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汽车经销商营销风险管理研究——以A企业为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发布时间:2016-08-09 07:13

1引言


1.1选題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停止之时,日本经济正如全世界各地经济一般陷于一派废墟当中,日本作为战败国己经丧失了所有对外投资,但是进入50年代以来,它便开始了经济的长期离速增长,创下了连续19年(1955-1973)以两位数速度增长的惊人业绩。诚然,日本今日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在政治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在巧们看来,日本的发展就像一个奇迹,从默默无闻的世界一隅小岛蜕变成可与欧美齐肩的发这国家,虽然如今它在政治上的一些做法颇有争议,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认可,但是它在经济上的发展却不得不使我们感到畏惧。当然,日本的发展如此迅速决不是一踰而就朝夕之间就可实现的,造成这一发展结果的因素必然也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的。现如今,日本可从一个经济落后、资源缺乏的岛国,发展到与美国、欧盟齐排的世界经济强国,在成功的达成了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过渡的过程当中,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日本自战后1951年恢复对外直接投资至今,由于当时日本在战中损耗严重,战后国内资金资源短缺,所以当时它们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资源产业,此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到了60年代后期,有了加年代发展的基础,日本在此阶段的对件直接投资规模有了明显改善。而且70年代的"广场协议"与80年代的"平成景气"都让日本对化直接投资发展抵这置古未有的高度。但之后伴随着经济泡沫、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资源瓶颈的制约、环境的污染、贸易摩擦的增加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为度没有以前明显,但仍然稳中有升。同时为了应对新出现的这些问题,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实现了其国内的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


1.2选题意义

利用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更好地开发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开阔的空间里进行经济结构转变和资源优化配置。我国的走化去面对的一个首要瓶颈就是"走到哪里去";因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区位选择,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特龟的运用、关系到企业的国外生产规划,继而优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收获及成效。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取主题的探寻对引导中国企业达成"走出去"政巧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直接投资对于一国发展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与部分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阳I还存在许多问题,历史短,流量少,缺乏国际投资的历练,投资活动具有非连续化,我国投资区域的分配不合理也是问题之一。日本对外直接投资从1950年后就陆续发展,有起有伏,对其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区位选择也不断进行调整,基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FDI的发展与日本在二战后到80年代末期的FDI发展不论是在成长阶段,发展背景,抑或在产业选取,区域投放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相化性,并且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也将近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所以我们可借鉴日本的成功经验来指导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于是本文首先通过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变乂及决定因素作为重点剖析,进而为我国FDI的区位分配提供借鉴经验。

.....................


2本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框架以及创新点


2.1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经验也不够充足,同样的,尽管阐述我国FDI区位选择的文献越来越多;然而这些文献大多是基于国内的少许近况进行分析,很少有文献通过分析日本的FDI的区位选择为基础,并进而引出对我国FDI区位选择问题提供的可靠的意见。所以本文以日本FDI作为切入点,引出我国FDI的基本介绍及对中国FDI的区位选择提出适当的建议。

下面是本文的基本框架,透过基本框架可以让我们更直观的理解文章的大致脉络。

第一章是引言部份,分两个部份。第一部份为选题的大致背景,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日本FDI的成长进程和中国自对外开放至今FDI发生的一系列变革;第二部份则是介绍选这个主题的意旨,在背景中提到的中日两国閒I的发展速度固然是不一样,然而两国在FDI发展过程中却经历了近似的阶段。鉴于我国的FDI如今迅猛发展,适到了近乎日本80年代末期的阶段;虽然时代环境有所不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影响因豪却是不会改变的,所以想借用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在区位选择中的一些经验为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指引方向。

第二章是对文章基本内容的介绍及基本框架的解释,同时挖掘了本文相比其他义献的一些创新之处。

第二章是对FDI相关文献的分析,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发这国家和发展中国家FDI理论的文献总结;第二却分则是对区位选择理论的归纳;第三部分则是国内一些学者对于国肉FDI区位选择的研究。

..................


2.2本文的创新点

1、快速发展的中国FDI成为中国经济的新瞩目点,也是国内企业巧极响应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体现。可是由于中国的FDI起步比较迟,当前的对外投资规模依然份额很小,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当中也呈现了诸多的忧虑。而日本FDI开始较早,同为亚洲国家,1980到1990之间的日本在经济推进过程当中都与现在的我国的成长有很多的相似之处,所以研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相关内容对巧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正因为日本FDI开始较早,所以各反面的数据比较齐全,而我国FDI发展时间较短,数据不足,不便于进行实证分析。

3、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虽然研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文章很多,但几乎没有单独对区位选择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中国的建议的,所以本文具有针对性的从区位选择这方面出发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

4、最近,包含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把FDI作为促进本国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首要发展战略之一。不管是发达国家,或者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的修改了自己国家的经济制度、外资政策、市场准入等条件,从而方吸收外部资金做堆备。而区位选择是对外投资可否成功的关键问题,对于进行国外投资的企业举足轻重;因为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投资氛围拥有着极大悬殊,没有有效的区域位置选择,化就不可能形成有效地对外直接投资。

...................


3文献综述...........6

3.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6

3.1.1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6

3.1.2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8

4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区位选择探究...............14

4.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历程..............14

5模型建立与实证分析...............19

5.1建模方法..............19


6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以及区位选择特征


6.1我国対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我国在战后一直处于修整阶段,与日本不同,日本虽然在二战末期也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与我国相化,那些损失是微不足道的,我国是最大受害国之一,日本能在战后为了维持经济增长迅速转变思路,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寻求经济发展,然而我国当时却不具备各种走出去的条件。种种原因造成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起歩较晚,从改革开放政策出台后,才陆续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0年-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才刚刚萌发对外直接投资这一理念,改革开放政策的出台也是为了改变我国在清王朝末期闭关锁国的状态,所以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是比较盲目的,因为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及我国当时特殊的国情,几乎没有先前的窠例可供参考。在这一时期,虽然国家提出了以市场经巧代眷计划经济,但由于是起步阶段,并且我国当时的资金困难,所以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基本是在国家严格管制下进行的,而且这些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集中于政府主导的国有企业之中。在此阶段内,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投资额毎年的平均流量接近于5.31亿美元,1991年底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约为53.2亿美元。从历史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处在萌芽期,处于一个积蓄为量的阶段。

汽车经销商营销风险管理研究——以A企业为例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7结论


7.1研究结论

通过第五章模型结果的总结可以看出,在对外直按投资区位选择中,东道国市场越发达、规摸越大,就会更容易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同时资源丰富与否也是吸引FDI的关键,对外直接投资者还是倾向于投资离自已国家较近的地区,但随着技未革新经济合作加强,距离这一概念也会慢慢淡化出我们的思想领域,但东道国的汇率仍然是影响外国对本国投资流量的重要指标,维持汇率稳定经常项目稳定才能更好地吸引FDI,并且工资成本也影响不大,一国为了打开另外一国市场,将自邑的所有权优势在外国市场发挥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为也会牺牲暂时的工资成本来获得衣远发展的通道。

我国应该积极开巧美国、芙国等发达《本主义国家的市场,改变之前的浅显的投资方式,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转型,寻求长远发展的战略,制定适合在这些国家投资的特别规划。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资本市场的效率较高、信息流动性强、成熟的产业化导向机制等等有利条件,这些都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各方面的支持,我国加大在这些国家的投资,不仅可以吸收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也会改变我国传统的投资格局,技未密集型企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的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产业。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892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892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d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