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基金论文 >

中投安居基金怎么样_水田自然免耕的理论与技术

发布时间:2016-11-25 20:55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中青年科技专家基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内容简介





谢德林,1957年9月生于四川开江。1978年3月就读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农业大学),1988年7月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土壤学会理事长。先后主持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中国农业科学》、《土壤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7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50余名。1991年获四川省“做出突破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994年获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年科技奖”,1995年获农业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2年被评为重庆市首批学科技术带头人。
陈绍兰,1956年6月生,重庆合川人。1982年2月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现为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副编审。从事科技推广、教学为、编辑工作多年。参加“水田自然免耕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研之一的“重庆市土壤生产潜力研究”获1996年度“重庆市中青年科技专家基金优秀项目奖”。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发表编辑及著作权研究论文10多篇。参加撰写教材1部和专著2部。所发表论文10多篇。参加撰写教材1部和专著2部。所发表的论文和担任责任编辑的期刊、教材多次获奖,受到读者好评。2002年1月获重庆市科委“优秀编辑工作者”奖。

1.国内外免耕概述
1.1 免耕的概念
1.1.1 概念
1.1.2 免耕的发展
1.2 免耕与精耕细作的关系
1.3 免耕的优越性
1.3.1 保持水土,减少养分流失
1.3.2 稳定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3.3 利用生物代耕,减能耗增效益
1.3.4 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1.4 免耕的发展走势
2 水(稻)田在生产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2.1 水稻的分布
2.1.1 世界水稻田分布概况
2.1.2 中国水稻田分布概况
2.2 水彩田的功能
2.2.1 水稻田的生产功能
2.2.2 水稻田的生态功能
2.3 水稻田的利用现状
2.3.1 地带性与水稻田耕作制
2.3.2 不同地带的水稻田生产力
2.3.3 不同地带的水稻田基础肥力与生产潜力
2.4 水稻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4.1 土地利用率低
2.4.2 水旱轮作矛盾突出
2.4.3 种植与养殖难于协调
2.4.4 冬水田资源利用的分歧
3 水田自然免耕的产生及发展
3.1 水田自然免耕的概念
3.2 水田自然免耕的研究与推广
3.3 水田自然免耕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
4 水田自己免耕的理论基础
4.1 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理论
4.2 生态农业系统理论
4.3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实现了“四大平衡”
4.4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坚持“四大连续”
5 水田自然免耕的增产机理
6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要点
7 以水田自然免耕为载体的综合配套技术
8 水田自然免耕技术应用实例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中青年科技专家基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28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jj/1928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4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