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灰杨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种质资源调查及现状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07 09:39
通过全面清查法对新疆灰杨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种质资源进行信息采集并分析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14个灰杨优良林分分布在新疆2个地(州、市)的8个县(市、区),其分布行政单元数及资源数以阿克苏地区居多,15个灰杨优良单株分布在新疆3个地(州、市)的9个县(市、区),其分布行政单元数及资源数以喀什地区最多;优良林分的生长阶段以成年(35.7%)和老熟阶段(28.6%)占优势,优良单株种质资源以成年阶段(40%)占优势;灰杨优良林分干旱荒漠、荒漠河岸、农田生境比例依次为7.1%、85.7%、7.1%,优良单株干旱荒漠、荒漠河岸、农田、市区生境类型比例依次为6.7%、20%、46.6%、26.7%,表明灰杨优良单株种质资源的生境受到更多的人为活动干扰和影响。建议优先保护生境受到干扰的优良林分和优良单株种质资源,特别是生长处于衰老生长阶段的种质资源;在原地保护的基础上加强迁地保护和DNA保存。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2020,45(06)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新疆灰杨优良林分生长阶段
在各地(州、市),和田地区灰杨优良林分种质资源处于干材阶段和中年阶段的各占50%;阿克苏地区灰杨优良林分种质资源处于成熟、老熟、衰老阶段的各占50%、40%、10%,缺乏干材阶段和中年阶段的种质资源(图2)。2.3.2 优良单株生长阶段
调查表明,15份灰杨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树龄为18~142 a,平均树龄55.9 a;树高为10.5~26 m,平均树高16.8 m;胸径为24~100 cm,平均胸径42.5 cm。优良单株整体上干性较好,长势均匀,病虫害轻或无病虫害。15份灰杨优良单株种质资源中处于干材、中年、成熟、老熟及衰老阶段的比例依次为6.7%、20%、40%、20%、13.3%,整体上以成年阶段的种质资源占优势(图3)。各地(州、市)中,喀什地区不同生长阶段的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最丰富,其中以中年阶段优良种质资源数量占绝对优势(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荆州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调查[J]. 张凌云,丁次平,庞宏东,胡兴宜.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4)
[2]基于北斗系统撑起的古树名木保护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卢尧舜,蔡宇晨,何中声,刘金福. 绿色科技. 2018(12)
[3]英山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J]. 汤均友,王勇,胡凌云,吴罡,庞宏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2)
[4]毕节市林木种质资源[J]. 王敏,李贵远,周应书,唐玉萍,陈红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5)
[5]山东伟德山林木种质资源初步研究[J]. 韩晓弟,张法忠. 农学学报. 2017(06)
[6]昌乐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J]. 王静静,吴增芳,王娟,杨保森. 现代园艺. 2017(05)
[7]河北杨人工林优良林分及优树选择研究[J]. 唐建宁,刘红霞,刘福忠,惠学东,宋华. 宁夏林业通讯. 2016(01)
[8]新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 张新鹰. 北京农业. 2014(24)
[9]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J]. 刘光金,谌红辉,郭文福,贾宏炎,马跃. 林业科学研究. 2012(04)
[10]白桦核心种质初步构建[J]. 魏志刚,高玉池,刘桂丰,刘关君,杨传平. 林业科学. 2009(10)
本文编号:3421803
【文章来源】:林业调查规划. 2020,45(06)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新疆灰杨优良林分生长阶段
在各地(州、市),和田地区灰杨优良林分种质资源处于干材阶段和中年阶段的各占50%;阿克苏地区灰杨优良林分种质资源处于成熟、老熟、衰老阶段的各占50%、40%、10%,缺乏干材阶段和中年阶段的种质资源(图2)。2.3.2 优良单株生长阶段
调查表明,15份灰杨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树龄为18~142 a,平均树龄55.9 a;树高为10.5~26 m,平均树高16.8 m;胸径为24~100 cm,平均胸径42.5 cm。优良单株整体上干性较好,长势均匀,病虫害轻或无病虫害。15份灰杨优良单株种质资源中处于干材、中年、成熟、老熟及衰老阶段的比例依次为6.7%、20%、40%、20%、13.3%,整体上以成年阶段的种质资源占优势(图3)。各地(州、市)中,喀什地区不同生长阶段的优良单株种质资源最丰富,其中以中年阶段优良种质资源数量占绝对优势(图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荆州市林木种质资源现状调查[J]. 张凌云,丁次平,庞宏东,胡兴宜.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4)
[2]基于北斗系统撑起的古树名木保护系统的构建与应用[J]. 卢尧舜,蔡宇晨,何中声,刘金福. 绿色科技. 2018(12)
[3]英山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及保护利用[J]. 汤均友,王勇,胡凌云,吴罡,庞宏东. 湖北林业科技. 2018(02)
[4]毕节市林木种质资源[J]. 王敏,李贵远,周应书,唐玉萍,陈红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5)
[5]山东伟德山林木种质资源初步研究[J]. 韩晓弟,张法忠. 农学学报. 2017(06)
[6]昌乐县林木种质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J]. 王静静,吴增芳,王娟,杨保森. 现代园艺. 2017(05)
[7]河北杨人工林优良林分及优树选择研究[J]. 唐建宁,刘红霞,刘福忠,惠学东,宋华. 宁夏林业通讯. 2016(01)
[8]新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 张新鹰. 北京农业. 2014(24)
[9]西南桦优树选择技术研究[J]. 刘光金,谌红辉,郭文福,贾宏炎,马跃. 林业科学研究. 2012(04)
[10]白桦核心种质初步构建[J]. 魏志刚,高玉池,刘桂丰,刘关君,杨传平. 林业科学. 2009(10)
本文编号:3421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mfmb/3421803.html