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研究生论文 >

改革开放前后初中历史教材中抗日战争史内容的对比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发布时间:2016-08-13 07:04

长期以来,抗日战争的研究是史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2007 年为抗日战争爆发 70 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年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如:李日升,丁留宝等人分析了抗战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外交等活动,使得抗日战争的理论研究得以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董莹认为抗日战争初期,中共武装力量出师作战情况受到美国的关注。在八路军出师之前,美国政府就已经认识到中共武装力量和抗日紧密相连,同时认为其可能影响到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希望可以维护国民党正常统治。在八路军出师以后,美国政府越来越认识到中共武装力量存在的优势,密切关注政局动态,表面上保持中立,与此同时一步步地向中日双方表态,暗中援助中国抗日。当新四军出师以后,中国军队的作战方针、战术及精神情况均表现出一定的活力、潜力,此时美国政府意识到中国共产党可能代替国民政府,故加大力度援助国民政府,促使援助活动越来越公开。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前初中历史教材中的抗日战争内容


(一)关于国共两党在抗战初期的合作与矛盾变化

国民党对于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比如:在 1939 年上旬,山东国民党军队袭击八路军,次年上旬国民党军队进攻驻扎在太行山附近的八路军,甚至在 1941 年发动皖南事变,但是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国共两党除了不可避免的摩擦之外,还开展了多次合作[6]。如:台儿庄战役、平型关大捷以及忻口战役等,这些战役之所以获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共双方的密切配合,国共双方在出现冲突时均保持了必要克制,并将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的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早已破裂。可以说国共两党的冲突是一种异化,是由两党存在的根本阶级利益冲突所决定的,但是其属于支流,当时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全国人员一心一意团结抗日的大潮流。所以,从民族、国家利益角度看,国民党发动的几次“反共高潮”不应该成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


(二)关于国民党正面抗战

关于国民党统治区的统治与共产党敌后根据地的建设问题,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国民党在其统治范围内采取的各项统治措施作为抗日战争准备的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体现出统治区的精神风貌,也预示着统治区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一部分内容在历史教学大纲中并未明确提及,故仅仅可以从相关教科书的部分内容中研究分析。如下表 1 所示:

改革开放前后初中历史教材中抗日战争史内容的对比研究——以人教版为例


第三章 初中教材涉及的抗日战争史内容演变的原因...............16

(一)时代环境的改变..............16
(二)新史学研究成果的诞生.............16
(三)现代历史教育理念的转变........19
(四)日本右翼势力扭曲历史事实............21
第四章 应对抗日战争史内容变化的教学策略.......... 24
(一)全方位把握抗日战争的背景..............24
(二)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25
(三)实现初高中历史内容的衔接.................27
(四)认可学术界公认的新的历史观点............28
结语 ...................31

第四章 应对抗日战争史内容变化的教学策略


(一)全方位把握抗日战争的背景

在抗日战争史的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近代中国史的整体发展走向,还要让学生了解日本国内及国外的发展变化,这样的话,才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抗日战争史这段历史。抗战时期当时国民政府所采取的外交政策总体而言是合适的,着力促使美国修改中立法,限制和日本人之间开展贸易活动,同时尽最大努力争取财政的支持。为此,国民政府采用了各种方式,试图调控中美关系发展趋势,这使得中美关系在爆发太平洋战争前产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并走上了一条中国人民所期望的道路。在抗日战争前期,国民党政府撇开意识形态分歧,尽最大努力获得苏联的支持,延迟日本和德国的靠拢时间,同时从德国一方获取了大量军事物资。这一系列举动在某种程度上孤立了敌国,得到了友邦国家的支持,可以说是十分明智的。


(二)重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抗日战争史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在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从当前世界发展形势看,对于中日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抗日战争史价值观教育目标的实现程度直接决定着中学生看待中日之间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看法,毫不夸张地说,抗日战争史教学情感、价值观及态度方面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历史教学成败密切相关。在初中历史抗战史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


结 语


历史教育涉及爱国主义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属于长效性话题,使得历史教学采取什么样的内容对学生加以教育,成为当前历史教育者研究的重要问题。因为选取何种内容直接决定了教育将达到何种目的。历史教育的发展难免受到历史价值观、政治形势及意识形态的影响,但同时历史教育需要坚持科学性原则,从宏观、概要角度反映历史发展轮廓,而非事无巨细地反映历史实际情况。关于抗日战争史方面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政治宣传、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前,受到政党斗争与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学历史教学中关于抗日战争史的内容带有明显的狭隘性、片面性,这样以来,难免对中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抗日战争史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而以这样的历史教育观教育出来的学生,他们只会形成阶级斗争的二元思维,严重缺乏合作共赢的智慧和心态,且这样的历史教育也是偏离历史教育本质意义的。在初中涉及抗日战争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完全接受或者一律排斥新史学观点。针对上述三个问题合理吸纳新史学观点,,而针对当前学术界人士存在巨大争议的观点,暂时不适合引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个性化、创新性历史思维,针对存在明显错误的过激观点必须摒弃,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学生以思辨的角度看待历史。由于当前关于抗战史的史料有限,本文针对抗战史内容演变方面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不足之处还请导师们多多指教。

.......

参考文献(略)




本文编号:9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fw/9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