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园专访--《神经系统少见病诊断与治疗》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1、 本书内容从神经系统相对少见的疾病着手,请问您是如何想到这个选题的呢?
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病、多发病屡见不鲜,比较容易掌握,但提高专业水平关键在于对于少见病、疑难病的认识和掌握。做为一名青年医师,少见病、疑难病不是经常能遇见,有的病例也许一生也难得一见。单纯从书本上学习缺乏感性认识,毕竟“百闻不如一见”。在丁香园神经科版块长期的交流过程中,通过对一例例真实病例的感性认识,在之后的探索、讨论过程中,自身业务水平均有了显著的提高。我们讨论疑难病的目的是要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所以一些相对少见的疾病及其复杂表现是我们真正应该认识和掌握的。因此,我想如果能有这么一本资料全面,影像学完整的《神经系统少见病诊断与治疗》放在手边,肯定是广大神经科医师所乐见的。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陈晨
2、 书籍共收录了一百余种神经系统相对少见疾病,请问您是如何收集整理这么多资料详实的真实案例的?
在这里我要感谢我们所有的编委,因为疑难病例的积攒是个漫长的过程,他们把各自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所保存的疑难病例资料毫无保留的拿出与大家分享。特别是于春江主任、戚晓昆主任、杨文明主任,他们做为前辈师长,在各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所提供的病例资料十分珍贵,分析精辟,让读者对所述疾病能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此外我还要感谢为本书提供病例的每位同道,,因为你们的无私奉献,大家才能分享到这些宝贵病例。
3、 本书还配有随书光盘,附有书中病例的影像学分析。这中做法在同类书籍中并不多见。请问您的出发点是?
还是那句话“百闻不如一见”,尤其是神经病学,影像资料十分重要。随书所付FLASH先给出病案图片,读者可以先自己分析,找寻问题所在,如果不确定可以点击“显示读片提示”按钮,显示图片的文字描述,逐步正确掌握该种疾病,包括影像学的表现。这样的过程可以使读者有更好的亲身感受,更好的掌握这些少见病例。
4、 面对自己的作品问世,您有何感想?出版该书您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这本《神经系统少见病诊断与治疗》成书过程历时2年多,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终于出版问世,我由衷欣喜。第一次担任专著主编的工作,感觉肩上压力很大,内心惶恐,担心由于自己知识浅薄而影响成书的质量,经常向前辈师长寻求帮助,有时候忍不住,在深夜还进行过“电话骚扰”。
开始在收集资料方面,需要经常与各位编委进行邮件、电话沟通,距离较近的多次当面沟通,终于在文章的思路、结构形式上达成共识。有些病例资料虽然典型,但是影像学资料不太完整,或拍摄不够清晰,我们都忍痛去掉。在这方面杨文明主任给了我很大的支持与指导,他如兄弟般的热忱,又如师长般的和蔼,还积极帮助我联系学界泰斗贾建平主任,给予指正一二,使我获益匪浅。贾建平教授和商广喜教授为本书亲笔作序,我在这里表示由衷的谢意!
随后是书籍电子版的一校、二校、三校,纸质版的三次校对,秘书琚小红(hollieye)主任,他也为本书的三次校对付出了巨大努力。最后是军医社的杨德胜和秦新利两位主任帮助进行成书的版式设计和出版。没有大家的帮助就没有这本《神经系统少见病诊断与治疗》的问世!
5、 您能结合自身经历和大家谈谈青年医师的成长吗?
我认为青年医师要努力学习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有迎难而上的钻研精神。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每天坚持业务学习。我特别钦佩老一代的专家学者如协和医院的张孝骞教授,他一生坚持做查房笔记,在他80多岁时,仍认真参加每一次内科大查房。他们是我的偶像,是我人生追求的目标。
每天工作之余,我都会认真思考当天所管患者的病情及医嘱的处理,包括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遇到疑难病例,及时查阅文献请教师长,有时在丁香园上贴出与大家一起探讨。反思自己思路有无局限,考虑的是否全面,争取每天都能有所进步,哪怕是一点点。
不怕失败,但是一定不要在同一个坑里跌倒两次,这是青年医师应该注意的。要善于汲取教训,及时总结得失包括你所见闻的经验教训。当然青年医师的成长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此我想特别感谢我们医院领导及科室多年来对我的培养、信任和支持。
6、 今年是丁香园论坛成立十周年,作为一名dxyer,请您说说您和丁香园的故事。
在丁香园成立之初,我就经常上网来踩一踩,我可以说是丁香园的“骨灰级”站友了。最初下载资料的初级战友,到积极参与病例讨论赚取积分的准中骨干,再到后来参与丁香园部分版块管理工作的版主。现在丁香园已经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每天我都要登陆丁香园,看看有没有新的病例讨论,好的文献。同时,丁香园也给了我巨大的帮助与回报。这本书在立题和设计之初也得到了李天天站长的很大帮助。
此外,我在多次申报科研课题时与站友讨论课题的严谨性,在一些进修学习的问题上,我咨询有经验的站友,大家向我提供了很多一手资料。我和丁香园的关系亲密无间,包括旅游,生活上的事情,网下我和一些骨干站友也经常沟通,有些成了一生的挚友,有着兄弟般的情谊,还收到过pgh0924老版主给我寄来的台州大柚子。
我伴随丁香园一起成长,看到丁香园从我注册时的10余万站友,到而今的200余万站友;从每日专注检索的丁香园,到专注全行业发展的丁香园;我相信丁香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陈晨,男,31岁,硕士,毕业于山西医科大学,目前工作于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科副主任)
现任山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太原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秘书,《医学综述杂志》社外兼职编辑,《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委,《疑难病杂志》特约编委。太原市卫生局第八期医学学科带头人。
已发表学术论著、译著40余篇。
主编专著1部:
主编•《神经系统少见疾病诊断与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M].2010.7。
参编专著4部:
编者•《住院医生日记》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7.1;
编者•《急危重症评分――评价、预测、处理》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8.1;
编者•《住院医生日记2》人民卫生出版社[M].2008.7;
编者•《急危重症实战攻略――评价、推断、决策、反思》人民卫生出版社[M].2010.3。
目前副主编专著1部:
副主编•《内科疑难病例分析—肿瘤分册》(已交稿)。
承担结题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项目: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小型中风后脑卒中的预警及防治;
承担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神经科相关疾病新药临床应用评价;
副主编
于春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医师,科主任,硕士生导师
戚晓昆 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杨文明 安徽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秘书
琚小红 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编委(按拼音顺序)
陈麦林 煤炭总医院
寸恩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杜丽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高 伟 山西临汾市人民医院
李朝阳 山西省儿童医院
龙雅丽 山西省人民医院
钱海蓉 海军总医院
乔晓媛 山西省肿瘤医院
邱 峰 海军总医院
史 洁 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
王燕宏 山西太原市中心医院
薛岚平 山西省人民医院
张明山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
张守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
张 静 山西太原市中心医院
赵广峰 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郑国庆 温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本文关键词: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9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lwjj/328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