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致谢信(2)
网站位置:7彩论文网 >> 汉语言文学 >> 语音学论文 >> 浏览文章
失落的纯真-毕业论文致谢信(2)
论文导读:个纯粹意义上的精神病患者,他对于洛丽塔的恋情也不是一种病态 。亨伯特固然承受这世俗的非议,但是在道德上他并不存在致命的缺陷。而作为作者的纳博科夫,其本身对于《洛丽塔》这部作品所抱有的期望是希望其能够成为一个元叙事,也就是从未有过的故事。当然,纳博科夫的这种想法也是纯真的,从古希腊的历史来看,对于男童的爱,
小说中,亨伯特是第一叙述者,没有其他的证人。当然,这种解释并不是为纳博科夫辩护,并不能让这部小说成为一部道德的小说。但是,这种可能性恰恰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去理解作品。纳博科夫所要追求的是一种纯真的想象,纯粹的想象。他希望《洛丽塔》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故事,,是不同于之前所有爱情小说所使用的叙事模式的故事,事实上他做到了。他凭借亨伯特这个人物,向我们展示了想象界究竟是如何运作的,以及能够运作到什么样的程度。亨伯特最大的问题是他始终无法正确面对安娜贝尔的死亡,这是一次典型的能指与所指的断裂,但是他无法重建,或者说他不愿意去重建。对于这段纯真的恋情,亨伯特太过于迷恋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纳克索斯迷恋,与其说亨伯特迷恋的是死去的恋人,不如说其迷恋的是当时处于热恋中的自己,那种对于自身曾有过的青春与热情的认知,亨伯特在之后的婚姻与生活中再也无法找到了。因此,他从欧洲到美国一方面是逃避,另一方面是自我的救赎,但是亨伯特所采用的方式是世俗所不可理解与不可接受的。亨伯特对于洛丽塔爱不能够说只是一种 之爱,但是其认知上的障碍导致其根本无法产生真正的爱情,这是其悲剧性所在。而洛丽塔本身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当然在其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其超越出了亨伯特的镜像界与想象界,或者说洛丽塔的成长让亨伯特的镜像崩溃了,随即他的想象也崩溃了,他必须要面对现实,因此亨伯特在经历了短暂的想象的纯真之后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亨伯特的现实与洛丽塔的现实是完全格格不入的现实,于是他们开始发生了剧烈的冲突,这是他们悲剧的原因。 三 纯真的实在 从雅克·拉康的理论来看,实在界与想象界是密不可分的。人对于实在界的认知一部分会进入想象界,想象界更多地对应的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但是与潜意识不同的是想象界具有更多的层次性。因此,对于亨伯特而言,其最大的问题是在于已经无法正确地区分想象界与实在界,也就是说,亨伯特不断地调动其潜意识去认知现实。同时,镜像认知是人最基本的认知模式,人对于实在的认识其本
源于:
。
上一论文:儒家经典对平等观念的阐释-本科毕业论文结论
下一论文:人生的救赎 灵魂的自由-标准论文
论文写作技巧
本文编号:2219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2219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