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湿地松松脂产量及松脂组分季节动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03:49
【目的】分析湿地松松脂产量及松脂组分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讨松脂产量和松脂主要组分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以赣北(景德镇)、赣中(吉安)和赣南(赣州)3个地点26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松脂产量和松脂成分进行测定。【结果】湿地松松脂产量存在季节性差异,夏季产脂量最高,春秋次之,冬季产脂量最低;不同地区松脂产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温度和光照两个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产脂量与温度和光照因子的相关系数要高于降雨量;大多数松脂组分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且其含量在不同季节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夏季为产脂高峰期,可进行采脂,冬季产脂量较低,不适合采脂;影响湿地松松脂产量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为温度和光照因子;松脂组分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小。
【文章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2020,43(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试验区松脂产量的季节变化
如图3所示,赣北地区松脂主要成分中,只有左旋海松酸含量存在季节差异性,其他成分含量的季节性差异较小。赣南地区松脂主要成分中,除了枞酸含量百分比存在季节性差异外,其他主要成分均无季节性差异。赣中与赣北和赣南地区有所不同,共有4种主要成分含量百分比存在季节性差异,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左旋海松酸和新枞酸。总体来看,不同地点松脂组分季节性分析结果相似,大部分松脂组分的含量不存在季节性差异,松脂组分含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小。2.4 松脂主要成分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赣北、赣中和赣南3点各气候因子年度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气温因子来看,各地点平均气温在夏季达到最高,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气温最低。与气温因子相似,3地点光照强度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与温度和光照两个气候因子相比,不同地点降雨量的年变化趋势不一,如赣南地区降雨量在夏季达到最高值,而赣中地区的降雨量在夏季较低,说明当年赣中地区遇到干旱天气。对3个地点不同季节的松脂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图2),结果表明,赣北、赣中和赣南3个地点的松脂产量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4个季节中,夏季松脂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3个地点分别为8.56,9.20,9.53 kg/株,春季和秋季次之,在6.20~7.7 kg/株范围间浮动,冬季松脂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不足3 kg/株。比较各个季节不同地点的松脂产量发现,赣南地区松脂产量高于赣北和赣中地区,尤其在夏季和秋季两个产脂高峰季节。总体来看,赣北、赣中和赣南3个地点松脂产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温度和光照两个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赣中除外),而松脂产量与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不一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因子对马尾松产脂的影响[J]. 黄忠叁,赵玉兰,韦育凡,黄秋棉,谭健晖.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3)
[2]马尾松产脂性状与生长性状的无性系变异及相关性[J]. 尹焕焕,刘青华,周志春,余启新,丰忠平. 林业科学. 2018(12)
[3]抗虫马尾松针叶化学成分季节性变化研究[J]. 陈新华,唐国强,杨章旗,陈虎,黄永利,余慧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6)
[4]氮添加对湿地松林土壤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张闯,邹洪涛,张心昱,寇亮,杨洋,孙晓敏,李胜功,王辉民.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1)
[5]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的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J]. 雷蕾,潘显强,张露,艾卿,李彬,易敏,徐正华.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6)
[6]福建省松树采脂管理初探[J]. 连细春. 林业勘察设计. 2013(01)
[7]植物防卫的碳-养分平衡假说[J]. 邓斌,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06(04)
[8]气象因子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J]. 王之颖,赵仁富. 林业科技开发. 2001(06)
[9]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适宜经营密度的研究[J]. 王青春,王庆礼,李冬,吴南生,成子纯. 应用生态学报. 2001(05)
[10]西藏扎木地区高山松松脂产量与温、湿度的关系[J]. 徐阿生. 应用生态学报. 1996(03)
硕士论文
[1]云南松泌脂量与解剖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研究[D]. 熊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2]湿地松家系生长特性及产脂规律研究[D]. 李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3]湿地松家系产脂性状遗传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D]. 李彦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本文编号:3363485
【文章来源】:生物灾害科学. 2020,43(04)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不同试验区松脂产量的季节变化
如图3所示,赣北地区松脂主要成分中,只有左旋海松酸含量存在季节差异性,其他成分含量的季节性差异较小。赣南地区松脂主要成分中,除了枞酸含量百分比存在季节性差异外,其他主要成分均无季节性差异。赣中与赣北和赣南地区有所不同,共有4种主要成分含量百分比存在季节性差异,分别为α-蒎烯、β-蒎烯、左旋海松酸和新枞酸。总体来看,不同地点松脂组分季节性分析结果相似,大部分松脂组分的含量不存在季节性差异,松脂组分含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小。2.4 松脂主要成分与气候因子相关分析
赣北、赣中和赣南3点各气候因子年度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气温因子来看,各地点平均气温在夏季达到最高,春秋两季次之,冬季气温最低。与气温因子相似,3地点光照强度均在夏季达到最高值。与温度和光照两个气候因子相比,不同地点降雨量的年变化趋势不一,如赣南地区降雨量在夏季达到最高值,而赣中地区的降雨量在夏季较低,说明当年赣中地区遇到干旱天气。对3个地点不同季节的松脂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图2),结果表明,赣北、赣中和赣南3个地点的松脂产量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4个季节中,夏季松脂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3个地点分别为8.56,9.20,9.53 kg/株,春季和秋季次之,在6.20~7.7 kg/株范围间浮动,冬季松脂产量显著低于其他季节,不足3 kg/株。比较各个季节不同地点的松脂产量发现,赣南地区松脂产量高于赣北和赣中地区,尤其在夏季和秋季两个产脂高峰季节。总体来看,赣北、赣中和赣南3个地点松脂产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与温度和光照两个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赣中除外),而松脂产量与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趋势不一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因子对马尾松产脂的影响[J]. 黄忠叁,赵玉兰,韦育凡,黄秋棉,谭健晖. 广西林业科学. 2019(03)
[2]马尾松产脂性状与生长性状的无性系变异及相关性[J]. 尹焕焕,刘青华,周志春,余启新,丰忠平. 林业科学. 2018(12)
[3]抗虫马尾松针叶化学成分季节性变化研究[J]. 陈新华,唐国强,杨章旗,陈虎,黄永利,余慧连.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7(06)
[4]氮添加对湿地松林土壤水解酶和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张闯,邹洪涛,张心昱,寇亮,杨洋,孙晓敏,李胜功,王辉民. 应用生态学报. 2016(11)
[5]高产脂湿地松松节油成分的遗传变异及综合选择[J]. 雷蕾,潘显强,张露,艾卿,李彬,易敏,徐正华. 林业科学研究. 2015(06)
[6]福建省松树采脂管理初探[J]. 连细春. 林业勘察设计. 2013(01)
[7]植物防卫的碳-养分平衡假说[J]. 邓斌,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 2006(04)
[8]气象因子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J]. 王之颖,赵仁富. 林业科技开发. 2001(06)
[9]江西省丘陵区湿地松多效益经营模式适宜经营密度的研究[J]. 王青春,王庆礼,李冬,吴南生,成子纯. 应用生态学报. 2001(05)
[10]西藏扎木地区高山松松脂产量与温、湿度的关系[J]. 徐阿生. 应用生态学报. 1996(03)
硕士论文
[1]云南松泌脂量与解剖及生理生化特征的关系研究[D]. 熊晖.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2]湿地松家系生长特性及产脂规律研究[D]. 李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3]湿地松家系产脂性状遗传分析与评价技术研究[D]. 李彦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本文编号:336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36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