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种分布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评价——以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14 14:14
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保护区类型,该类型自然保护区通常具有复杂多样的保护对象,因此对其进行功能区划需全面考虑各种保护对象的需求。评价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有利于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有效性。以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的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该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样线和红外相机调查,获取白冠长尾雉及与白冠长尾雉存在种间相互作用物种的分布点数据,结合收集的环境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和与白冠长尾雉存在种间相互作用物种的分布进行预测,进而分析物种与该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空间关系,及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分布与人为干扰强度的空间关系,评估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功能区划对白冠长尾雉和与白冠长尾雉存在种间相互作用物种的保护有效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高保护价值区域面积为33.84 km2,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内高保护价值区域面积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96%、3.84%和9.19%,自然保护区内高保护价值区域面积比例偏低...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所布设红外相机和样线位置示意图
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面积为19.1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08%,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面积分别为0.79 km2、3.55 km2和14.79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75%、3.36%和13.98%。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保护区的东南部的新县县城和羚羊山周边地区,这些地区分布有213省道、大广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是重要的运输线路。保护区内保护价值高且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面积为2.48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3%。2.4 优化方案
将保护区外1.5 km范围纳入备选区域(备选区域面积与现有保护区面积几乎相等),计算备选区域人为干扰强度,目的是使优化后保护区所在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能够提升保护区保护白冠长尾雉及相关物种的有效性。2.5 保护优化成效预测
本文编号:3342614
【文章来源】:生态学报. 2020,40(20)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所布设红外相机和样线位置示意图
保护区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面积为19.13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8.08%,其中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面积分别为0.79 km2、3.55 km2和14.79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75%、3.36%和13.98%。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干扰强烈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保护区的东南部的新县县城和羚羊山周边地区,这些地区分布有213省道、大广高速公路和京九铁路,是重要的运输线路。保护区内保护价值高且人为干扰强度大的区域面积为2.48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33%。2.4 优化方案
将保护区外1.5 km范围纳入备选区域(备选区域面积与现有保护区面积几乎相等),计算备选区域人为干扰强度,目的是使优化后保护区所在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同时能够提升保护区保护白冠长尾雉及相关物种的有效性。2.5 保护优化成效预测
本文编号:33426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34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