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目标显著性和时间间隔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25 06:43

已有的研究显示个体加工方式的选择会受到线索特征的显著影响。一些研究者认为,当目标线索具有显著性化前瞻记忆可以被自动的提取等考察影响前瞻记忆提取的因素,实验中变化目标线索的显著性、数量及对前瞻记忆任务的强调。实验结果没有发现执行前瞻记忆任务会显著进行中任务,即呈现前瞻记忆任务并没有显著増加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表明显著的目标线索可以引发前瞻意向的自动提取;Scullin等(2010)的研究中,通过设置具有焦点性(focal)的目标线索,即在词汇分类任务中呈现具有某一属性的具体的词或呈现这一属性,发现具有焦点性特征的目标线索可被自动提取,且很少对其他任务产生干扰。而另一些研究者认为,不论目标是否具有适著性,成功的执行前瞻记化都需要准备注意的参与,并消耗一定的认知资源。Smit (2007)在考查成功的执行前瞻记忆任务的提取机制的研究中,通过改变目标线索是否具有显著性,即在词与非词的判断任务中呈现特殊颜色的目标或被试的名字,发现在四个实验中,成功的执行前瞻任务会对进行中任务的执行产生严重的干扰,表现为进行中任务的反应时显著的变慢,这表明个体对目标线索从事准备注意加工和监控,从而消耗有限的资源,影响其他任务的完成。

......


第二章时间间隔影响前瞻记忆后效应的研究


2.1前言

本研究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实验范式进行修改,被试完成相同的前瞻记忆任务阶段和完成前瞻任务阶段的任务,改变延迟任务为进行中任务阶段,不出现目标线索,只完成进行中任务,通过进行中任务阶段的长短控制时间的延迟。这样的设计使得对时间间隔的控制独立于完成任务阶段,保证不同条件之间时间间隔的差异性得到有效地控制。目标以显著性的条件下出现的,即前瞻目标出现在藍色或红色的背景中,进行中任务呈现在黑色背景中。因此,本研究在其研究的基础上,重点考查在目标线索显著性的条件下,不同的时间延迟间隔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影响。

目标显著性和时间间隔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影响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室实验法,考查时间间隔在目标显著条件下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以及前瞻记忆认知机制的影响。实盤采用时间间隔(长时、短时、无间晒)X任务类型(前瞻任务阶段、进行中任务阶段、完成前瞻任务阶段)的设计,其中任务阶段为被试内因素,时间间隔为被试间因素。因变量为被试对各个任务做出反应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与前瞻记忆阶段大致相同,但告知被试这一阶段与进行中任务阶段相同,只需完成字母相同与否的判断。而前瞻记忆阶段已经完成的目标线索会重复出现,但作为进行中任务刺激来反应。重复目标线索呈现的位置、次数和颜色与前瞻任务阶段保持一致。

第三章目掠显著性影响前瞻记忆后效应的研究.................21

3.1前言.........21
3.2研究方法.........21
3.3结果与分析.........23
第四章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发生机制的研究.........31
4.1前言.........31
4.2研究方法.........32
4.3结果与分析.........33
第五章总讨论.........39
5.1完成意向的后效应.........39
5.2意向后效应的影响因素.........39
5.3意向后效应的发生机制.........41
5.4前瞻记化的认知机制.........42

第六章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1创新么处

第一,以往关于前瞻记忆的研究大多集中与未完成意向的认知机制或神经机制的考查,而较少关注完成后意向的过程。本研究重点考查前瞻记忆的意向后效应的问题,即意向的在完成之后的发生过程,为其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和理论支持。而硏究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多见于国外,国内相对少之又少。第二,先前对意向后效应的研究范式主要在经典前瞻记忆研究范式基础上做一定修改来进行。本研究综合了经典范式和重复目标线索范式的基础上,结合两者的优势,避免单一实验范式的不足。第三,本研究综合考查目标显著性和执行新的前瞻记忆任务的影响,突破单一因素的的局限。同时结合多种条件的研究,更加全面的探讨意向后效应的问题。

6.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第一,实验练习部分设置的相对较少,若能增加练习部分使得被试能够熟练的掌握实验任务,从而可以降低实验中的练习效应,实验结果的解释就会更加合理。第二,实验一的不同间厲时间的差距上并非特别明显,若能増大不同间隔时间之间的差距,实验的结果可能更为有效。第三,实验二、三的研究发现,目标显著性和完成新的前瞻记忆任务之间产生交互的作用共同影响前瞻记忆的意向后效应。但由于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无法进行比较分析,因此还需要做更深入的考查。第四,通过本研究得到,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认知机制支持自动加工的理论。但由于本研究采用特定的实验范式,化及关于意向后应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送并非是最终的结论,还需要更多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来进行检验。

......


第七章结论


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进行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结论一:与前瞻记忆意向优势的理论不同,前瞻记忆的意向在完成后并不会立即消失或者被排除在意识之外,而是保持一定的活动或激活水平。且这一状态可以引起意向后效应的发生,导致个体错误重复前瞻反应,并对正在进行中的任务产生一定的干扰。结论二:在意向目标线索显著的条件下,不同的时间间隔不会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产生显著的影响,即当完成目标线索出现时,个体重复执行错误反应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三:目标线索显著与否可以对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产生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显著水平,即完成意向目标线索显著的条件的意向后效应显著大于不显著的条件。结论四;保持和执行新的前瞻记忆任务不会导致完成意向的立即消失。同时,目标显著性和新的任务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前瞻记忆意向后效应的大小。结论五:前瞻记忆意向的后效应的发生机制支持自动加工的观点,即在缺少监控的条件下,已经完成的前瞻记忆意向可以被自动提取,并引起意向后效应的发生,导致个体错误的重复前瞻反应,同时对正在进行中的任务产生一定的影响。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61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61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6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