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海拔高度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2 19:46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饵木诱集观察法、样木解剖调查法和诱捕器诱集调查法,对松墨天牛在恩施市海拔400~1 200 m处的发生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松墨天牛成虫在恩施市发生期为4月下旬末~10月中旬;随着海拔的升高,成虫羽化高峰期逐渐推迟,海拔400~600、600~800、800~1 000 m、1 000~1 200 m天牛羽化高峰期分别在6月下旬、7月上旬、7月中旬、7月下旬。不同海拔高度该虫均为1年发生1代,都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但在不同海拔高度条件下该虫各虫态发生期不同,低海拔400m处各虫态的发生期要比高海拔1 200 m处提前30 d左右。恩施市为典型的盆地气候,松墨天牛成虫发生期差异显著,防治适期不一,该研究为该市松墨天牛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文章来源】:湖北林业科技. 2020,49(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恩施市松墨天牛发生期分析图
通过对两种引诱剂所得到的诱捕数据分析,表明APE-I型引诱剂比BF-II型引诱剂诱集效果好,APE-I型引诱剂同海拔情况下诱捕天牛的始见期和高峰期比BF-II型引诱剂要早些而且平均诱捕头数均显著大于BF-II型引诱剂,APE-I型引诱剂在不同海拔梯度的最高平均诱捕头数也显著大于BF-II型引诱剂,说明松墨天牛对APE-I型引诱剂比BF-II型引诱剂要敏感(见表1和图2)。2.3 样木诱集观察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APF-I型化学引诱剂监测松褐天牛种群动态的研究[J]. 洪承昊,戴丽,王少明,赵勇,李继群,陈京元. 植物检疫. 2017(03)
[2]庐山应用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试验[J]. 余莎丽,余慧君,朱金星,万军,张曙峰,张旭.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2)
[3]不同海拔高度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 高锋,朱强,陈海燕,韩光荣,于凤霞. 绿色科技. 2011(11)
[4]重庆松墨天牛发生规律研究[J]. 杨洪,王进军,赵志模,杨德敏,唐志强. 中国森林病虫. 2010(02)
[5]鄂西南地区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J]. 王柏泉,徐明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318165
【文章来源】:湖北林业科技. 2020,49(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恩施市松墨天牛发生期分析图
通过对两种引诱剂所得到的诱捕数据分析,表明APE-I型引诱剂比BF-II型引诱剂诱集效果好,APE-I型引诱剂同海拔情况下诱捕天牛的始见期和高峰期比BF-II型引诱剂要早些而且平均诱捕头数均显著大于BF-II型引诱剂,APE-I型引诱剂在不同海拔梯度的最高平均诱捕头数也显著大于BF-II型引诱剂,说明松墨天牛对APE-I型引诱剂比BF-II型引诱剂要敏感(见表1和图2)。2.3 样木诱集观察调查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利用APF-I型化学引诱剂监测松褐天牛种群动态的研究[J]. 洪承昊,戴丽,王少明,赵勇,李继群,陈京元. 植物检疫. 2017(03)
[2]庐山应用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试验[J]. 余莎丽,余慧君,朱金星,万军,张曙峰,张旭.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2)
[3]不同海拔高度松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J]. 高锋,朱强,陈海燕,韩光荣,于凤霞. 绿色科技. 2011(11)
[4]重庆松墨天牛发生规律研究[J]. 杨洪,王进军,赵志模,杨德敏,唐志强. 中国森林病虫. 2010(02)
[5]鄂西南地区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J]. 王柏泉,徐明飞.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318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318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