真、保持其应有的独立性是大学的使命。大学应该是社会良知的守护者,既能满足社会的发展又能保持其自身的自主性,而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58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5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