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研究
第 1 章 绪论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当前为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而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策略,它发挥着类似于火车头的效能,引领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方向,推动我国跻身于经济强国席位。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实现“特色城镇化道路”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然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势必涉及农民市民化、城镇化质量、创新驱动发展等若干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无不和农民的科学素质有着紧要的联系。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英格尔斯提出,“发展最终所要求的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①。当前,我国农民科学素质的状况很是不乐观,特别在必备的职业技能方面,掌握或熟知的农民更是寥寥无几。就我国国情而言,农民人数多、分布的地域辽阔、经济又相对落后,这些状况为农民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带来了困扰。可以说,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是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中的攻坚环节,更是重中之重。
........
第 2 章 科学素质与新型城镇化概述
2.1 科学素质理论
我国的对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正式研究肇始于1989 年,而首次展开实践确是在1992年,目前已累计开展了九次。1992 年,中国科协根据美国开展公众科学素质调查的官方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虽然当时的结果仅为 0.3%,但在在我国是首次的,充满了历史性。通过详细分析首次调查结果,此研究范畴的第一套书——《中国公众科学技术素养》与《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态度》正式面世了。在随后的国际交往中,以中科院和中国科协为首的研究专家们不断吸收消化米勒等国外专家关于公民科学素质的研究理论、观点、方法及其调查体系,尤其是米勒体系,并且在积极借鉴其精华的基础上,对公民科学素质进行了因地制宜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出与本国接合最密切的内涵。2.2 新型城镇化及其对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要求
对于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的确定,目前尚未统一,学者们仁者见仁,但这些说法还是大致相似的。王素娟等人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秉持以人的需求为着力点,走出一条科学合理发展、高利用率高产出比、进步效果明显、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区域特色与优势彰显、城市村乡紧密连合、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式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城镇化之路。而单卓然等人认为,,之所以称为新型城镇化,在于其内涵是以人民生存福祉为出发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寻求物质与精神品质提升,力图通过区域、城乡的统筹协调发展,产业的升级与转型、集约利用与低碳绿色经济以及生态文明来实现中国的新型城镇化的特色之路。综上可以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引导、指领,因循城镇化的根本规律,从全面提升城镇化程度和品质出发,秉承以人的需求为本源,呼吁整个社会和谐共处、城市与乡村整合统一、环境良性循环、产业密集发展、工业规模与构造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范式。第3 章 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现状...............13
3.1 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基本情况 ............ 133.2 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 ............. 26
3.3 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存在问题的成因............ 27
第4 章 国内外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31
4.1 国内其他省份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 31
4.2 国外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经验......... 32
第5 章 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对策..........35
5.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35
5.2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36
5.3 提供充足的保障条件 ........... 37
第 5 章 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对策
5.1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由于农民农业生产的地域性限制,要实现农民增收,就必须在农民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省级政府要根据国家的精神发挥领导作用,当地政府根据上级政府的命令,深入了解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落实政策,积极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实时监控设施情况并及时上报,确保基础设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与保养,确保设施建造的质量,不断进行适时调整,根据农民发展情况,扩充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与建设规模,解决农民的担忧烦扰,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保驾护航。首先,稳固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水利和公路等农民生产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农田的灌溉,水、旱灾的防护,农业生产原料及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加强囊括农作物质量检测、农作物市场信息共享、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平台在内的,与农业生产相综合配套的各类微型设备的筹建,为农民拓宽增收渠道供应优质保障。其次,完善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切实解决好农村用水、用电等生活性基础问题,帮助农民减少在日常基本生活方面的成本花费,避免额外生活花销,节约在日常琐碎上的时间消耗,以便其腾出更多时间、积蓄更多的精力去全身心地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以生产致富。这有利于让农民从基本生活保障的禁锢中脱离出来,释放出农民所潜在的生产力,提高农民收入。5.2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农民科学素质因其具有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特性,其对教育资源的需求带有非常的强烈性,为此,迫切要求完善与农村教育相匹配的硬性条件的构筑,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程度供给厚重的保障。各级政府应形成上下级联动的机制,结合地区特色和需求,兴建适合于农民学习的图书馆、文化艺术学校、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等教育基地。加强农村教育的师资配备,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学校中选派一批兼具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的技术人员为农民进行讲述科学技术知识及指导农民实践。改进与调整乡村电视台、广播站等的科学传播模式,大力发掘网络信息中心等电子教育途径,改善农村基础信息设备,优化农村网络服务体系。......
第 6 章 结束语
目前,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一定成效,农民的科学素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实际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仍存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不够、健康科学生活意识不强、科学劳动能力薄弱、参与公共事务意识尚显不足、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偏低等问题,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深入探讨其原因,收入水平偏低、受教育程度不高、落后文化传统以及农民科学素质建设力度不足是主要因素。因此,迫切需要从影响因素着手,并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结合辽宁省实际情况,大力解决辽宁省农民科学素质存在的问题。农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并且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工作,必须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出台相关方针政策,加大人财物力多方面的投入,但是涉及方面太多,具体操作难度大,不能一挥而就,需要做好打攻坚战的筹备,渐进地解决。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3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