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基于“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的实证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出口活跃度的不断提高以及 GDP 的飞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在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性贸易失衡的状况,尤其是对美贸易失衡问题最为突出。据美国商务部统计,美国于 1993年开始出现持续性的对华贸易逆差,当时的贸易逆差额仅为 227.77 亿美元;而到 2000 年,这一数字则增加到 838.33 亿美元,中国也逐渐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此后,随着中国加入 WTO,对外开放程度的空前提高以及美中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双方贸易差额持续扩大。截至 2013 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额达到历史最高点 3187.113 亿美元,相比 1993 年和 2000 年分别增加了约 14 倍和 4 倍,21 年间累计逆差总额更是高达 32492.5 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4%。美国也借此频频指责中国在贸易政策的制定上和贸易往来中缺乏公平性和可持续性,认为与中方贸易提高了本国的失业率,降低了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利于自身经济的良性发展,并经常在人民币汇率、纺织品特保和对华反倾销反补贴等问题上与中国摩擦不断,,尤其是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两国贸易争端日益升级。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13 年前三个季度,美国共发起 34 起“337 调查”,其中涉华企业案件 15 起,占比高达 44.1%,相较于 2008 年的 28.2%提高了将近 16 个百分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威胁。
然而,在探寻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源时,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内需不足、汇率制度缺乏弹性和美国储蓄率偏低等宏观因素上,一些微观因素,诸如贸易结构的改变、跨国性生产分工模式的普及以及东亚国际生产分割网络的兴盛等却经常被忽略。事实上,正是这些微观因素使传统国际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国际贸易模式也随即发生了转变(Xing,201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生产网络体系的逐渐形成以及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模式已由起初的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逐步发展到当前的产品内分工,其中又以垂直型专业化分工(又称国际生产分割)最为典型。在垂直型专业化分工下,产品生产不再局限于在某一国家(地区)内依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而是将其生产过程分割为诸如产品设计、组件生产和加工组装等若干特定环节后再依据比较优势的不同分散到不同国家(地区),这些国家(地区)主要通过中间品贸易或零部件贸易共同依附于同一产品的生产链条之上。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回顾
一、关于国际生产分割相关概念的研究
对于国际生产分割(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相关概念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概括性结论。早在 1967 年,美国经济学家 Balassa就开始关注这种生产过程的空间分散化现象,并称其为“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当时美国制造业出现的“海外组装操作”(Offshore Assembly Operation)现象也被认为是垂直专业化的早期表现(Finger,1975)。往后的几十年中,随着生产过程跨国式分散现象的日益兴盛,国际贸易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炸式”增长,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此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所采用的术语除“垂直专业化”外,还包括“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 Production)(Jones和 Kierzkowski,1990)、“价值链切片”(Slicing the Value Chain)(Krugman et al.,1995)、“外包”(Outsourcing)(Feenstra 和 Hanson,1996)、“生产非当地化”(De-localization)(Leamer,1996)、“国际生产分割”(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Arndt 和 Kierzkowski,2001)、“国际生产共享”(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Sharing)(Feenstra 和 Hanson,2001)和“全球生产网络”(Global Production Network)(Ernst 和 Kim,2002)等。
虽然上述表述不尽相同,但所研究的内容本质上属于同一种跨国性的生产活动,即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被分割为若干环节、若干区段或是若干工序后依据比较优势的不同在空间上分散到不同国家(地区)进行专业化生产,并通过国际生产网络的整合将这些国家(地区)共同聚集在统一的国际生产链条之上。由此可见,国际生产分割不仅将国际分工的对象由产业层面进一步细分到产品生产环节层面,同时还将产品的生产活动由一国单独完成进一步拓展到由两国或多国共同完成,从而实现了经济全球化与生产分散化的统一,国际贸易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生产分割只是一种通过纵向方式展开的跨国性分工,它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内分工(Intra-production Specialization),它与水平型专业化分工(Horizontal Specialization)的有机结合才是产品内分工的全部内涵(卢峰,2004)。
.....................
第二章 国际生产分割与中美贸易失衡现状分析
上一章首先基于中美两国的真实贸易状况对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论述,其次系统梳理和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国际生产分割相关概念、测度方法以及中美贸易失衡原因的研究文献,力求探寻文章的切入点和创新点,最后介绍了研究的主要内容、不足与创新之处。本章则试图从总体贸易层面的贸易差额现状分析来说明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东亚转移部分。
第一节中国对美国及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现状
一、中国对外贸易差额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早先比较薄弱的基础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由 1978 年的 206.4 亿美元迅速增长到 2013 年的41589.93 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 16.37%。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差额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变化。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对外贸易在 1994 年之前总体上表现为逆顺差频繁交替出现的平衡状态,而在 1994 年之后则始终处于贸易顺差格局,贸易顺差额也由当年的 53.93 亿美元迅速攀升到 2013 年的 2590.15 亿美元,20 年间累计顺差总额高达 21429.33 亿美元,年均顺差额约为 1071.47 亿美元;尤其是入世之后(2001 年),中国对外贸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阶段,贸易顺差规模更是以年均 22.56%的速度增长(见图 2-1)。
二、中国对美贸易差额现状
伴随着 1979 年中美两国友好邦交的正式建立,双边经贸关系逐渐实现正常化,贸易历程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1979-1992 年)、快速发展(1993-2001 年)和全面发展(2002‐至今)三个阶段,双边贸易总额也呈现出了“爆炸式”增长的态势。截至 2013 年,中美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 5207.48 亿美元,较 1979 年增加了 5182.96 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 17%。
与此同时,中国对美贸易差额也呈现出迅速增加的态势。据中方统计(如图2-2 所示),中国对美贸易自 1993 年开始出现持续性的顺差,当年的贸易顺差额仅为 62.85 亿美元。而在往后的二十多年中,虽然受 2008 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贸易顺差额出现了暂时性的小幅下降,由当年 1710.24 亿美元下降到 2009年的 1433.49 亿美元,但是其它年份的贸易顺差额都表现出了持续增加态势。截至 2013 年,这一差额更是增加到 2160.72 亿美元,21 年间累计顺差总额 18896.09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 19.35%,高于同期进出口贸易 15.81%的增速。
........................
第二节美国对中国及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现状
一、美国对外贸易差额现状
如表 2-2 所示,1993-2013 年,美国对外贸易进、出口额均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进口额始终要大于出口额,且两者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由 1993年的 1155.66 亿美元迅速攀升到 2006 年的最高值 8279.71 亿美元,年均增速高达16.35%。虽然从 2007 年开始有所滑落,但仍保持着在波动中上升的趋势,贸易差额也基本维持在 6000 亿美元之上(除 2009 年外)。21 年间累计逆差总额高达89274.5 亿美元,年均逆差额约为 4251.17 亿美元。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美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巨额逆差状态。
......................
第三章 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机理分析 ................. 20
第一节 三角贸易的界定.......................... 20
第二节 三角贸易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21
第四章 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 29
第一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29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29
二、数据来源............ 31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 35
第一节 研究结论..................... 35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 36
第四章 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影响的实证分析
前两章首先从总体贸易层面的贸易差额现状分析得出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结构性失衡的结论。然而,这种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主要是由国际生产分割下所形成的“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以及中国在其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因此,在总体分析之后,文章又通过对三角贸易指数的测算分析了“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机理,同时以中美间最为典型的 iPhone 手机贸易为例加以补充说明。可是这种影响是否真的存在?是否与现实贸易利益的分配相符?仅仅依靠数据描述和案例分析加以解释并不完善,还需要运用实证方法给予检验。因此,本章将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基于全行业、国家(地区)和细分行业三个视角,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的诸多因素,如中国从东亚经济体进口零部件、中国对美出口最终产品以及汇率等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第一节计量模型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文章研究的是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正值国际生产分割的兴起阶段,发达国家纷纷把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工资率低的发展中国家。地理位置的接近使得蓬勃兴起的东亚国际生产网络成为中国参与国际生产分割的第一站。中国紧紧抓住了这一历史性机遇,充分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努力与世界各国建立更为紧密的经济联系,对外贸易实现了奇迹般的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急剧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威胁。然而,这种威胁产生的根源在于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所形成的“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模式以及中国在其中所处的组装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的特殊地位。
..........................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贸易自由化程度和出口活跃度的不断提高以及 GDP 的飞速增长,中国对外贸易在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性贸易失衡的状况,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迅速扩大。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中美经贸关系健康发展,乃至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主要威胁。鉴于此,文章首先从总体贸易层面定性分析了中国对美国、美国对中国以及各自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现状,从而引出当前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紧接着,在国际生产分割背景下,通过对三角贸易指数的测算研究了“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最后的实证研究则着重考察了国际生产分割体系下,中国从东亚经济体进口零部件、对美国出口最终产品以及三角贸易指数等因素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一、中美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结构性失衡
首先,从中方角度出发,通过对比中美贸易差额曲线与中国对东亚经济体贸易差额曲线的变动情况不难发现,伴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不断增加,其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也在相应扩大。其次,从美方角度出发,通过美国对中国及东亚经济体的贸易差额及其比重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中国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的上升,东亚经济体在美国总体贸易逆差中所占比重相应下降。因此,综合以上两方面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对美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是从东亚经济体转移而来,两国间的贸易失衡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的结构性失衡。倘若没有中方贸易,原来由东亚经济体生产的产品仍有东亚经济体自身出口到美国,则美国对东亚经济体的贸易逆差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大。因此,只要这种产业转移的趋势不发生改变,中美贸易失衡加剧的局面就很难扭转。
二、中美贸易结构性失衡主要根源于三角贸易模式
作为三角贸易的枢纽,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前向贸易,以及与美国的后向贸易使其贸易差额的地理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日韩等东亚经济体通过出口平台型 FDI 将中间产品或零部件的加工业务配置到中国,经由中国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后再出口到美国和其他市场,此种贸易模式在带动中国进出口贸易增加的同时,对美贸易顺差也随之扩大,从而产生贸易顺差的创造效应;另一方面,中国在代替日韩等东亚经济体服务于欧美市场的同时,也将原本属于东亚经济体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从而产生贸易顺差的转移效应。接下来,三角贸易指数的测算则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参与“东亚—中国—美国”三角贸易模式的程度不断加深,所发挥的组装加工基地和出口平台的作用日益显著。值得注意的是,75、76 和 77 这三类行业(ICT 行业)既是中国零部件进口和最终产品出口的关键行业,也是三角贸易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部门的行业,这意味着中国在 ICT 行业中的三角贸易往来也许能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国际生产分割对中美贸易失衡的影响。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4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